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孩子.微笑吧/中美家庭教育碰撞

孩子.微笑吧/中美家庭教育碰撞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高芸香著
  • 出版日期: 2012-07-01
  • 商品条码: 9787300157603
  • 版次: 1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孩子,微笑吧:中美家庭教育碰撞》告诉家长们在生存竞争愈演愈烈的新世纪,我们到底该怎样塑造新的一代?做父母的究竟该如何充当“教练”的角色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看美国人怎样做家长。
内容简介
    做家长的往往因袭了这样的思维定势:往往首先考虑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孩子――乖孩子、进取心强的孩子、体魄健壮的孩子……而忽略了孩子需要什么样的父母。在生存竞争愈演愈烈的新世纪,我们到底该怎样塑造新的一代?做父母的究竟该如何充当“教练”的角色呢?《孩子,微笑吧:中美家庭教育碰撞》立足于中国本土特色,又汲取西方家庭教育的长处,从碰撞中折射出中美家庭教育的特色和差异,为中国家长提供启发和借鉴。不论哪种方式,父母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因为孩子的快乐最重要。 《孩子,微笑吧:中美家庭教育碰撞》由高芸香编写。
作者简介
高芸香,1947年生,山西原平人。1966年高中毕业,当过农民、赤脚医生、中学教师。1978年考入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取得汉语言文学学士学位。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理事、忻州市作协副主席。1979年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汾水》、《黄河》、《火花》、《北京文学》、《当代》、《山西文学》、《人民日报》等报纸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随笔百余万字。出版有中篇小说自选集《难以着彩的罗曼》、《清廉界》、《高芸香中短篇小说选》及散文集《没有帆影的河》。
目录
序一忽视过程必然不能达标1
序二孩子需要什么样的父母4
序三妈妈写的这本书8
给家常中添些诗意
为宝宝的聪明加加油
——美国人的养胎和胎教2
还是顺其自然好
——中美孕妇生育观念的不同7
为宝宝的健康加加油——教育从出生开始12
给家常中添些诗意18
家庭教育中的暗示25
面对孩子的过错29
尊重差异,因材施教——由“虎妈”想到的35
超载的爱构筑温柔陷阱39
拿“未来”吓人与放权给孩子,47
“人前教子”还是为孩子辩护52
千万别小瞧孩子收获的第一桶金56
两代人的沟通61
早恋引发的两代人之间的冲突69
父母离异带给孩子的伤害81
重组家庭中孩子的成长92
微笑是永远的课题
微笑是永远的课题——让孩子成为受欢迎的人98
保持愉快是一种生存能力106
鼓励孩子的自助行为115
让孩子直面生活的真相117
当代孩子的富贵病121
怯场娃娃和霸道宝宝130
全职妈妈与独生女儿136
关注孩子的负面情绪141
关注孩子心理的“伤风感冒”146
美国的幼儿心理素质教育153
将儿送去幼儿园,家长应该做什么161
把握人生的道德罗盘
把握人生的道德罗盘174
培养为别人着想的同情心179
悦纳残疾孩子182
把宽容作为培养德商的重要内容187
攀比是自信心和自控力弱的表现193
千万别替孩子圆谎199
孩子为什么这样自私206
孩子的报复心为什么如此强烈214
感恩也是人生功课
美国儿童与文化课222
儿童的职场体验231
感恩也是人生功课——节日中的美国孩子239
美国家庭的多元化251
不怕“大灰狼”259
美国的社会教育资源264
两种不同的教育思路271
美国中小学教育的得失279
摘要
    还是顺其自然好――中美孕妇生育观念的不同 在女儿怀孕期间,我常常在电话中叮嘱她要注意这,当心那。女儿一般是“遵命”、“?”地敷衍,有时也认真地与我交流欧美国家与中国人生育观念的不同。在美国,产妇和家属普遍认为,怀孕和分娩是一个正常女性所乐意感知的体验,也是一个健全而完美的母亲所必须接受的挑战和考验。女性会因顽强和勇敢而感受到骄傲和尊严。所以,在怀孕期间她们重视的是锻炼,分娩时坚持的是自然分娩。中国的女性则有所不同,传承香火的传统观念使不少孕妇觉得这是长辈血脉上的延续,是无价的回赠,承载了几代人的希冀和厚望,从孕妇到家属所选择的总是很好的调理和保养,分娩时也常因缺乏耐力而选择了剖腹产。 女儿在怀老二八个月时,仍然坚持游泳,这使我非常担心。我就告诫她说:“一是美国游泳池中的水温一般偏低,怕伤风感冒。二是要注意卫生,谨防传染病。第三嘛,将近临盆,胎儿头部越来越靠下,要考虑宝宝的安全和健康。” 女儿说:“妈妈不必为此担心。中美两国人同样珍惜生命,只不过珍惜和呵护的方式有太多的区别。美国人认为生命的可贵在于时间、地域的有限,因而生命体验要多多益善,要让其过程丰富而充实,向诸多极限挑战;中国人觉得生命很脆弱,为了不让其受到伤害,就要注意冷、操心热,让其平平安安地活着。