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曾经的希望

曾经的希望

  • 字数: 18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 作者: 焦庆福
  • 出版日期: 2012-05-01
  • 商品条码: 978750873912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7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2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焦庆福编著的《曾经的希望》语言总是贴着人物的内心活动走,让“讲述者”和“当事人”之间保持默契、理解、体贴、对话,所以这语言便成了内心化的、意象化的、描写与叙述合一的语言,也就成了简洁、生动而活泼的语言。 
内容简介
《曾经的希望》是有名小说家焦庆福的微型小说集,共一百余篇。焦庆福的微型小说以情节生动、语言简洁、文风活泼著称。他的作品既写农村和校园生活,也写小人物的辛酸,作者总是以一个叙述者的身份,把他烂熟于胸的所见所闻,原汁原味地端出来。他善于把笔锋指向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从不同侧面刻画了小人物生活中的种种心态,诠释着他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 《曾经的希望》从这些作品中,我们读到的不仅是他心中深深的痛,更是他执著的呐喊。总之,这是一本可读性强的小说集,也是中学生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入门书。
目录
第一辑 三叔的故事
三叔的故事/002
三婶的战争/005
来自焦庄的传闻/008
谁丢了一百元钱/011
逃兵/013
寻找张三/016
留根/019
黑队长/022
换个锁芯/025
第二辑 幸福的花儿
记得你的生日/028
三先生/030
王二黑的故事/033
富贵/035
幸福的花儿/038
肖影/041
钱老爹和他的儿子/044
儿子的首付款/047
1948年的那场雪/049
第三辑 一步之遥
做个上海人/052
一步之遥/055
安全这差事/057
榜样/059
第一百个理由/062
儿子的童话书/064
二丑/066
二丫的幸福日子/069
父亲的纸烟/071
第四辑 晚霞
记住老县长/074
体检/076
守望/078
署名/080
田老爹卖粮/082
铁枪老杨/084
晚霞/087
第五辑 曾经的希望
曾经的希望/090
死角/093
小白兔的故事/094
哑婆/096
一杯茉莉茶/098
一封随风飘去的信/100
旺和妞的故事/102
纸鹤/105
第六辑 阿三同志
柱子/108
玉儿/110
老李的手指/113
同事老李/116
猎枪对准了尾骨/119
玲儿/120
能人韩大山/123
阿三同志/126
第七辑 胆气
初恋/130
胆气/133
草草/135
我的地瓜煎饼/137
等待一个电话/140
调位/142
丁丁和他的机器猫/145
给你做回媒/147
第八辑 今天是个好天气
满路杏花香/150
黑皮本,蓝皮本/152
家谱/154
戒烟/156
红纱巾/159
今天是个好天气/161
老六/163
临窗/165
钱副官/167
第九辑 心儿向着远方
傻儿/170
诗人阿D/172
心儿向着远方/175
大问题,小问题/178
麦壳/181
大贵的阴谋/184
桃花劫/187
完美乡长/190
第十辑 平常心
俺王翠花/192
张三的新想法/194
提拔/196
平常心/197
第三条路/198
牵挂/199
梦靥/201
远逝的枪声/203
后记/206
摘要
