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跨文化视野

跨文化视野

  • 字数: 3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李申申 等
  • 出版日期: 2012-09-01
  • 商品条码: 978750973725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9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李申申编著的《跨文化视野:中国特色和谐社会的探索》既对中国文化在当代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意蕴进行了解析,又对西方文化在当代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影响进行了阐释,以图为在中西文化碰撞的基础上探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重点探讨了跨文化视野之于构建中国特色和谐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它是一条不可或缺的有效路径。

内容简介
  
李申申编著的《跨文化视野:中国特色和谐社会的探索》紧紧围绕构建中国特色和谐社会的基本国策,以跨文化的宽阔视野,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汇中进行深层思考。《跨文化视野:中国特色和谐社会的探索》内容涉及古今中外,以翔实的资料、充分的论据、层层递进的严谨结构,对问题进行了较透彻的阐释和解析,具有时代色彩和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李申申,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河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河南省比较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教育史专业硕士学位点牵头导师、教育学原理专业博士生导师。2003年11月至2004年5月曾获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赴俄罗斯国家赫尔岑师范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
主要担任本科生的外国教育史、西方哲学史、中西方教育思想比较研究等课程的讲授和研究生的中外教育制度发展史比较、当代教育思潮、西方哲学史等课程的讲授。科研上潜心研究,笔耕不辍,近年来亦取得较大成果:在重量和省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近20篇,论文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重大的影响,曾分别被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教育学》、《新华文摘》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权威性文摘杂志以及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出版教材全文转载;主编、副主编、参编著作6部;科研成果获省级和地厅级奖30余项,其中省级奖6项;主持国家、省部及厅局级等各类科研立项10余项,均以高质量的成果完成。

目录
第一章  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  和谐与文化的内涵解读
    二  多重文化视野中的“和谐”
    三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文化
第二章  何以从跨文化的视角思考有中国特色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  文化差异:跨文化思考的动因
    二  跨文化思考:构建中国特色和谐社会的路径
第三章  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与文化发展的历史回顾
    一  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文化的近现代转型
    二  五四运动后至新中国成立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向
    三  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变迁与文化浮沉
第四章  当前社会中存在的几种主要不和谐因素考察
    一  国际政治、经济等因素对中国的影响
    二  贫富差距过大是造成社会不和谐的基本因素
    三  政府部分官员的腐败及与群众的疏离降低了政府职能
    部门的公信力
    四  通胀、高房价、黄毒赌黑、环保、矿难、食品和医疗问题、暴力犯罪等
    加大了社会的不稳定
    五  被称为代表社会良心的知识界也频发学术不良事端
    六  从社会整体上看,缺乏一种伦理共识和价值认同
第五章  中国文化在当代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意蕴解析
    一  文化的精神本质与中国文化的“和谐”内涵
    二  儒家思想的和谐内涵与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  道家思想的和谐内涵与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六章  西方文化在当代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影响阐释
    一  西方文化在当代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积极影响
    二  西方文化在当代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消极影响
第七章  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思考中国特色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  泛道德与泛科学传统的相互补益与渗透
    二  以情感人与法制建设并举
    三  君子人格的修炼与公民意识的培养沟通
    四  对大自然的敬畏、厚爱与探索、利用兼顾
    五  对个性的张扬与对群体的依存相互协调
    六  对“义”与“利”的辩证思考
    七  关于跨文化交流与碰撞的几点思考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