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尼采说天才与灵魂

尼采说天才与灵魂

  • 字数: 24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德)尼采
  • 出版日期: 2012-09-01
  • 商品条码: 978756098162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49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大师思想集萃:尼采说天才与灵魂》力图向读者展示大师们的思想精华,引领读者深刻理解人的本质、感悟人生真谛、关注生活现实、丰富自己的人生。 
作者简介
作者:(德国)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译者:高适

尼采(1844—1900),在哲学目前他首开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先河,对以后的西方哲学产生了重要且深远的影响。他的人生观对近代人生哲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正如他自己宣称的那样,他开创了自己的“重新评价一切”的哲学。著有:《悲剧的诞生》、《人性的,太任性的》、《善恶的彼岸》、《偶像的黄昏》。 
目录
第一讲 天才的本性与表象
一、天才的偏见
二、天才的箴言
三、天才的自我剖析
四、天才的自我批判
五、天才的感悟
六、天才的疯狂与激情
第二讲 天才的德性与灵魂
一、自由的精神
二、宗教意识
三、道德的历史
四、道德的尺度
五、民族与爱国
六、灵魂的纯净与高贵
七、唤起心中的情感
八、艺术飞扬的快乐
第三讲 天才的艺术与意志
一、天才的艺术精髓
二、天才的艺术意志
摘要
    所谓天才,要么产生,要么创造(就这两个词很充分的意思而言)。相对于天才而言,学者,即一般科学家,身上总是有某种老妇人的味道。因为他们跟老妇人一样,也不熟悉人类的这两项主要功能。当然,应该承认,似乎是作为补偿,这两种人也是值得尊敬的——这里强调的是值得尊敬。但是,在承认这一点时,也还有一些令人烦恼的事情。让我们较为仔细地去考察一下,科学家是什么样的人。首先,科学家是普通类型的人,他们具有普通的美德,也就是说,是非统治类型、非类型、非充满自信类型的人;他们勤劳刻苦、耐心地与普通人打成一片;他们生性喜欢像自己那样的人,生性喜欢这样的人需要的东西。例如,需要拥有足以过温饱生活的收入和一块绿草地,没有这些便无法放下工作稍作休息;需要得到人们的尊敬和关注(这些首先是得到承认和可以得到承认的先决条件);需要好名声带来的温暖与幸福;他们的价值和有用性,需要得到永恒的认可,还要一次又一次地克服内心对这一点的怀疑,尽管这种怀疑存在于所有从属性人们的心底。学者与其身份相称,也有一些可鄙的毛病和缺点:他们气量狭小,充满妒忌,对那些他们无法企及的性格,他们的眼睛特别犀利,可从鸡蛋里挑出骨头。他们易于相信别人,但只是在自己能随心所欲时才易于相信别人,并不滔滔不绝地说个没完;但是在领导伟大潮流的人面前,他们表现得较为冷淡,不那么愿意开口,此时他们的眼睛像是平静而毫无波澜的湖面,狂喜或同情都不能使其有波动。一个学者所能做的很坏和很危险的事情,皆产生于他那种类型的人的平庸本能,产生于平庸的耶稣会教义,此种教义出于本能尽力要消灭杰出人物,力图弄断,或更好些,放松每一把弯弓。当然,要怀着体谅的心情放松,自然也是用宽厚的手放松,怀着易于相信别人的同情心放松;这就是耶稣会教义的真正手法,它一向知道如何把自己装扮成富于同情心的宗教,并兜售给人们。
    (四)
    无论人们多么满怀感激之情地欢迎客观精神——谁不对一切主观性及其讨厌的自我意志腻烦得要死?可是,很终人们要学会小心对待自己的感激之情,停止过分赞颂精神的无私化和非个人化,很近人们似乎把精神的无私和非个人化当做了目标本身,当做了拯救和荣耀——特别是悲观学派常常这么做,而该学派也有充足的理由向“无私的知识”致以优选的敬意。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