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倾城憾事

倾城憾事

  • 字数: 16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当代世界出版社
  • 作者: 赵墨
  • 出版日期: 2012-08-01
  • 商品条码: 978750900796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10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敬佩张爱玲的《红楼梦魇》,红学大师周汝昌自惭枉作“红学家”;喜欢张爱玲,世间又一个优雅奇女子读红楼读到入魔而“十年磨一剑”;十年挚爱结成著作,奉上最唯美、最特别、最灵性的一段《倾城憾事》
内容简介
传世巨作《红楼梦》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着极大的关注, 一句“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道出无数痴男怨女的爱恨情仇。那么本书就以“情”为线,带领读者去领略红楼女儿们的真情与怨念。同时,本书也是为那个时代或柔弱或坚强的女人“申张正义”的女性宣言。用女人的心灵去触摸与体会大观园中女儿们的片片思索与点点泪滴;用女人的感觉去玩味与品鉴曹公笔下群芳们的生死离别与儿女情长;并通过女性视角,用细腻而柔和的文风构造一幅万种情怀的大观园人物图画。
作者简介

 赵墨,美女作家、80后才女,祖籍辽宁,现居北京。出身书香门第,从小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大学期间主攻中国文学、秦汉思想史,先后取得了文学学士学位和历史学硕士学位。


对中西方文学有一定研究,尤其酷爱国学,擅长从女性的角度去探究古典文学中人物形象的情感世界。见解独到,文笔清新流畅,曾多次在省级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已出版多本古典名著的解读版本,引起了众多女性读者的关注。
目录
第一章  红楼女儿情

那些女子的才睛

深闺绣楼的春怨秋悲
第二章  情归何处

以泪还情――林黛玉

青女素娥俱耐冷一薛宝钗

纵然兼美亦有缺一秦可卿
  欲洁何曾洁――妙玉
  道是无情却有情――王熙凤
  春之殇――元春、迎春、探春、惜春
  只恐夜深花睡去――史湘云
  揉碎桃花红满地一尤三姐
  花气袭人知昼暖一袭人
  苦命应怜自纯情――香菱
  那两个“绯闻女孩”――晴雯与金钏
  生生死死皆因情――司棋
  我是“灰姑娘”――小红与龄官
  隐形的翅膀一鸳鸯、紫鹃
  “绝望的主妇”――王夫人、赵姨娘、薜姨妈、李纨
  摩登老太极乐人――贾母、刘姥姥
第三章  《红楼梦》爱情五论

一、外表与内在

二、爱情与生活

三、专一与多情

四、飞蛾扑火0F张弛有度

五、“缘分”这种东西
摘要
    第一章/红楼女儿情
         那些女子的才情
    
     我喜欢爱读书的女人。书不是胭脂,却会使女人心颜常驻。书不是棍棒,却会使女人铿锵有力。书不是羽毛,却会使女人飞翔。书不是万能的,却会使女人千变万化。
    
    
     ――毕淑敏《我所喜欢的女子》
    
     “潇洒才情,风流标格,脉脉满身倦。”这是明代大才子唐寅在看到莺莺画像后写下的词句。从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出这样一个道理:但凡读书的女子,必然是情溢满怀的。
    
    
     我们随便回想几个人们熟知的古代仕女,又有谁是不会吟诵诗句,才情共生的呢?无论是卓文君、班昭与文姬,谢道韫、上官婉儿与李清照,还是柳如是、李师师与顾太清,她们大多演绎出了我们耳熟能详的爱情传奇。
    
    
     而多数才女,却往往容易因其才而陷入伤怀悲恻的情结当中。当她们情窦初开之时,当她们海誓山盟之时,当她们失意落泪之时,当她们绝望痛苦之时,这种情结便如天生潜伏在她们体内般,时不时地冒出来刺痛着女人天性敏感而温柔的内心。
    
    
     我们应该都能体会到古时女子读书的不易,从那一句“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俗语当中,我们便大抵明白了书带给古时众多女子的,并非是加官进爵的武器,而更像是缠绕于她们身心的蚕丝。
    
    
     林黛玉发蒙的原因,是因为幼弟早逝,父母“见他聪明清秀,便也欲使他读书识得几个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而贾府中四“春”的识书习文,在贾母的眼中,也不过是使她们“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如果我们还记得《牡丹亭》中杜太守的所言,便更能体会到在父权与夫权压迫下的古代女儿们,读书习字,竟然成了长辈们的恩惠,甚至无奈之举:
     “看来古今贤淑,多晓诗书。他日嫁一书生,不枉了谈吐相称。”王侯门第尚且如此,更不消说那些普通人家的女子了。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