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轻轻松松教孩子听话

轻轻松松教孩子听话

  • 字数: 19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 作者: (美)雷.比尔利
  • 出版日期: 2012-10-01
  • 商品条码: 978751042555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2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2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家庭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五个基本原则,具体讲解了如何教育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让他们听话的方法。这本书选材精当、解释详尽,在讲解具体操作方法时还配有不少插图来加以说明。当读者读到最后一章时,已经在自己的家庭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者正是在这个基础上,用更加综合概括的语言,对家庭教育体系的基本原则进行了简要回顾。
作者简介
哥伦比亚大学学士,哈佛大学硕士
目录
第一章 教育孩子前必知的五太原则
一、暗示原则
二、替代原则
三、合作原则
四、期望原则
五、认同原则
第二章 怎样教孩子才会听
一、出生至6个月
二、6个月至1岁
家教实践课一:教不到1岁的孩子听从“不要拿”的命令
家教实践课二:教孩子听从“不能摸”的命令
家教实践课三:即使孩子不在身边,也能让他听话
家教实践课四:让幼儿在离你较远时也听话
家教实践课五:让孩子放下手中的东西
三、1~3岁
家教实践课六:如何让孩子听从“不要摸”和“给我”
家教实践课七:让孩子把房间里的某样东西拿给你
家教实践课八:让孩子把房间内任意地方的东西拿给你
四、3~6岁
家教实践课九:让3~6岁的孩子听话
家教实践课十:让孩子“到这儿来”
家教实践课十一:让孩子“快点儿”跑向你
家教实践课十二:在孩子“快点”、“到这儿来”时,告诉他“等一下”
家教实践课十三:教孩子分清“到这儿来”和“到那儿去”
家教实践课十四:让孩子看懂“快点”和“等一下”的手势
五、6~10岁
家教实践课十五:教6~10岁的孩子听话
六、千万不要责骂孩子
七、教孩子听话时的注意事项
八、几点建议
九、10~15岁
家教实践课十六:10~15岁的孩子也能听话
十、怎样给孩子下命令
十一、15~21岁
第三章 棍棒底下未必出孝子
一、体罚孩子的恶果
二、自然惩罚
三、服服帖帖与循规蹈矩
四、其他形式的惩罚
五、正确的做法
第四章 运用五大教育法则的注意事项
一、了解孩子的动机
二、注意孩子的习惯
三、根据孩子的年龄
四、把握训练的规律
五、明白孩子的天性
六、学会与孩子建立友谊
七、永远信任你的孩子
八、关注每次训练的结果
九、不要总是对孩子吹毛求疵
十、怎样善用五个教育原则
摘要
    合作原则的含义
     快乐的施予者与接受者之间感情上的相互作用,是人类社会中维系人们相互关系的最坚不可摧的纽带。作为家长,如果能够适当运用这一规律调整自己与孩子的关系,就可以从孩子那里得到自己预期的回应。
     在我们讨论的这条合作原则中,孩子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每一个孩子都有数不清的兴趣爱好和想要的东西,就是那些对幼教知识一无所知的人也懂得,对孩子的这些愿望要加以甄别。因此,爸爸妈妈们必须学会灵活处理。如果爸爸妈妈真的想和孩子建立起一种亲密无间的关系,那么他们就必须留意孩子的种种需求,并且就如何满足这些需求进行周密的计划。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你忽视了对合作原则的应用,那么对孩子的教育往往会功败垂成。因为对孩子的需求采取漠然置之的态度,只能让爸爸妈妈与孩子的关系变得剑拔弩张,并且很可能会扼杀了孩子本来可能良好的初衷。
     换取孩子的好感
     为了避免引起误解,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区分这样两个概念,即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爸爸妈妈们对孩子的需求是积极配合还是消极迎合。假如仅仅因为孩子按时完成了某项任务,我们就给予他一定的物质奖励,这实际上只是对孩子需求的消极迎合。我们绝不赞成爸爸妈妈们依靠这种手段,用以换取孩子对自己的顺从或者好感。这是对合作原则的误用。我们的建议是,应当考虑孩子的实际需求和利益,并为满足这些需求和利益提供渠道。这样一来,孩子就变成了爸爸妈妈“爱的俘虏”。礼物和奖励之类的物品并非接近没有必要,只是我们不能把这当做父母同孩子建立良好关系的物质基础。只有当孩子真正需要这些物品时,给孩子礼物或者奖励才不失为一种合适的教育手段。
     让我们来举例说明吧。要是爸爸或者妈妈给菲利浦买了一辆脚踏车,他们这样做不是因为孩子今天上学很乖给他奖赏,而是因为孩子真正需要脚踏车这件物品。当孩子感受到妈妈赠给他礼物的同时也给予了他莫大的关爱,他就会对爸爸妈妈更多一份依恋。
     应该对孩子百依百顺吗?
