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小窗幽记正宗
字数: 585.00千字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 陈桥生
出版日期: 2012-07-01
商品条码: 9787508070209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441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
¥4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陈桥生编著的《小窗幽记正宗》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集,内容主要阐明涵养心性及处世之首,表现了隐逸文人淡泊名利,乐处山林的陶然超脱之情,文字清雅,格调超拔,论事析理,独中肯綮,为明代清言的代表作之一。《小窗幽记正宗》对《小窗幽记》全书进行了详尽的译解,使读者能对《小窗幽记》的思想、内容有一个比较完整、系统、原汁原味的理解。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扇窗户,需要经常打开心灵的窗户,看一看窗外的风景,读此书,或许可以带给我们失去色彩的心灵几许滋润。
目录
前言
卷一醒
卷二情
卷三峭
卷四 灵
卷五素
卷六景
卷七韵
卷八奇
卷九绮
卷十豪
卷十一法
卷十二倩
叙
摘要
卷一
醒
食中山之酒①,一醉千日。今之昏昏逐逐②,无一日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安得一服清凉散③,人人解酲④,集醒**⑤。
【译文】
饮了中山人狄希酿造的酒,可以一醉千日不醒。如今的世人迷于俗情世务,终日追逐声色名利,可说没有一日不在醉乡之中。好名的人醉于朝廷官位,好利的人醉于市井世俗,豪门贵胄则醉于妙声、美色、高车、名马。如何才能得到一服清凉散,使人人服下获得清醒呢?于是,编纂了**卷“醒”。
【注释】
①中山之酒:中山,春秋战国时诸侯国中山国,地处今河北定县、唐县一带。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九:“狄希,中山人也,能造千日酒,饮之千日醉。”②昏昏:糊涂貌。《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逐逐:必须得之之貌。《周易?颐》:“虎视眈眈,其欲逐逐。”③清凉散:一种中药,服之可以使人身心清凉。④酲(ch6ng):病酒。即酒醉后神志不清有如患病的感觉。⑤本书每卷前有一段序语,皆以人生某个问题统领全卷。特以“醒”字为全集之首,带有总纲性质。
【评解】
中山之酒,一醉千日。而比“千日酒”更醉人的是名利、声色和犬马。沉醉其中的“快哉”让人们更不愿醒来。佛云:“有求皆苦。”得到是一种苦,得不到也是一种苦。孑L子也曾说过:“吾未见刚者。”谁能做到无欲而刚、清心寡欲、四大皆空?你可以用“无欲则刚”自勉勉人,但有几人愿意自己的人生平淡如一碗白开水?《红楼梦》里的“风月宝鉴”不是醉色者的解药吗?然而贾瑞偏偏丧命于此,临死还大呼:“让我拿了镜子再走!”――至死都是不愿醒来的。人之处世,可怜如此。所以作者希望能以一剂清凉散,使人警醒。此篇所讲都是有关处世的态度。
001
倚高才而玩世,背后须防射影之虫①;饰厚貌以欺人,面前恐有照胆之镜②。
【译文】
倚仗才智高明而玩世不恭,得提防有人含沙射影从背后攻击;伪饰敦厚老实的样貌以欺人耳目,恐怕有照见肝胆的神镜当面揭穿。
【注释】①射影之虫:即蜮(y0),又名射工、射影。相传居水中,听到人声,以气为矢,因激水,或含沙以射人,被射中的人皮肤发疮,中影者亦病。②照胆之镜:《西京杂记》卷三《咸阳宫异物》载:汉高相入秦咸阳宫,见“有方镜.广四尺,高百尺九寸,表单有明,人盲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碍。人有疾病在内。则掩心而照之,则知病之所在。又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
【评解】此条采自明?洪应明《菜根谭》。
俗话说,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招摇过市,’不若身体力行。伪饰敦厚,不如本面示人。古人相信,冥冥之中自有业镜,为善为恶,都经不起业镜一照,所以不能有丝毫放纵。不然,当你志得意满、目空一切的时候,别人也把你当成了枪靶子、眼中钉。
