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子在川上(精)
字数: 1370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作者: 柳鸣九
出版日期: 2012-09-01
商品条码: 9787550705135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51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
¥2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柳鸣九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子在川上》精选了他的散文和随笔,包括父亲的故事、我的中学时代、“小蛮女”记趣、语塞与无语等,展示了他在文学上的才华,是一本了解柳鸣九的好书。
内容简介
人文学者的知性是向全人类精神文化领域敞开的,他们的目光是向全世界各种事物投射的。其散文随笔的题材,自是更为丰富多样,投射观察的目光自是更为开阔高远。
《子在川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柳鸣九的散文作品集。《子在川上》精选了他的散文和随笔,展示了他在文学上的才华。
作者简介
柳鸣九,著名学者、理论批评家、翻译家、散文家。1934年生,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历任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会长、名誉会长。学术专著有:三卷本《法国文学史》(主编、主要撰写者)、《走近雨果》等三种;评论文集有:《理史集》、《从选择到反抗》等十种;散文集有:《巴黎散记》、《翰林院内外》等五种;翻译与编选有:《雨果文学论文选》、《莫泊桑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局外人》、《萨特研究》、《法国心理小说名著选》等二十余种;主编项目有:《西方文艺思潮论丛》(七辑)、《法国二十世纪文学丛书》(七十种)、《外国文学名家精选书系》(八十种)、《雨果文集》(二十卷)、《加缪全集》(四卷)等,其中有四项获重量图书奖。2000年被法国巴黎大学正式选定为博士论文专题对象。2006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终身荣誉学部委员”称号。
目录
父亲的故事
我的中学时代
永远活在我心里的这个孩子
――记儿子涤非的童年
“小蛮女”记趣
家音一则
语塞与无语
送行
――我们的另一个小孙女晶晶
忆“小霸王”
巴黎圣母院:历史的见证
在“思想者”的庭院里
――访罗丹雕塑博物馆
与萨特、西蒙娜?德?波伏瓦在一起的时候
塞利纳的“城堡”与“圆桌骑士”
――在塞利纳故居
“兄弟我”
――纪念北大校长马寅初
梁宗岱的药酒
记忆中的冯至先生
两点之间的伽利略
――回忆与思考朱光潜
当代一座人文青铜塑像
――纪念钱锺书诞辰100周年
在首都文化界纪念雨果诞生200周年大会上的开幕词
摘要
父亲的故事
只要桌上洒有一摊茶水,他总是用筷子蘸着在桌面上写写画画,有时是练正楷,有时是练草书,几乎每坐在桌前,他都这么在桌上操演,甚至是亲戚朋友坐在一起谈事聊天时,他往往也要这么“开小差”。从我幼年的时候起,父亲在我心里就是这么一个形象。
据长辈们讲,从一进城当学徒起,他就养成了这个习惯,数十年如一日。到我记事的时候,也就是他进入中年时,他已经练就了一手好字。他的字,在体态上,有颜真卿的稳当匀称,在笔法上,则有柳公权的俊秀遒劲。对于这一手字,他是很得意的,常听他说:“文化高的人看了我开的筵席菜单,都说字写得漂亮,没有想到一个厨师能写得这么好。”
