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西北农村道德观察书

西北农村道德观察书

  • 字数: 253.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符晓波 等
  • 出版日期: 2012-10-01
  • 商品条码: 978701011076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3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符晓波等编写的《西北农村道德观察书》以考察改革开放30年来西北农村道德流变中独具特色的轨迹为进路,多方面梳理这一特定时段西北农村地区道德现象的丰蕴状貌,提出西北农村地区不同于中原腹地的中介性特征。本书比较客观地分析了儒家伦理、宗教伦理、世俗伦理等相互交叉又相互作用的伦理机制,并且作出从局部到全局的拓展式研究,将道德考量与农村人的全面发展和生活的幸福质量联结了起来。面对特定的新的道德场景和普遍意义上的现实伦理难题,通过审慎思考与研究,挖掘出有利于当代的思想资源,希冀对目前的中国农村社会道德建设有所助益。 
内容简介
该课题阐述我国西北农村道德状况:其一,道德的流变既有客观根源又有主观原因,其中经济、宗教、阶层、主体需要等因素对道德流变的影响较大,必须站在“中观”立场,辩证的考量与推究。其二,要正确面对儒家传统伦理道德与社会生活分化这样的现实境遇,使传统与现代化相互批判又相互为用,引发当代农村社会道德精神的内生力,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道德传统中的优良因子,借鉴多元文化的很好道德成果,构筑适应时代发展的农村社会“文化场”;要构筑以农村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人心工程”,重建农村社会信任结构。其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以开放的心态对待现代道德传统,保持良好的主位意识,守护、整合各类积极道德因子,多体共融,形成符合当代中国的道德体系。其四,道德的流变既是客观现象又有主观原因,其中经济、宗教、阶层、主体需要等因素对道德流变的影响较大,必须站在“中观”立场,辩证地考量与推究,寻求中国农村社会道德秩序的创造与超越。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西北农村地区经济伦理的变迁与现状
第二章 西北农村地区政治伦理的变迁与现状
第三章 西北农村地区婚姻家庭伦理的变迁与现状
第四章 西北农村地区人际交往伦理的变迁与现状
第五章 西北地区农民职业分化和职业道德的变迁与现状
第六章 西北农村地区环境伦理的变迁与现状
结语:寻求农村社会道德秩序的创造与超越
附录:调查问卷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