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2012)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发展报告

(2012)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发展报告

  • 字数: 554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汪同三 编
  • 出版日期: 2012-09-01
  • 商品条码: 978750973733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08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汪同三、何德旭主编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发展报告(2012)》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推出的系列发展报告。报告聚焦中国社会热点,关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报告力图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整体上的描述,对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较全面、较深入的剖析,对发展过程中的成就、存在的问题进行较客观的评价。《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发展报告(2012)》旨在发挥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为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出谋献策,同时为大众了解认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提供有益的帮助,也为从事经济理论和实际研究的学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目录
报告一  中国和谐社会建设发展报告――收入分配与贫困状况专题分析1
    一  中国收入分配现状1
    二  收入分配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影响15
    三  贫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26
    四  结论39
报告二  2011年中国投资发展报告42
    一  2011年我国投资运行特点42
    二  对投资比重持续上升的定量分析51
    三  2012年投资预测与 “十二五”时期我国投资形势展望58
报告三  中国环境与发展报告――中国低碳产业研究报告64
    一  低碳产业的界定64
    二  中国低碳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68
    三  低碳技术分类及中国低碳产业发展状况73
报告四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85
    一  2010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背景和格局85
    二  东部地区89
    三  中部地区96
    四  西部地区103
    五  东北地区109
报告五  中国智能电网建设发展报告114
    一  智能电网的提出114
    二  中国建设智能电网的必要性121
    三  中国智能电网的研究和发展状况129
    四  加快中国智能电网建设的主要建议144
报告六  扩大消费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51
    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GDP与消费、投资和净出口152
    二  应用投入产出表分析居民消费变动159
    三  政策建议167
报告七  2010年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169
    一  2008~2010年房地产市场发展综述169
    二  2009~2011年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措施170
    三  关于房地产泡沫的争论和度量172
    四  房地产调控的效果和导向174
报告八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10~2011年度)183
    一  2010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综述184
    二  电子商务服务市场发展情况191
    三  电子商务环境建设209
    四  电子商务应用情况227
    五  电子商务区域发展情况236
    六  国外电子商务发展概况238
    七  问题和障碍246
    八  政策建议249
报告九  中国房地产金融发展报告253
    一  房地产金融概述253
    二  中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环境259
    三  中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状况266
    四  中国房地产金融发展趋势286
    五  促进中国房地产金融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289
报告十  中国人才发展报告――中国劳动者素质指数295
    一  提高中国劳动者素质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295
    二  中国劳动者素质的聚类判别299
    三  中国劳动者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与素质指数307
报告十一  起步与跨越――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2010)338
    一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与意义338
    二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发展目标与任务342
    三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347
    四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354
    五  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356
报告十二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报告――循环经济“十一五”发展总结和“十二五”发展展望358
    一  “十一五”循环经济理论研究概况358
    二  “十一五”循环经济工作进展和主要成效365
    三  “十一五”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373
    四  “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377
    五  “十二五”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新要求380
    六  “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383
    七  结语386
报告十三  中国制造业发展报告387
    一  中国制造业规模387
    二  中国制造业的结构392
    三  中国制造企业与重要行业398
摘要
    (二)确定技术路线与标准体系,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技术
         智能电网在世界范围内是一项重大技术变革,世界各国在智能电网前面起点基本相同,中国应抓住这个时机,掌握智能电网核心技术,改变我国长期以来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当前我国现有关键设备及技术标准无法满足建设智能电网的全部要求,技术创新是实现智能电网的关键路径,要将智能电网的研发实施与当代电网的改进发展相结合,明确选择技术研发路线,建立智能电网评估指标体系。
         建设智能电网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电力系统和信息科技两大领域、数十方面的技术,关键在于解决技术问题。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不仅涉及保障电力快速反应、安全传输的电力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仿真与试验技术等与电网智能化控制密切相关的关键技术,还应有与智能电网相配合的储能技术,分布式电源的规划与接入技术等,智能电网管理技术的研究也不容忽视。
         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道路,加强人才的储备,进一步加强国家综合科技创新能力。产即指企业,国内外大大小小的制造企业很多;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院校在智能电网领域有较强的技术储备;中国科学院、中国电科院、国网电科院是智能电网研究机构的代表;电网公司和发电企业是智能电网落实应用的代表。这四方面的技术力量联合起来,形成科技创新的合力,才能切实搞好智能电网;而智能电网人才的积累和开发也集中在这四个方面。
         要坚持自主创新,包括原理性创新和集成性创新。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设备研制,对于共性技术与设备的研究,要集中各路科研力量,着眼于国际间的技术合作,尤其要有相应的政策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尽快为智能电网发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通过自主创新,形成独立的知识产权体系,包括完善的产业链条。
         (三)要有重点、有步骤地实施智能电网建设目标
         基于我国的国情,智能电网建设要依据发展所需的轻重缓急,有重点、有步骤地实施:
         第一,要发展输电网的智能功能,解决当前阻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开发和传送瓶颈问题。通过新技术解决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大规模并网和传输的问题,使得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上升一个高度,而不再限于一种补充性能源。通过新技术实现新能源分布式发电的有效并网,以及实现微电网的扩大应用,也即达到可再生能源的普及使用。
         第二,输电网和配电网智能化的齐头并进。配电网领域的需求智能化响应是实现智能电网的关键环节,而且对于有效降低网损非常重要。
         第三,智能用电也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减少用电负荷、提高电能质量。要继续开展需求侧管理,积极发展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大容量储能技术以及关注与智能电网密切相关的电动式交通运输工具研发、推广趋势。
         第四,推进试点工程建设,积累智能电网建设相关经验。
         发展智能电网技术必须考虑安全性以及经济上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每个独立的项目必须进行技术经济的分析,从国艮经济的角度,从资产全寿命期的角度,分析其投入产出比,研究其投资效益。技术经济性不合理的方向应该暂缓推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高的技术和项目应优先鼓励发展。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