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血腥的盛唐5

血腥的盛唐5

  • 字数: 297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 作者: 王觉仁
  • 出版日期: 2012-12-01
  • 商品条码: 978755061603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9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2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让中国历史上的主角们,为您讲述中华民族历史上最辉煌、最璀璨也最黑暗、最血腥的朝代
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说尽这个最辉煌朝代的骄傲、耻辱与秘密。
大唐王朝的兴起与没落,辉煌与黑暗,就像一部中华民族历史的缩影
作者简介
王觉仁,本名王林,曾用笔名王者觉仁,福建漳州人,《南方都市报》《百家讲坛》专栏作家,多年致力于中国最辉煌的朝代——唐朝的研究,对重大的政治事件和历史人物均有独到解读。《血腥的盛唐》是其潜心多年的力作。本书完整还原了唐朝289年经历的腥风血雨,是目前最权威、最亲民的大唐全景式历史读物。
目录
第一章 开元盛世背后 /1
都是封禅惹的祸:张说下台
后宫的战争
致命的舌头:宠臣与宦官的对决
帝国大擂台:宰相们的对决(上)
帝国大擂台:宰相们的对决(下)

第二章 权相李林甫登场 /38
李林甫:一个问题青年的奋斗史
冰与火的较量
最后一击:张九龄罢相
太子废立

第三章 天宝政局 /64
命运之神的雷人想象
杨贵妃:三千宠爱在一身
李白:落入凡间的天人
口蜜腹剑:权力的独角戏
罗钳吉网:酷吏的兴起
东宫危情:韦坚谋反案
将星陨落:石堡城事件

第四章 安禄山的骚动 /110
安禄山:偷羊贼的祸福人生
一个男人的心灵G点被撩动了
杨国忠:小混混的华丽转身
天宝大狱
李林甫把自己吓死了
最后的博弈:狼来了吗?
第七十一个春天