002
怪小人之颠倒豪杰,不知惯颠倒方为小人;惜吾辈之受世折磨,不知惟折磨乃见吾辈。
【译文】
常常责怪小人颠倒黑白是非,陷害英雄豪杰,却不知惯于颠倒是非黑白正是小人之所以为小人;怜惜我辈深受世间挫折磨难,却不知只有在挫折磨难中方见出我辈之英雄本色。
【评解】
此条参见明?洪应明《菜根谭》:“天之机缄不测,抑而伸、伸而抑,皆是播弄英雄、颠倒豪杰处。君子只是逆来顺受,居安思危,天亦无所用其伎俩矣。”
小人惯于颠倒,英雄当受磨历。“不经磨难不成佛”,一帆风顺,便往往平淡无奇。因为挑战小,所以才平稳顺利,平稳顺利了,机会便不会多,而大机会总是和大困难相联系。你抓住了大机会,服了大困难,才能到达别人所不能至,成为英雄,故日:“不畏多难,而畏无难。”
003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根。
【译文】
在优渥的环境中,能毅然拨开层层的荣华富贵,走向觉悟解脱的人生,才是高超不凡的本领;在峻急的危境中,能岿然以对狂风骤雨般的吹打,保持心境不动,才见出立场之坚定。
【评解】
此条告诫人们如何正确地面对顺境与逆境。处境太顺,过度地享受,沉迷于温柔富贵乡,被奉承,被呵护,反而容易使人迷失了自我。同样的,人生不可能没有挫折,要求丝毫没有沮丧与怨尤,或许过于苛责,但却应尽自己*大程度的耐力与涵养功夫,在艰难危急中为自己找准立足点。若是轻易就被击倒,从此一蹶不振,甚至自暴自弃,岂不辜负了自己这难得的人生?
0004
淡泊之守,须从?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
【译文】
淡泊宁静的操守,须得在富贵奢华、充满诱惑的场合中才能试出来;镇定自若、宠辱不惊的气节,还得在纷纷扰扰的复杂环境中考验过,才见功夫。
【评解】
此条采自明?洪应明《菜根谭》:“淡泊之守,须从裱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不然,操持未定,应用未圆,恐一临机登坛,而上品禅师又成下品俗士矣。”
真正的淡泊,并非超凡出世,不食人间烟火,其背后更多的是冷峻的思考,默默地耕耘,不倦的追求。守住淡泊,则是守住一份清醒,一种心态的平衡,一种空灵的境界。林清玄认为,禅“是为了醒着生活”,也就是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用平静的态度包容人生一切的喜怒哀乐。
005
市恩不如报德之为厚,要誉不如逃名之为适,矫情不如直节之为真。
【译文】卖弄恩惠,不如感恩报德的行为质朴厚道;沽名钓誉,哗众取宠,不如逃避虚名来得妥宜;故作矫情,伪装自己,不如正直坦率显得真诚。
【评解】
此条采自明?洪应明《菜根谭》:“市恩不如报德之为厚,雪忿不若忍耻之为高;要誉不如逃名之为适,矫情不若直节之为真。”
市恩、要誉、矫情,都是为着自身的名利,而报德、逃名、直节,则是传统的道德规范。故君子为善,必隐其情,乐在为,而不在人之知也!盛名累人,古人谓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作家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就是一例。他的议兵疏写得极为出色,遂有“知兵”美名,连慈禧太后都以为他是个军事奇才。可真把他派到前线去,他不仅不能指挥战斗,反而临阵弃逃,致使福建水师全军覆没,自己也被革职戍边。
006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译文】
使人有当面的赞誉,不如使人没有背后的诋毁;使人有初次交往的一时欢喜,不如使人长久相处后仍没有厌烦之感。
【评解】
此条采自明?洪应明《菜根谭》:“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其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其无久处之厌。”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
有面前之誉,易;无背后之毁,难;有乍交之欢,易;无久处之厌,难!君不见昨日欢场上称兄道弟,今日名利前六亲不认;今日初见时浓情蜜意,明日厌弃后形同陌路?人总是在优点中相遇,在缺点中相处。所以,“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真诚的交往是性情的默契,看似淡远,实则深情系之。P1-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