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我与文学及其他 谈文学

我与文学及其他 谈文学

  • 字数: 230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作者: 朱光潜
  • 出版日期: 2012-09-01
  • 商品条码: 978710108705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11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我与文学及其他.谈文学》由中华书局出版。
内容简介
《我与文学及其他》是《孟实文钞》的增订本,1943年10月由开明书店出版。编入本卷时,将《孟实文钞》原序和修订时删去的三篇文章收入,作为附录。讲述了朱光潜先生怎样走上文学的道路以及学习文艺的甘苦和一些经验心得。各篇谈说的方面虽不同,但皆围绕诗来讨论。偏重于对文学理论作详悉的疏解,有见地而不怀成见,有取舍而不流于固执,语言亲切有味,显示出作者深入的学力和开廓的胸襟。《谈文学》收录了作者在抗战后期写作的论文19篇,1946年5月由开明书店出版。本书是作者自己学习文学的亲身体会和切实经验,探讨了关于作品的内容、形式、表现、体裁、风格以及作者的态度等方面的问题,深入浅出,条分缕析,是一部阐释文学原理的经典之作,也是一本的文学入门书。
目录
我与文学及其他
序(叶绍钧)
增订版自序
《孟实文钞》序
我与文学
谈学文艺的甘苦
谈趣味
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
诗的隐与显
――关于王静安的《人间词话》的几点意见
诗的主观与客观
从生理学观点谈诗的“气势”与“神韵”
悲剧与人生的距离
从“距离说”辩护中国艺术
柏拉图的诗人罪状
近代美学与文学批评
论小品文(一封公开信)
――给《天地人》编辑徐先生
理想的文艺刊物
从我怎样学国文说起
附一 小泉八云
附二 阿诺德
附三 诗人的孤寂
谈文学

文学与人生
资禀与修养
文学的趣味
文学上的低级趣味(上):关于作品内容
文学上的低级趣味(下):关于作者态度
写作练习
作文与运思
选择与安排
咬文嚼字
散文的声音节奏
文学与语文(上):内容、形式与表现
文学与语文(中):体裁与风格
文学与语文(下):文言、白话与欧化
作者与读者
具体与抽象
情与辞
想象与写实
精进的程序
谈翻译
编校后记
本卷人名及书篇名索引
摘要
    据以上的分析,知的方式只有两种:名理的和直觉的。这个分别是基本的,名理的知必根据直觉的知,而直觉的知却可离名理的知而独立。这两种知的分别,像克罗齐所说的,在直觉的知是对于个别事物的知(knowledge of individual things),名理的知是对于诸个别事物中关系的知(knowledge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m)。一切名理的知都可以归纳到“A为B”的公式。比如说:“这是一张桌子”,“玫瑰是一种花”,“直线是两点之中最短的距离”。“A为B”公式中的B一定是一个概念,认识“A为B”就是知觉A,就是把一个事物(A)归纳到一个概念(B)里去。看见A而不能说它是某某,就是不明白A,就是对于A没有名理的或科学的知识。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无意义,它须与B有关系而得意义。我们决不能在A本身站住,必须只把A当作一个踏脚石,跳到与A有关系的事物上去。直觉的知则不然,我们直觉A时,就把全副心神都注在A本身上面,不管它是否为某某。A在心中只是独立的意象(image)而不是一个概念。A如果代表玫瑰,它在心中就只是一朵玫瑰的影子。
     我们在上文说过,近代哲学的中心问题是:心如何知物?“知”的方式,分析起来不外直觉的和名理的两种。从康德以来,哲学家把研究名理的一部分哲学划为名学和知识论,把研究直觉的一部分划为美学。严格地说,美学还是一种“知识论”。美学在西文为aesthetic。这个名词译为“美学”还不如译为“直觉学”较为准确,因为美字在中文是指事物的一种特质,aesthetic字在西文中是指心知物一种特殊活动,其意义与intuition字极相近。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