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经济增长,靠什么

中国经济增长,靠什么

  • 字数: 17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作者: (美)尼古拉斯.R.拉迪
  • 出版日期: 2012-08-01
  • 商品条码: 978750863403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4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如果用一句经典台词来形容中国经济,我觉得“中国经济水深得很”非常合适。
中国经济谁能看得懂?国内作者写中国经济的书惯于集中皮毛,大有“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急躁习性。或大呼“中国经济即将崩溃”,或牢骚满腹,酷似其有经天纬地之才。在我看来,国外作者不受国内气候与惯常思维的影响,反而更有利于客观地评述中国经济。摆在读者你面前的这本《中国经济增长,靠什么》,就是一本极其客观评述中国经济的书。
只所以起这么个书名,接近是有感于书的内容。试想,在美国经济萧条、欧洲债务缠身、日本经济萎靡不振等因素的多重打压下,中国经济明显开始放缓。出口增长很难持续、基础设施投资难以为继、国内消费提不起情绪……接下来,中国经济增长,到底靠什么。这就是这本书的主题。
放下你手中忙碌的工作,把一盏香茶,细细品味一本专司研究中国经济的老外写的一本书,你会发现,原来中国经济有那么多让你吃惊的东西,原来中国经济可以那么与众不同。
内容简介
金融危机之后,批评中国经济的声音此起彼伏。有人怀疑,中国经济刺激计划最终加深了中国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并阻碍国内消费的增长。还有人怀疑,金融危机之后,诸如中国这样的低消费、高储蓄国家的增长模式是否时宜?世界经济复苏的力度可能不够强劲,出口不能像过去那样继续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中国经济增长的必然归宿将是走向衰退。
但作者认为,中国针对经济问题的应对之策,不仅手段多样,而且经过精心策划。中国领导层已经认识到,对出口的严重依赖意味着全球经济衰退将使中国变得极其脆弱。中国经济刺激计划的效果令人吃惊,使中国成为最早开始从世界经济衰退中复苏的全球重要经济体。
另一方面,作者极其敏锐而客观地观察到,过去七八年的事实表明,温和的、对边缘修修剪剪的、循序渐进的经济改革不会引导中国经济从根本上实现再平衡。潜在的金融扭曲,对整个中国经济出现的严重资源错误配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如果你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感兴趣,如果你对涉及自己亲身利益的工资、就业、住房、金融甚至退休金感兴趣,那么,你一定不可错过这本客观分析中国经济的书——要知道,“在中国问题上,这本书的作者可以做任何人的导师。”
作者简介
尼古拉斯·拉迪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美国《国家周刊》盛赞,“在中国问题上,他可以做任何人的导师”。他于2003年3月离开布鲁金斯学会,加入彼得森研究所,在布鲁金斯学会期间,从1995年至2003年他一直是外交政策研究计划高级研究员,2001年曾担任该项目临时负责人。他是亚洲问题专家,对中国经济尤为了解。
目录
序 / XIII
引言 / XVII
第一章 临危不惧:中国应对危机之策 / 001
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初露端倪时,中国就采取了应对之策,不仅手段多样,而且经过精心设计。尽管中国的金融机构极少配置致使西方很多大投资银行和其他金融公司遭受重创的有毒资产,但领导层认识到,对出口的严重依赖意味着全球经济衰退将使中国变得极其脆弱。
国内外的批评之声 / 010
中国银行贷款过度增长了吗 / 013
中国会发生产能过剩吗 / 023
中国真实的国内消费状况 / 026
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 / 030
政府地位上升?改革终结? / 039
第二章 追根求源:中国发展不平衡原因到底在哪 / 049
总理在一次答记者问时说道:“中国的经济增长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这是对一个经济体的特性所做的有名结论,而这个经济体刚刚创下11年来优选的增长率纪录,并且自1978年以来年均增长率近10%,超过世界上其他任何经济体。
消费支出:为什么中国国内消费持续低迷 / 054
中国消费不平衡影响了谁 / 060
中国当前的生产状况 / 060
生产不平衡造成的后果 / 063
收入分析:我们的可支配收入为什么这么低 / 068
收入不平衡代表着什么 / 070
中国储蓄—投资状况 / 071
储蓄—投资 / 074
第三章 增长靠什么:如何恢复中国经济平衡 / 079
房地产在中国城市地区成为优选资产类型,大众对其喜爱程度不仅反映为房产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快速上升,还体现在拥有多套住房的城市居民令人吃惊的高比例上。
