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爱因斯坦.富兰克林

爱因斯坦.富兰克林

  • 字数: 142.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厉永平,刘万民
  • 出版日期: 2012-06-01
  • 商品条码: 978720307682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74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17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时光在流逝,生命在燃烧。当我同理想和希翼相伴的青少年时代依依惜别,即将步入厚重的中年时,一种"人生几何"的感喟时常萦绕于怀。遥忆往昔贫寒的童真岁月,仍愿咀嚼那涩涩的酸楚中播撒出的永生不灭的希望之火。
幼年的时候,家乡总共不过百种物品的"百货店"里,竟有一个拒台是专门售书的。在这里,我发现了牛顿,知道了高尔基,认识了列宁,记住了鲁迅。记得那是小学三年级的事。一天放学回来,一位女同学悄悄地对我说:"供销社来了一本好书,去看看!"我们一同跑到拒台前,一看是闪闪的红星,价格是3角5分钱,这在当时是7个鸡蛋的价钱。我一连三天,每天放学都要去看一看那本书,很怕被别人买走。第四天,我终于鼓足勇气,对母亲说明了缘由。我怯生生地站在母亲面前,好长时间母亲没有说话,母亲那慈爱的目光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我拿着3角5分钱,终于如愿买回了那本书。"
目录
爱因斯坦
童年③不自之冤003
"要科学,不要神学"025
中学时代的跨国"游击战"044
创新精神被"严重警告"064
"三无"流浪汉079
"奥林匹亚科学院"095
1905——^理学的革命年107
生死不朽,光照人间131
富兰克林
执著的求学之路152
在印刷所的岁月172
竞争的智慧194
摘要
    童年的不白之冤
    乌尔姆是德国南部施瓦比亚地区一座古老的小城。举世闻名的伟大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就诞生在这里。
    这是一座位于阿尔卑斯山麓多瑙河左岸的享有盛名的城市。
    早在4世纪,乌尔姆就是当时***、*繁华的城市。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重要,德意志的历代王朝,都在这里屯驻重兵,修建工事,使小小的乌尔姆城变成了与其规模不大相配的大军事要塞。
    同时,历目前外族对德意志的入侵,也往往会光顾乌尔姆。时过境迁,这些侵略者已经不复存在。但是,由这些不同民族的入侵者所带来的异族、异教的文化,却在乌尔姆人的地方文化中留下了难以祛除的痕迹。对多种文化因素的接纳和吸收,使得乌尔姆地区的居民具有宽阔的眼界、豁达的胸怀、宽容的民族和宗教感情以及对和平、安定生活的热爱。这一切,都和当时德国盛行的“普鲁士主义”所包含的狭隘的民族主义、傲慢自大以及对战争的渴望,形成鲜明的对照。
    乌尔姆居民所使用的施瓦比亚方言,温柔悦耳,听起来好像唱歌一样。这使驻扎在乌尔姆城的普鲁士军队的士兵自惭形秽。他们的德语讲起来生硬、呆板,听起来结结巴巴、声声刺耳。平常说话也好像是在吵架一样。
    19世纪80年代的乌尔姆城,仍然保留着古老的城市特点。狭窄而又弯曲的街道,干净整洁。带尖顶的房屋,好像笔直参天的树林。其中,以15世纪建造的哥特式的大教堂为*高建筑物。它高达160米,从塔楼上可以一览百里之内的河流、山川和平原,远眺阿尔卑斯山和巴伐利亚图画一般的景色。
    乌尔姆城的大约3万居民,有三分之二是天主教徒,三分之一是新教徒,还有数百名信奉犹太教的犹太人。大家和睦相处,从来也没有因为民族和宗教信仰的不同而产生矛盾,更不用说像其他地区那样发生战争!
    乌尔姆城的风气,是讲求实际、崇尚精湛的艺术和技术。“乌尔姆烟斗”不仅技术精湛、耐用,而且美观大方,接近是一件工艺品。小小的烟斗,闻名全德国,远销全欧洲。
    爱因斯坦的家庭,就是居住在乌尔姆城的一个普普通通的犹太人家庭。
    同其他犹太人家庭一样,爱因斯坦家族也崇尚自由、宽和的精神,充分体现出受到当地施瓦比亚文化风俗同化的倾向。
    这种家庭气氛对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产生了深刻影响。他在晚年曾经写道:“我从来没有全身心地属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也没有属于某一圈人,甚至也不属于我自己的家族。”
    实事求是地说,伟大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属于科学,属于全世界!
    爱因斯坦的父亲海尔曼?爱因斯坦在数学方面颇具天分,但由于家庭经济拮据,他不得不放弃了从小就**喜爱的数学,弃学经商,在乌尔姆城里开了一家电器商行。
    海尔曼?爱因斯坦的堂弟鲁道夫?爱因斯坦,住在离乌尔姆大约25公里的海明根。兄弟之间互相关照,往来十分密切。
    1878年,海尔曼?爱因斯坦和一位斯图加特富有的面包商的女儿波林?科赫在一座犹太教堂里结婚。在前来贺喜的亲戚朋友中,鲁道夫?爱因斯坦一家格外引人注目,因为鲁道夫的妻子是新娘的妹妹,而他们的女儿,聪明活泼的小艾尔沙,后来成为爱因斯坦的妻子。
    一对相亲相爱的小夫妻,一个充满温馨和甜蜜的小家庭,似乎和乌尔姆城里许许多多的家庭没有什么两样。可是,人们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个狭小、清贫而不乏幸福和欢乐的家庭,养育了一位举世闻名的科学家!
    海尔曼?爱因斯坦是个乐天派,自从娶了美丽温柔的波林?科赫做妻子后,更是每天都笑口常开。
    对于电器商行,海尔曼?爱因斯坦既不懂行,也不感兴趣。回到家里,他从来也不思考商行的事情,而是捧着他心爱的诗人席勒和海涅的诗集,高声朗诵。兴之所至,还要强拉妻子一块儿欣赏诗人的杰作。
    当然,海尔曼也有静静地坐在桌前,认真计算的时候。可那绝不是电器商行的账本,而是海尔曼一生喜爱的数学题。
    波林?科赫作为富家之女,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她喜欢文学,对自然科学也颇有兴趣,时常和丈夫就一道数学题的演算方法展开热烈的争论。而更多的时候则是两人在解开一道趣味数学题或难题后,一块儿开心地欢笑。
    P3-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