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货币突围:拯救

货币突围:拯救"纸"醉金迷的世界货币体系

  • 字数: 158.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 作者: 黄伟
  • 出版日期: 2012-06-01
  • 商品条码: 978751640061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3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你是否想过,现在世界经济的蓬勃发展,有可能是一种虚假繁荣?你是否发现,世界经济的泡沫,与现行世界货币体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让我们回到中国很早纸币“交子”诞生的年代,同作者一起拨开这重重迷雾。
凯恩斯主义的致命错误是什么?为什么说纸币超发是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隐因之一?西方的“中国崩溃论”为什么不灵?为什么中国出现工资涨幅远远落后于GDP涨幅的经济怪象?
所有灾难都会由于人们的麻木不仁而变得更加危险。现行的世界货币体系正在滑向巨大的灾难边缘。世界货币体系只有经历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才能够浴火重生。
货币发明之初对经济的发展是具有巨大促进作用的,究竟是什么导致它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黄伟编著的《货币突围——拯救“纸”醉金迷的世界货币体系》敢于指出现行的世界货币体系的错误,点明了形成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的根源,并且依据这一观点对纸币诞生以来,世界经济史以及世界和中国的现实经济问题进行了独到的分析,很后大胆提出了世界货币体系的变革方案。 
内容简介
黄伟编著的《货币突围——拯救“纸”醉金迷的世界货币体系》首先从目前世界经济所处的虚假繁荣状态切入,剖析这种虚假繁荣的本质和它之所以能够长期苟延残喘的根源。为了让读者能够洞悉人类走入货币歧途的来龙去脉,本书从北宋王朝纸币诞生之初开始论述。同时以优选化的视角,不断对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史实进行综合解析,从中寻找导致货币歧途的蛛丝马迹。
《货币突围——拯救“纸”醉金迷的世界货币体系》还对当下读者一直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解答。例如:纸币在中国古代为什么失败?纸币为什么能够在西方站稳脚跟?凯恩斯主义的致命错误是什么?为什么说纸币超发使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西方的中国崩溃论为什么不灵?中国为什么出现工资涨幅远远落后于GDP涨幅的经济怪象?为什么美国的经济刺激计划总是失败?为什么美国如果QE3只会把自己的坟墓挖得更深?为什么中国获得金融霸权反而会走向衰落?等等。
本书还将对以美元为中心的靠前货币体系的命运作出合乎逻辑的解析和预测,并对美元体系崩溃之后新的靠前货币体系如何构建提出系统的建议方案。很后,本书将从欧元的前途命运问题入手展望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
目录
第一篇  看清“纸”醉金迷的当今世界 / 001
第一章 为什么世界经济繁荣是虚假的 / 003
印钞机的驱动力来自政治 004
尴尬的比较优势教条 009
第二章 滴血的西方金融“纸”霸权 / 012
殖民主义的血腥“奋斗” 013
空前的全方位征服 015
霸气是怎样炼成的 017
第二篇 “纸”从哪里来 / 023
第三章 纸币是民间谋利者的创造 / 025
纸币是民间谋利者的创造 025
假公济私的纸币国有化 028
第四章 多少王朝为“纸”而亡 / 032
纸币亡国的奥秘 032
纸币亡国古今同理 037
第五章 长寿王朝的“纸”纠结 / 043
明朝长寿在于弃“纸” 043
明朝之亡与纸币无关 050
大清兴亡纸币有责 053
第六章 为什么发明纸币却瘦了自己肥了外人 / 058
官府是扼杀中国纸币的凶手 058
东方不亮西方亮 064
第三篇  热战和冷战轮回的“纸”时代 / 071
第七章 金本位制一失足成千古恨 / 073
蛮不讲理的无限法偿 074
经济危机驱动第一次鸦片战争 077
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是“纸”危机 080
西方纸币泡沫摧毁圆明园 085
“纸”仗人势,喧宾夺主 088
第八章 战争是金本位制的命运主宰 / 090
和平让国际金本位制苟延 090
战争令国际金本位制雪崩 096
短命的国际金本位制打折复辟 100
第九章 为什么二战是一场货币热战 / 106
祸起纸币的二战 106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110
来得容易去得轻松 114
第四篇  拿什么消弭中国和世界的“纸”祸 / 117
第十章 为什么纸币能夺了黄金的王位 / 119
致命的魅惑 120
支撑纸币的真正力量是什么 123
第十一章 金融危机的真正根源是什么 / 126
