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2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2

  • 字数: 40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人口出版社
  • 作者: 国家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 编
  • 出版日期: 2012-07-01
  • 商品条码: 978751010091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1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2》编辑推荐:《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2》的目的一是积极倡导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二是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规划和影响流动人口生存发展的重点政策,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和支持;三是向社会公开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以期通过与使用者的交流互动不断完善调查制度,吸引更多专家学者研究人口迁移问题,促进学术繁荣。
内容简介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2》内容简介:一是流动人口生存发展专题。分析人口流量、流向及流动人口生存发展的近期新变动趋势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对生态脆弱地区人口流动迁移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进行探讨。二是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专题。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指标体系,探讨地方户籍制度改革的新经验。三是人口管理和特大城市人口规模调控专题。比较世界各国特大城市人口发展和城市治理的经验,针对中国当前特大城市人口发展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四是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专题。深入分析新生代流动人口婚恋、生育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情况,总结各地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践经验。五是中德项目合作专题。汇集中德人口挑战和社会融合合作项目在移民管理、城镇化、家庭发展方面的研究成果。附录部分收录了2011年7月至2012年3月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大事记、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基本情况、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说明、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主要数据,以及2012年流动人口春节返乡意愿、春节后返回情况的电话调查数据和分析。
目录
总报告
引导人口有序迁移,提升人口管理科学化水平研究报告
一、流动人口生存发展专题
报告一 流动人口2011年变动趋势分析
报告二 流动人口对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报告三 农民工工资状况分析
报告四 流动人口消费问题分析
报告五 农村留守老人的生存发展状况研究
报告六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状况分析
报告七 生态脆弱地区人口流动调查分析
二、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专题
报告一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指数分析
报告二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政策指标体系框架研究
报告三 流动人口的就业与社会保障状况分析
报告四农民工积分入户:广东省户籍制度改革的新探索
三、人口管理和特大城市人口规模调控专题
报告一 人口管理与社会管理创新初探
报告二 特大城市人口发展:国际经验、中国特色与政策选择
报告三 上海未来人口发展研究报告
报告四 加快“农二代”社会融入步伐 推动城市包容性发展
报告五 “北上广”青年流动人口生活状态分析
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专题
报告一 传统、冲击与嬗变:新生代农民工婚育行为分析
报告二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状况研究
报告三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践与探索
五、中德项目合作专题
报告一 欧盟人口和移民服务管理考察报告
报告二 德国城镇化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考察报告
报告三 德国移民的社会融合考察报告
附录
附录一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大事记(2011年7月~2012年3月)
附录二 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基本情况
附录三 2011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说明
附录四 2011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
附录五 2012年流动人口春节返乡意愿电话调查情况
附录六 2012年春节后流动人口返回流入地电话调查情况
摘要
    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结合流动人口变动趋势和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应高度重视以下问题:
     (一)流动人口稳定性增强,相关公共服务需求增长较快
     我国人口流动已由单个劳动力流动向家庭成员共同迁移转变,青少年流动人口以及老年流动人口增长加快。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重心应由以劳动就业及相关维权为主,转变为服务维权和为流动家庭提供子女教育、社保、卫生、住房等公共服务并重。
     (二)流动人口就业压力和“民工荒”并存,农民工权益维护问题突出
     东部地区中小、微型企业受欧债危机等影响,吸纳流动人口就业能力下降,城镇地区就业压力加大。流动人口外出就业意愿并未减弱,采取打零工等不稳定就业方式的人员比例将增加。由于生活成本上升,流动人口预期工资只增不降,部分只能提供低薪的企业还会出现招工困难。此外,新增流动劳动力更愿意到大城市寻找机会,摩擦性失业时间和流动频次可能增加,将加大社会管理的难度。同时,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可能引发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