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培养孩子从规划开始:小沈妈妈的七堂家教设计课

培养孩子从规划开始:小沈妈妈的七堂家教设计课

  • 字数: 2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 作者: 王晓援
  • 出版日期: 2013-01-01
  • 商品条码: 978750874197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7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培养孩子从规划开始(小沈妈妈的七堂家教设计课)》把优秀孩子培养分解成七个目标,涵盖较为全面。全书共七章,每章介绍一方面内容,附录有该方面的培养规划。
就每一个目标而言,实施培养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有自己的操作特点与逻辑。孩子具有某种品质或能力,是从无到有的形成过程,进行培养要考虑有哪些决定性要素,最初何时下手,怎样下手,接下来需要做什么;还要考虑孩子成长的阶段不同,出现问题各异,父母如何应对为很好选择,注意避免哪些错误。本书每章对规划实施过程的介绍与演示都是基于这种认识而展开。
《培养孩子从规划开始(小沈妈妈的七堂家教设计课)》中主人公小沈妈妈是一个创造出来的好妈妈形象,融合了我所熟悉的三个优秀父母和其他成功父母的优点。这三个父母各有所长,孩子不是保送浙大就是高分进了清华,还有一个“闯入”了多伦多大学。除了去清华的孩子身体欠佳之外,其他两个都是国家二级运动员。这三个父母都是有心人,对如何教育孩子事先都有自己的一套设想,其中有一个考虑得还比较全面,但都没有形成文字。本书由王晓援著。
目录
前言 家教无规划,如同“施工无蓝图”
第一课 让孩子有健康体魄
1、爬行,孩子运动第一课
2、饿一点更愿吃饭
3、冷水浴
4、运动与三分饥寒等良性互动
附录:孩子健康习惯培养规划
第二课 自立自主,自我担当
1、有意识“旁观”
2、“你眼光太差!还是我来吧。”
3、经济独立从挣零花钱开始
4、春游,应当谁来准备
5、早饭,孩子能做吗
附录:孩子自立自主培养规划
第三课 自尊无价
1、“对不起,妈妈太粗心了。”
2、从襁褓期开始的尊严差异
3、两个“允许”
4、“再让幼儿园撵出来,咱就没地儿去了。”
5、不怕孩子有错,就怕父母糊涂
6、有私人空间就是不一样
附录:孩子自尊培养规划
第四课 自强无敌
1、父母不能满眼都是吃亏沾光
2、“我们半价赔偿,行吗?”
3、人这辈子啥事都可能遇到
4、克服性格弱点非一日之功
5、不利家庭条件是把双刃剑
附录:孩子自强培养规划
第五课 充分开发学习潜能
1、早下手打个好底子
2、发问,转瞬即逝的开智机会
3、讲故事,益智效果可超乎想象
4、说话――指读识字――阅读
5、动手与动脑
6、父母包揽责任,抑制孩子智力开发
附录:开发孩子学习潜能规划
第六课 让闯荡成为一种品质
1、“闯荡”,从哪里起步
2、多交给孩子闯荡性任务
3、过农家石屋,听潺潺水声
4、你看,他和校长说话呢
附录:孩子闯荡品质培养规划
第七课 成熟的孩子走得远
1、交流沟通:播种与收获
2、你可以站得更高,胸怀更宽广
3、见不贤而内自省
4、“阿姨,您别生气。”
5、有一种习惯叫夸赞
6、碰到这种老师,幸还是不幸
附录:孩子成熟处世培养规划
摘要
    不久前,小沈妈妈问几位刚刚做了母亲的年轻朋友:要想孩子身体健康,除了科学喂养与护理之外,从运动训练的角度看,最初应当从哪些动作或运动时期重点下手,让孩子打下一个好身体底子,开始具有运动习惯?几位年轻母亲一脸茫然。
     小沈妈妈提示说:“孩子抬头,翻身,抓握,坐立,爬行和行走,重点训练哪一个?”她们思量片刻,还是不知怎么说才好。小沈妈妈说:“爬行。”随后,她讲了一个故事。
     想当年,有个姓赵的老师到朋友家串门,正碰上朋友的儿子骏骏下床后趴在地上,刚刚抬起一只小手想往前爬,就被朋友揪了起来:“多脏啊,不准在地上爬!”
