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读建筑

读建筑

  • 字数: 62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作者: 侯幼彬
  • 出版日期: 2012-06-01
  • 商品条码: 978711214281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8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读建筑》内容涉及解码建筑之道,解读华夏意匠,漫画建筑小品等,具有学术。理论内涵,适合建筑院校师生及广大社会学人,学者阅读。侯幼彬先生从早期基于建筑矛盾来论述建筑本质、建筑特征和建筑形成,到中期热衷于将各种方法论与建筑挂钩,再到后期回归至对中国传统建筑遗产的阐述性解读。
内容简介
《读建筑》里收录了侯幼彬先生的若干文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解读建筑之道,下篇为品读中国建筑,前者是对建筑的哲理性的阅读,后者是对中国建筑的阐释性读解。都是解读建筑,认知建筑,笼统的说都是"读建筑"。
目录
上篇 读解建筑之道
建筑——空间与实体的对立统一
建筑的模糊性
系统建筑观初探
建筑美的形态
建筑内容散论
建筑民族化的系统考察
放谈两种"建筑艺术论"——访侯幼彬教授
建筑创作的"重理"和"偏情"
美学误区与"二律背反"
建筑的"软"传统和"软"继承
建筑意象与建筑意境——对梁思成、林徽因"建筑意"命题的阐释
"建筑文明"与"建筑文化"
下篇 品读传统建筑
中国建筑:门
中国建筑——台基
关外三陵建筑
中国建筑的等级表征和列等方式
传统建筑的符号品类和编码机制
中国建筑的符号遗产
建筑与文学的焊接——论中国建筑的意境鉴赏指引
中国建筑的"硬"传统和"软"传统
传统建筑的空间扩大感
李笠翁谈建筑——读《闲情偶寄居室部》
17世纪的贫士建筑学——读(《闲情偶寄居室部和器玩部》
一堂二内——中国传统民居的基本型
读彩画
从"柱头"说起
正式建筑与杂式建筑
细品须弥座
漫话东西阶
建筑语言+文学语言——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独特文化现象
土木砖木砖石仿木——从"时间因"看中国建筑
组亭弯水丹陛桥——建筑配角三例
"东坡肉"与"自居易草堂"——从文化比较看建筑传统的传承机制
附录:建筑知识小品五则




天花板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