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十问国资

十问国资

  • 字数: 3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山西教育出版社
  • 作者: 徐旭红
  • 出版日期: 2012-10-01
  • 商品条码: 978754405599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0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作者作为一伴长期关注国资的传媒人,在长达四年的时间里,每周不间断地写评论,艰苦创作,及时反映现实,回答人们正在思考并近切想要了解的国资问题。
    她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打了十个大大的问号,即从国资体制改革、央企改制重组、央企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央企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央企增进国家经济活力、央企上市、央企公司治理、央企处理公共关系、央企参与国际竞争和建立国际合作新格局十个方面总结和找寻中国国有企业发展的内在逻辑、规律、新经验和新路子。
    我们相信本书的出版必将引起全社会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目录
序言  国资如是说
第一问  现行国资管理体制何去何从?
第二问  央企改制重组能改变中国经济什么?
第三问  央企如何应对全球经济危机?
第四问  央企崛起能够保障中国经济安全吗?
第五问  央企崛起能够增进中国经济活力吗?
第六问  央企上市将如何影响中国酱市场?
第七问  央企公司治理应当“学谁”?
第八问  央企如何处理“新”公共关系?
第九问  央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吗?
第十问  央企如何融入世界建立国际合作新格局?
后记  国资可以改变什么?
附录:国资改革大事记
摘要
    国资管理体制改革走过―条怎样的道路?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有国有经济,政府通过建立国有企业,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中国国资管理体制的改革是按照处理政企关系、政资关系和资企关系的顺序,由浅入深地逐步展开、不断深化的。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①1978年至1988年为政企分开阶段,以企业扩权为重点。
         ②1988年至2002年为政资分开阶段,从宏观层面将国资所有者职能和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分开。
         (3)2002年至今为资企分开阶段,将国家股东权与公司法人财产权分开。
         2002年党的十六大指出,  “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其他国有资产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出资人职责。中央政府和省、市两级地方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
    
         国资改革新布局
         国资改革始终立足于国家安全行业、自然垄断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支柱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产业。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曾提出,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把国有经济的功能定位于控制力、影响力、带动力。2003年以来,国有企业转型,国资改革开始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2006年年底,国务院确定了七大行业,这些关乎国计民生的领域被确定为应由国有经济摔制。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