第五章 安史之乱爆发 /155
狼真的来了!
威震中亚:高仙芝的锋芒
怛罗斯之战
封常清:我很丑,可是我很努力
东京洛阳的陷落
名将之死:为帝国的不幸买单

第六章 对峙:唐朝与伪燕 /193
星火燎原:河北的抵抗
临危受命:郭子仪和李光弼
史思明的梦魇
四面楚歌:安禄山的恐惧
哥舒翰:生死潼关
灵宝之战

第七章 逃亡进行时 /232
孤独的长安
千乘万骑西南行
马嵬驿之变
分道扬镳:你往何处去?
肃宗登基
灵武:帝国的灵魂
长安乱

第八章 大唐反击战 /271
李泌:布衣“宰相”
张良娣:这个女人有心机
一个被失望笼罩的冬天
安禄山之死
建宁枉死,永王兵变
摘要
    泰山封禅这桩盛事,不仅让唐玄宗李隆基登上了历史的巅峰,同时也让宰相张说走上了人生的优选处,企及了仕宦生涯中最辉煌的顶点。在当时的满朝文武中,借封禅之举而极尽荣耀、备享尊宠的,几乎只有张说一人。因为他不仅全程策划了这场盛典。而且自始至终陪同在皇帝身边,抢尽了所有人的风头,俨然成了整个封禅活动中仅次于玄宗的二号人物。玄宗这个领衔主演有多风光,张说这个总策划人就有多炫!
     然而,月盈则亏,水满则溢,顶点的到来就是下降走势的开始,从灿烂再往前迈一小步就是腐烂。这既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也是人世间的普遍法则,任何人都概莫能外,张说当然也不能幸免。
     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四月,玄宗君臣从泰山回到东都还不到半年,山呼万岁的余音还在人们的耳旁萦绕,令人震惊的一幕便发生了――封禅大典的总策划人张说,突然从风光无限的首席宰相,变成了披枷带锁的阶下之囚。
     到底出了什么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切都要从头说起。
     张说这个人有才,可有才的人通常会犯一个毛病――恃才傲物。自从他就任首席宰相以来,凡是百官向他禀报事情不合他意的,轻则被他讽刺挖苦.重则遭他厉声叱骂,总之在他手底下当差,简直是一种精神折磨。那些被他“面折”过的官员,没有人不在背后诅咒他。
     假如张说只是让一般官员讨厌,那问题倒也不大,可关键是他太过专横霸道了,一心打压冒尖的人,结果跟皇帝新近宠任的一个大红人也成了死对头。
     这个人,就是开元中期有名的财政专家――宇文融。
     宇文融,长安万年县人,高门显宦出身,曾祖父官至隋朝礼部尚书,祖父宇文节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宰相,父亲也官任莱州刺史。有这样的家世背景,注定了,宇文融在官场上绝不会无所作为。史称他“明辩有吏干”,入仕没多久,就受到了前后两任京兆尹的赏识(其中一个就是后来的宰相源乾曜)。
     宇文融的发迹始于开元九年。当时,民间的逃户现象非常严重,朝廷深以为患,时任监察御史的宇文融就向玄宗上奏,建议对各地的逃亡、迁移和虚假不实的户口进行清查。一向对其才干甚为欣赏的侍中源乾曜也极力赞成此事。玄宗遂任命宇文融为特使,专门负责逃户和“籍外田”(不在当地政府登记注册的农田)的清查工作。
     宇文融没有让玄宗失望,很快就查获了大量逃亡人口和私自开垦的农田。玄宗非常满意,立刻擢升宇文融为兵部员外郎兼侍御史,让他进一步开展大规模的清理整顿工作。为了在最短时间内获取优选政绩,宇文融又奏请玄宗,专门设置了十个。劝农判官”,让他们以朝廷特使的身份分赴全国各地,负责监督括户。政策的执行。
     特使们邀功心切,遂不顾地方上的实际情况,以严厉的督责手段逼迫州县官吏加大括户力度。由于宇文融圣眷正隆,连朝廷公卿都惧他三分,所以各州县的地方官就更是不敢抗命,为了交差,只好弄虚作假,把当地的原住户也当成逃户报了上去, “于是诸道括得客户凡八十余万,田亦称是”。
     逃亡人口被查出这么多,所谓的无照农田也查出这么多,各地上缴朝廷的赋税自然就大幅增长了。当年年底,朝廷就额外“征得客户钱数百万”。(《旧唐书?宇文融传》)
     对此,玄宗自然是满心欢喜。
     即便民间颇受其弊,很多老百姓也被搞得苦不堪言,可玄宗看不见这一切,只看见了宇文融的显著政绩。当时有个地方官曾上疏朝廷,力陈括户政策导致的各种弊端,却旋即遭到贬谪。不久,又有一个户部侍郎据实上奏,称此次括户使“百姓困弊,所得不补所失”,但奏章一上,又被玄宗贬出了朝廷。此后,满朝文武再也没人敢对此多说一个字,而宇文融也自然而然地成为玄宗最倚重的财政专家。
     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八月,宇文融荣升御史中丞,并以“劝农使”的身份前往全国各地考察工作。面对这个天子宠臣,各州县官吏拼命巴结,不管政务大小,一律先禀告宇文融,然后再上奏中书省;朝廷有关部司也都不敢随意批复,总是眼巴巴地等到宇文融拿出处理意见后,才敢作出裁决。
     一时间,宇文融俨然成了无冕宰相。
     眼看宇文融权势日隆,张说当然是靠前不爽,于是处处给宇文融小鞋穿。此后,凡是宇文融提出的议案和建言,无一例外地遭到了张说的推翻和否决。
     正在春风得意的宇文融,当然受不了张说的打压,遂将其视为头号政敌,处心积虑想把他搞垮。 就这样,张说和宇文融结下了梁子。 不过,假如张说只是得罪了一个宇文融,恐怕也不至于落到锒铛入狱的下场。他毕竟是首席宰相,无论是资历、威望、贡献,还是天子宠信,哪一点都胜过宇文融。所以,导致张说败落的主要原因,其实也还不是出在宇文融身上。尽管最后出面扳倒张说的人是宇文融,可如果不是张说自己身上出了非常大的纰漏,不管宇文融再怎么使劲,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就把他送进监狱。
     那么,张说到底出了什么纰漏昵?
     说到底,还是封禅惹的祸。
     虽然策划封禅是张说仕宦生涯中最辉煌的一件事,但是,世间万事总是利弊相生。张说虽然通过封禅成就了不世之功,但也恰恰是因为封禅酿成了不虞之祸。
     准确地说,是张说在此次封禅中犯了众怒,把不该得罪的人全都得罪光了。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