考虑到诸多不安全因素,家长们往往了孩子们的许多活动,与此同时也就使孩子们的能力发展受到了局限。我怀牛牛(第一个外孙)时就遵从了不少中国的传统观念,结果他一生下来体质就偏弱。” 在这一点上我特别能认同女儿的观点。这主要是在带第一个外孙牛牛时带给我太多的教训。那时我人虽然去了美国,但喂养方式却接近是遵照中国姥姥们传统的保养方式。当时看着美国的年轻父母抱孩子像拎小鸡似的,一出家门就将孩子扔在草地上任其滚爬,我们心想,也不怕把孩子凉着,患伤风感冒:看到美国的孩子们光脚在海边的沙地上跑,头发被海风吹得根根竖立,也奇怪美国父母的粗疏。牛牛是姥姥姥爷的第一个外孙,又是女儿婆家的第一个孙儿,全家人都对他宠爱有加,风来了怕吹着,雨来了怕淋着,草地上怕潮湿,地毯上怕不卫生,孩子的活动天地只能局限在床上,结果是对门美国人的孩子早就会爬了,我们家的孩子还是弱不禁风。尤其七个月之后看到咱家的孩子与人家美国人的孩子发育差距那么大,给我的震撼确实不小。尽管如此,我对八个月的孕妇仍然坚持游泳的做法还是不能苟同。为了说服女儿,我又加了一条理由:“怀后面的宝宝,流产的风险系数大于以前……” 女儿认为,我的担心纯属多余。首先,人家游泳池的水是要定期更换并抽样化验的,保证无污染、细菌不超标;第二,常游泳的孕妇耐寒耐病,心肺功能好;游泳时头脑还特别放松,是积极的休息;第三,婴儿具有良好的适应这种环境的天赋,他本来就生活在母亲子宫的羊水中。妈妈在泳池中游动,会激活他的大脑皮层,激发他的活动本能,增强其抵抗力。妇女怀孕是很正常的生理现象,适当地干家务、工作、走路、游泳只会增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不会有副作用。另外,体力活动多的孕妇在生产时也会顺利些。至于会流产的说法,更是要尊重科学。常不运动的人,偶然间遇到较大的运动量才没有耐受力,会流产呢。 谈及生产的话题,想起国内的剖腹产正成为一种时尚。我在公园锻炼时,遇到几位熟人正与一位孕妇津津乐道地宣传剖腹产的好处:一是认为婴儿的脑部避免了阴道的挤压,智力高于自然产儿,孩子的头型也会漂亮些;二是剖腹产不至于使阴道松弛,有利于产后夫妻性生活和婚姻质量;三是剖腹产不至于让骨盆过分扩大,有利于维持产妇体型;四是便于选择良辰吉日。并且,她们还说这种时尚是来自发达国家。 一份可靠的资料显示国内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剖腹产婴儿的比例在50%以上,有的医院竟高达80%。连生孩子都想走“捷径”,这实在也是种中国特色。这种风气以时尚的名义蔓延,是非常可悲的。要知道一个优秀的民族首先离不开母亲的坚韧和勇敢。事实上在欧美国家,剖腹产的比例仅在10%~15%左右。这是一种不得已的补救手术,它的主要原因是高龄产妇和生育功能的缺陷。欧洲白人女性骨盆倾向于男性型,提高了分娩难度。即便如此,欧美国家医院一般也不主张剖腹产。所幸大女儿做了榜样,我的小女儿和儿媳都经受了生育的考验。我的六个孙儿(大女儿有三个男孩,二女儿有一男一女,儿媳有一个男孩)都是通过自然分娩的方式出生。除了大外孙体质偏弱外,其余五个一个比一个健壮。 欧美专家们认为:剖腹产的好处仅仅是避免了自然分娩的疼痛,相对于它带给母婴的并发症来说,便显得毫无可取之处。它只是一种不得已的补救手段。首先,手术增加了产妇大出血和感染的可能性,产后出现各种并发症的可能是自然分娩的10~40倍。剖腹产的创伤面积大,不仅疼痛时间和恢复时间较长,产妇还容易患羊水栓塞,羊水进人血液会对产妇造成生命威胁。另外,给日后的再生也带来难度,即使三年后再次怀孕,子宫也易破裂。从婴儿的角度来讲,由于手术后产妇需要禁食,就影响到母乳喂养,这对刚脱离母体的宝宝的免疫力不利。此外,新生儿胎肺液的排出,主要靠产道的挤压。剖腹产出的婴儿,有三分之一的胎肺液未能排出,出生后有的不能自主呼吸,即患上所谓“湿肺”病,容易产生并发症。再者,手术时由于医生的不慎,伤害到产妇、婴儿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在美国的东南亚女性(大多骨盆较宽大)一般都不采用剖腹产的方式。 然而,在国内剖腹产正上升为一种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较量。进城民工和农村妇女一般都采用自然分娩的方式。城市产妇多选择剖腹产的方式。当然,剖腹产的盛行,除了因为新女性不能忍受宫缩的痛苦、追逐时尚之外,还有部分不良医院的牟利动机。一个剖腹产通常是个把钟头的手术,可一个初次生产的产妇至少需要10个小时才能完成分娩过程。自然分娩需要付出的技术成本和人力成本巨大,经济效益却不大;相比之下,剖腹产显得干净利落,住院期长,用药还多。据说剖腹产的费用是自然生产的3~5倍。所以,当产妇进入一些医院的妇产科时,医生和护士也常常来动员产妇和家属采用剖腹产手术进行分娩。 想当年我们那代人听都没听说过“剖腹产”这个词儿,孕妇都是自然分娩。我们那一代人是不讲享受的一代,都吃过物质靠前贫乏的苦头,如今随着物质条件的大大改观,不少人都有种穷人暴富的心态,做父母的总在孩子身上尽量避免自身曾经历过的痛苦,在溺爱和迁就下造成了下一代的毅力不足和养尊处优。事实上,如果做母亲的自己都没有忍耐力和独立性,自己都没有勇气面对健康和自然的分娩,不懂得天伦之乐与为人之母所必须付出的汗水、牺牲相辅相成,她又怎么可能把优良品质传承给孩子呢? P7-1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