    我一直喜欢三叔。一是因为三叔普通话讲得好,二是因为他二胡拉得棒。据说,他这两个特长都与一个上海女知青有关。而我更喜欢的,则是三叔和上海女知青的故事。
    三叔和上海女知青的故事,在村里一直有多个版本。
    我知道的很早版本,是从哥哥那儿听来的。哥哥说,三叔刚做民师时,并不讲普通话,而是满嘴的焦庄土话。那时,我们焦庄人也并不觉得三叔讲话土。自从那女知青来到焦庄,做了焦庄的民办教师,她那软绵绵的普通话便立刻抓住了焦庄人的心。三叔的形象从此一落千丈。
    三叔决定向那女知青学说普通话。那女知青真是好性子,一字一句教得认真。三叔学得也认真。每天吃过饭,三叔都要去女知青那儿请教,有时甚至到了深夜才肯离去。三叔的普通话因此一步一个脚印,进步得很快。到后来,三叔再读课文时,竟然和公社广播站里的播音员不相上下。于是,三叔和那女知青便有了更加动人的故事:小学的操场上,焦庄村东的山坡上,焦河南岸的树林里,到处有三叔和那女知青的脚印。众多材料表明,那女知青已经决定嫁给三叔了。
    然而,一个和三叔年龄相仿的邻居的讲述,则与哥哥的说法相去甚远。事实一向证明,年长的人见过的桥,要比小孩子走过的路还要多。我因此主动否认了哥哥的说法。
    我那邻居说,那个女知青说话软绵绵的,很是中听,与正宗的普通话却相差极远。三叔哪里需要向她学什么普通话?如果说三叔对那女知青动了心思,倒是一点儿不假。那女知青长得实在漂亮,当她在三叔面韵螽亮相。把三叔晃得几乎要摔倒。所谓的几位焦庄美女,在三叔眼里顷刻变成了歪瓜裂枣。不过,三叔是个很知趣、很现实的人,他知道自己是什么人,因此对那女知青从来不多瞟一眼。闲暇之余,三叔便拿出那把二胡。那女知青大约也喜欢音乐。当三叔拉起忧伤的《江河水》,那女知青竟然潸然泪下。于是,三叔和那女知青便有了更加动人的故事:小学的操场上,焦庄村东的山坡上.焦河南岸的树林里,到处有三叔和那女知青的脚印。众多材料表明,那女知青已经决定嫁给三叔了。
    后来,有人向三叔的同事考证了这故事的真伪,那同事却否定了这两种说法。他说,虽然三叔的二胡拉得还说得过去,也早已得到了民间艺人麻二爷的真传,可是,如果是较起真来,那女知青的小提琴则更是一绝。自从那女知青来到了学校,三叔便动了歪脑筋。他先是向那女知青学习普通话,不久又变着法儿向那女知青学拉小提琴。那女知青开始并没有觉察三叔的诡计,i丕谦虚着向三叔学拉二胡。再后来,三叔竟然能够熟练地演奏小提琴,那女知青的二胡演奏则接近超过了他。于是,三叔和那女知青便有了更加动人的故事:小学的操场上,焦庄村东的山坡上,焦河南岸的树林里,到处有三叔和那女知青的脚印。众多材料表明,那女知青已经决定嫁给三叔了。
    直到有,三叔娶了与他一块做民师的三婶,他和上海女知青的故事还依然被焦庄人谈论着,谁也说不服谁。
    这天,我做完了作业,和二蛋、二柱一块儿去玩。无意中,我们溜到了三叔家的院墙外。小院内,三叔的二胡拉得正如泣如诉。我们又想起三叔和上海女知青的故事。我们三人各自坚持自己版本的正确,争论得面红耳赤。
    三叔的二胡声戛然而止。
    “又想那上海知青了,你咋不跟了去?你咋还待在咱这穷焦庄?信不信我把你二胡砸了!”不知为何,三婶越说越有气。
    “人家早就去了美国,想得着吗?”三叔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心中似乎有无限委屈。
    “去了美国,为啥?”三婶提高了嗓门,很好的惊奇。我们几个也张大了嘴巴。
    “……人家去了美国,在美国学者奥姆霍斯指导和帮助下获得了博士学位,后来是周的关怀和科学界友人的挽留下,她抛开了个人的不幸并振作精神……”三叔打开了话匣子,讲得兴致勃勃。
    三婶打断了他的话:“这故事怎么像张扬的《第二次握手》?啊――你这坏家伙。”
    “啥上海女知青,其实也就你稀罕咱呗。我能去哪?咱焦庄缺老师,你又不是不知道――”三叔有些着急,变得语无伦次了。
    三婶扑哧一声笑了:“呸,谁稀罕你了!”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