中国应该执行什么样的财政政策 / 084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储蓄、喜欢购房:金融改革与房地产热 / 095
人民币为什么需要升值:中国的汇率政策 / 115
石油、电力如何定价:中国的价格改革 / 129
通过“政策天窗”实现内生的再平衡 / 140
你涨工资了吗 / 141
增加消费信贷有助于恢复平衡吗 / 151
第四章 全球不平衡,中国因素有多大 / 161
房产投资减少可能导致中国经济增长率在很长时期内出现非常大的降幅。因此,除非个人消费需求在未来几年成为总需求的更重要的来源,否则中国经济很可能明显减速。显而易见的结论是,恢复平衡从根本上符合中国自身的经济利益。
全球不平衡:问题有多严重 / 168
第五章 谁在影响中国的政策实施 / 175
实际上,过去七八年的事实表明,温和的、对边缘修修剪剪的、循序渐进的经济改革不会引导中国经济从根本上实现再平衡。潜在的金融扭曲,例如采用行政控制手段维持低存款利率、人民币汇率低估、能源补贴等,对整个中国经济出现的严重的资源错误配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中国面临巨大挑战:如何做才是正确的 / 181
政治挑战:谁在左右中国的政策 / 186
中国不平衡影响了谁 / 198
附录A  统计数据出了什么问题 / 201
按照生产法核算的服务业数据 / 201
按照支出法核算的住宅消费数据 / 204
国民收入比重 / 210
致谢 / 213
摘要
    本书旨在解读中国在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经济政策,分析中国领导人要维持经济增长所面对的挑战。中国决策者对全球金融危机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他们公布了重大经济刺激计划,以抵消国际贸易大幅萎缩对中国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尽管和前几年比较,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的确有所放缓,但减缓幅度相当小,特别是与全球产出的绝对减少相比尤为明显。但是,本研究的一个中心主题是,引导中国平安度过数十年来规模优选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政策组合在未来的岁月里将无法再现辉煌。
     第一章提供了中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政策概览,同时详细地分析了中国国内外观察家对该计划的批评。最重要的结论之一是,经济刺激计划不是以牺牲私营企业来支持国有企业;更重要的是,中国的长期改革趋势没有改变,在这一趋势下,私营企业逐渐成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推动力。特别要说明的是,本章证明了,与经常被人们提及的论断相反,2009~2010年的银行贷款大部分没有流入国有企业,而且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获得银行信贷的渠道大为拓宽。
     虽然经济刺激计划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成功地维持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但该计划并没有试图解决中国的长期结构性问题,早在2007年,总理就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特点做了如下概括:“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第二章介绍了2002年之后出现的经济不平衡状况,尤其是以下几点:中国严重依赖投资和出口推动增长;家庭可支配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较低,而且还在下降;再度出现过于庞大的制造业和相对落后的服务业并存现象;全国范围内储蓄—投资不平衡状况明显加剧,这表现为不同寻常的巨额贸易顺差。
     第三章分析中国政府可以选择的解决各种不平衡问题的政策,评估每个政策领域目前为止取得的成绩以及前景。这一章将得出若干明确的结论。首先,中国决策者要实现恢复平衡的目标有几种政策可供选择,其中核心是金融体系的深化改革。过去10年间出现了几种迹象,包括家庭储蓄实际存款利率为负、越来越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具有重要意义的非正规信贷市场的兴起、公众持有的政府债券比例大幅降低,所有这些都表明中国金融体系承受更多压制。实际存款利率为负的情况从2003年开始出现,抑制了家庭收入增长,如果政府2004年后没有放弃利率自由化政策,收入本应达到更高水平。相反,负的实际存款利率导致家庭储蓄率上升,同时引导家庭将越来越多的储蓄分流到房地产市场,在这个领域,长期的实际回报相比银行存款要高很多。重新启动2004年后基本上放弃的渐进的利率自由化政策是维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并恢复平衡的必要手段。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