     这位朋友没有让孩子运动锻炼的意识,更不知道爬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他爱人也没有这方面知识。骏骏在床上时就很少活动,所以下地学走路很晚,从6个月起经常生病,动辄感冒发烧。小学时候每隔两三周就要去一次医院,直到上了高中才好一些。因为病病怏快经常请假,落下的功课补不上,骏骏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是这位朋友多年来挥之不去的心病。
     婴儿落地,看似嫩弱不堪,但这个小生命体内蕴藏着巨大潜能,其中也包括运动潜能。父母能否有意识地积极开发这种潜能,对孩子的健康乃至生活习惯都影响巨大。爬行,就是父母应当抓住的第一次须重点开发的运动机会。
     一般来说,孩子6个月左右开始有爬行要求。他们翻身趴在床上用力抬起头来,见到前面有玩具或其他什么东西,会试图爬过去拿到手里。他们这时肌肉发育和肢体协调能力很差,往往爬行一二步,就会支撑不住倒在床上。有些父母见宝宝累倒在床上,就赶忙把孩子抱起来,人为中止孩子运动。
     爬行跟抬头、翻身等动作不同,是全身性运动,能量消耗大。爬行时必须抬头,用四肢支撑身体的重量,克服重压前行,脖颈、手臂、腰腿和胸腹的肌肉、骨骼都能得到很好锻炼,促进全身协调,还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刺激大脑活动,既强身健体又练脑益智。
     孩子爬累了,倒在床上喘息,是在恢复体力。如果他休息之后能坚持继续爬行,挑战自己已有的运动能力,不仅可以增加肌肉力量,还可以磨炼意志。日后孩子锻炼身体不怕吃苦流汗,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发端于此。如果此时父母中止孩子运动,那么损失很难弥补。
     儿子君君爬行累倒在床上,小沈妈妈总是等他再抬起头来的时候微笑着向他招手示意,或者把君君喜欢的小玩具放在离他很近的地方,轻轻说:“好宝宝,爬过来。对,就这样,真好!”
     只要君君付出了努力,哪怕只能再爬半步,小沈妈妈都要说几句鼓励赞扬的话,并且亲亲君君的小脑门。尽管希望儿子多爬多练,小沈妈妈并不认为爬行活动越多越好。君君现在还很稚嫩,爬行锻炼要适度,不能过分。“过犹不及”在这里也是适用的。运动习惯以及坚韧毅力的形成,不在一朝一夕,须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君君腰腿手臂的力量越来越大,偌大一个双人床,已经不能满足他的需要,该下地爬行了。家里铺的是地板砖,小沈妈妈感觉太硬,也太凉,就和老公一起去超市买了带图案的“宝宝爬行地垫”,又把爬行时伸手可及的电源插座及其他危险物品都做了保险处理。
     君君第一次下地,可能是觉得很新鲜,兴奋得一口气爬了将近2米。只要没有危险,小沈妈妈对君君爬行一概不加阻止,不会劝阻说“宝宝累了,休息休息吧”之类的话。
     为了提高君君爬行的兴趣,小沈妈妈妈时常在地垫上放些君君喜欢或者是没有见过的小玩具,有时只是一个竖立起来的彩色塑料瓶,或者是一个拳头大小的彩色塑料空心球。后来,家里又买来一些拼图地垫,加上原有的把客厅地面铺得满满当当不说,还延伸到卧室里,让君君在更加宽敞的环境中玩耍锻炼。
     小沈妈妈买了一个布艺猴子,用一根细绳拴在猴子尾巴上,另一端拿在自己手里。布艺猴子一放到君君面前,君君就想抓到手。小沈妈妈轻轻拉动猴子,让猴子不断后退,引得君君使劲往前爬。看君君爬得差不多了,她就停下手来,让君君一把抓住,获得成功的喜悦。后来,追逐布艺猴子成了君君特别喜欢的游戏。
     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君君爬行的距离越来越远,速度越来越快。终于有一天,小沈妈妈发现君君自己扶着沙发站了起来。爬行,让君君吃饭香,睡眠酣,小身体越来越结实。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