     还有一点我们必须弄清,家长对孩子愿望的积极配合,并不等于对他一时心血来潮的想法也要百依百顺。我们的这条规律就是,“请你尽量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通过你的行动来表明你有多爱他,孩子自然会用真诚的感激来回报你”。为了满足孩子的利益或者需求,爸爸妈妈们不仅会用到合作原则,还可能会用到上面我们讲过的替代原则。比如,当孩子想要的东西不切实际或者有害无益时,父母就要给孩子选取其他合理的替代品。只有这样,才能让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纽带变得越来越牢前固。
     不过,我们也会经常看到一些父母出于谨慎,在管理孩子时格外严厉。他们担心,如果对孩子有求必应,说不定会惯坏孩子。这种看法实际上是错误的,因为这样做只会将孩子的行为引向另一个特别。
     绝不要过度满足孩子
     另外,还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白,处处为孩子着想的原则绝不等于将家长的想法、计划甚至宏伟蓝图强加给孩子。比方说,孩子希望自己能过个快乐的圣诞节,于是家长为了取悦孩子,就买来各种各样的礼物堆满房间。这种过于奢侈的做法,较之于直接拒绝给孩子买某个玩具所造成的伤害,实在有过之而无不及。还有的家长可能囊中羞涩,承担不起这样铺张的花销,但是却不停地向孩子表白,他非常想给孩子买很多很多的玩具,这样的做法也同样有害无益。
     这里有一种能够满足任何年龄阶段孩子的方法,也不用过多地浪费时间、精力或者金钱。爸爸妈妈在为孩子着想时,要对孩子加以引导而不是主导。他们应当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愿望进行认真规划,而不是把自己的既定方案强加于孩子。明智的爸爸妈妈们都知道,孩子们的想法经常是飘忽不定的,有时候也许只是一时的心血来潮,需要父母给他们的各种想法提供一些不同的替代办法,这样也能够使孩子得到快乐与满足,绝不能让他觉得他所赢得的一切只不过是大人们弃之可惜而对自己又毫无用处的东西。这样,爸爸妈妈们才是真心实意地为孩子谋福祉,而不是盲目地溺爱孩子。
     几点建议
     现在,我们接着来说一说实施合作原则时爸爸妈妈们都需要做哪些事情,要是把这个清单列出来可能会很长很长。其实,要满足孩子的心愿有时候可能很简单。你可以给他讲个有趣的故事,带他外出散散步,当他生病时悉心照料他,当他受伤时给予他同情,当他的任务繁重时帮助他,当他有危险时呵护他,或者每周每月给他零花钱,家里有事时常向他请教,有关他的未来的事情要同他商量,和他在一起时明显感到快乐,等等。大人们总是有很多逗孩子开心的办法。我们希望;假如爸爸妈妈们从前忽视了合作原则,那么今后就应该更多留意孩子的需求。弄懂了这个原则,接下来继续学习其他教育孩子的策略时,你就可以更加得心应手。如果你忽视了这一原则,就很有可能铸成大错;如果你遵循了这一原则,无论是孩子还是你自己,都有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说到底,合作原则的核心与本质就是“爱的法则”。P9-1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