他出生于贫困的农家,兄弟姐妹六人,他排行第四。只念过两个月的书,从6岁起即替人家放牛。湖南的春秋天气并不寒冷,但他因为没法穿得不单薄,放牛时常要靠着土坡避风躲寒。11岁时进城到一家有名的酒楼里当徒工,他妈把他送出村外,伫立远望,久久没有离去。从此他由于谋生与颠簸,再没有回过乡下,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母亲。只是在几年徒土生涯中,用竹筒里好不容易攒下的全部零钱,终于买得几丈“洋布”,请人捎回乡送给家里的老妈,但老太太没有收到就离开了人世。
以罕见的刻苦与勤奋,他熬到了“出师”,结束了徒工生活,先作为廉价劳动力在餐饮业闯荡了多年,风餐露宿、漂泊颠沛,有些夜晚,仅以一条长凳为床。而后,逐渐以做得一手好菜与写得一手好字而颇有名气,得以有人经常雇用,他这才娶上了妻子,接二连三生了三个孩子。按当时世俗的眼光,他在这方面运气不错,竟然三个都是男孩。但拖儿带女,养家糊口,难度更大,虽已成了“名厨”,上了一两个档次,但仍天南地北,浪迹东西,艰辛如故。不过,毕竟成了“名厨”,只要不是失业,以“黄牛式”的勤劳辛苦,倒也能换来全家不饥不寒的日子。
除了谋生与繁衍后代,人与动物的区别恐怕就是对下一代的期望与用心了。人的层次不同,对此虽有不同的标准与要求,但皆有之,却是共性。这位农民之子,这位厨房里的劳工,也有自己的理想与方式。尽管他在本行当中出类拔萃,但他从没有想过培养自己的儿子跟着他干这一行,哪怕是动用三个男儿中的任何一个。其实,作为一个跑单帮的个体户,他跟前急需一个徒儿,一个助手,何况,他还有好些烹调的绝招、独学有待传授……他常叹息自己这一行苦不堪言。如何苦不堪言,我没有体会,不知道,但我的确见过体胖怕热的他在蒸笼一般的厨房里,在熊熊大火的炉灶前一站就是两三个钟头,全身汗如雨下……他常抚摸自己孩子的头,感慨道:“爹爹苦了这么多年,就吃亏在没有文化……好伢子,你们要做读书人。”
“做读书人”,这就是他对下一代的理想与期待。理想不小,但他自己的能耐却极其有限,他身上毫无可以泽及后代的书香,没有可以使后人轻易受惠的“秘方”与技艺,他只有那点可怜的文化经验――练字,只能把这点简易的经验,用来种他那“三亩实验田”。因此,我们兄弟三人从小就必须服从努力练字这么一个“硬道理”,这条“死规定”。他常教训我们道:“写得一手好字,那就是敲门砖,就是看家拳。”当然,他待我们比待他自己宽厚得多,他并不要求我们像他那样蘸着茶水在桌面上练字,而是花钱替我们买笔、买墨、买砚、买纸,还有字帖。于是,练字就成为了三个小子每天必修的“日课”,这条硬规定对长子更是“雷打不动”。这不难理解,他可能是最殷切希望早日从长子身上看到效果,就像皇帝老子总想要长子来传承自己的帝国。
要当读书人,当然要进学堂,这是常识。这常识,他懂。也正因为是世人所公认的常识,所以在他心目中更成为了一条神圣的准则,他执行起来,似乎想要比常人更认真、更执著、更不打折扣。谈何容易!要知道,他其实是一个为养家糊口而浪迹天涯的“民工”,民工子女上学在当今尚且如此之难,在当时也就更难了。虽说当时没有户籍制、就近入学的法规,以及赞助费的障碍,然而仅学费就是一般人家承受不起的。更主要的困难是,要照顾孩子在固定学校里就读,往往就要放弃掉一些比较合意的就业机会。
于是,自从我们兄弟三人到了入学年龄之后,我们的上学问题,就成为了家里头等重要的大事。每迁徙到一个城市,父母亲很优先安排的事情便是赶紧替我们找学校,让我们及时地上学念书。父亲每新谋得一个工作,或者每遭到一次失业,因而需要全家搬到另一个城市去时,何时迁居、何时动身都是以我们在学校的“档期”为准,决不耽误我们的学业。
正因为一辈子都在悲叹自己没有文化,这一对父母,始终竭尽全力坚持着他们可怜的“子女上学读书至上主义”。虽然从抗战时期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之初,全家一直是东西南北,不断颠沛迁徙,他们的长子却几乎从未中断过从小学进初中再升高中的学业,而且由于他们竭尽了全力,耗尽了积蓄,这小子每到一个城市都得以进了当地优选的中学,从南京的中大附中、重庆的求精中学到湖南的名校广益中学与省立一中……
巴尔扎克有一篇很有名的小说,写的是巴黎一个贫苦的挑水工人,出于爱心,以自己一个子儿一个子儿攒起来的全部积蓄,支持一个贫困大学生完成了高等教育,最后成为了一个有名的医生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