金融危机那点秘密 126
房市是股市的风向标 129
第十二章 凯恩斯主义为什么出了大问题 / 132
击中凯恩斯主义的要害 133
谁才是消弭金融危机的真正救世主 139
重整河山靠生产 142
第十三章 为什么我们的工资涨得慢 / 145
“慢涨”怪象是“挤”出来的 145
“挤”不动的大自然 148
数字里的来龙去脉 151
第十四章 中国崩溃论为什么总是落空 / 158
“不要白不要”的西方大礼 159
投自己的资,让洋人说去吧 163
第十五章 中国接手金融霸权就将衰落 / 167
最后的疯狂 168
美元崩溃的风险和人民币所谓的“机遇” 176
一张纸压垮超级大国 179
第十六章 让世界货币体系脱胎换骨 / 186
货币体系灵魂的涅? 186
让黄金制约政府 191
砸碎无限法偿特权 195
创建世界元 199
结语 从欧元命运看世界向何处去 / 205
参考文献 / 211
摘要
    第六章 为什么发明纸币却瘦了自己肥了外人
    在纸币发明国发生的纸币亡国和弃纸币兴国的故事证明了什么?是否可以证明纸币是没有必要的呢?但是,为什么纸币在中国失败之后,却在全世界兴起,以致在20世纪把铜铁等贱金属有效驱逐到辅币地位,更把金银等贵金属干脆剥夺了货币资格呢?而在征服全世界之后,纸币很终又回到中国成为了主币,为什么非要“出国镀金”才能“回国效力”呢?官府是扼杀中国纸币的凶手
    我们在讨论明朝选择白银作为主币的原因时,提到白银适应了资本主义早期阶段的货币需求。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进一步认为纸币在中国出现得太超前了呢?事实上不应该这么认为,因为纸币在中国的产生是合情合理的。
    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北宋时期靠前全世界应该是认可的,而当时的西欧还在中世纪的漫漫长夜里挣扎。中国的城市里手工业发达,像四川成都的蜀锦织造业从汉朝开始就十分兴盛,以致政府在成都设有专门官员管理这一产业,成都因此被称为“锦官城”。三国时,蜀国的财政收入严重依赖于蜀锦贸易。唐代以后,蜀锦远销海外,到北宋则建立成都锦院。不仅如此,四川还盛产盐、茶,并且都销往全国乃至出口。手工业中心加上鱼米之乡,经济繁荣程度可想而知。在这个中心城市里,商务往来必定频繁,投资机会必然众多,投资者融资需求一定旺盛,内部因素使交子的产生变得顺理成章。更有外部因素成为诱因。当时四川通用铁钱,铁钱价值低,因此同样金额重量更大,导致商旅极其不便。市场产生解决这个问题的需求,就会有头脑灵活的投资者想出办法满足需求以便从中得利,于是促成交子产生。这一切都是合情合理,符合经济规律的。
    如果要说哪里不对,那一定是政府的问题。本来,私交子的流通并没有太大的问题。虽然偶有准备金率过低的交子铺户因为无力承兑而倒闭,但是波及范围并不大,通常有且只有于工商业者群体。在受到市场惩罚之后,剩下的交子铺户势必更加谨慎经营,这实际上是一种市场机制的自然调节作用。市场经济从来都不保证所有人都会盈利,正如它从来都不保证所有人都会亏损,否则就不能叫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正是用奖优罚劣的方式来实现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的,比如倒闭交子铺户的店铺、员工等经济资源一定会通过市场转移给其他人,其他人会继续经营,而破产者可能会以打工仔身份就业,其才能也不会被浪费掉。这些可以由市场调节的事情,不用政府介入,除非当事人提出诉讼,那就依法裁决。欠债就还钱,资不抵债就破产,恶意欺诈就罚款坐牢,如此而已。更进一步,如果确有加强监管的必要,应该是强行要求交子铺户有充足数量的准备金,同时他们从事高风险投资,这样政府就始终是一个裁判的角色。
    问题在于,当时北宋政府目的不纯,他们嫉妒民间金融业者的高利润,于是滥用手中的公共权力与民争利。也就是说,政府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很后的混乱和崩溃在此时就已经注定了。官交子取代私交子之后,性质就发生了变化。由于它不再是建立在当事人自愿接受的基础上,而是带有了强制性,具有了无限法偿性质。所谓无限法偿就是指一国货币在靠前具有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不论任何时间任何人用任何大小的金额进行交易支付,任何国民都不得拒绝接受。因此官交子不是市场机制的产物,而纯粹是行政命令的结果。
    更为致命的是,北宋政府人为扩大了交子的流通范围,把仅主要在工商业者之中流通扩大为在全社会流通。我们特别要看清一点,交子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工商业经济的产物,如果仅仅在工商业者或城市之中流通,就没有大问题,因为工商业经济并不是当时社会的知名品牌力量。 一旦把流通范围扩大到全社会,事实上就把交子这种只适合于工商业经济的新事物强加给了自给自足的自然农业经济,而在当时中国社会中占据知名品牌地位的自然农业经济并不需要交子这种纸币。换言之,私交子并不超前,但是北宋政府强行发行官交子就大大超前了,这是一个揠苗助长的弥天大错。正是由于政府纸币超越了中国社会的发展阶段,所以它必然失败。
    中国历史之中恰好有一个时期的货币流通情况可以证明以上观点。在清朝初年顺治皇帝终止短暂的纸币发行之后,有190多年没有发行纸币。清朝的社会经济就像历次改朝换代之后一样,经历了休养生息、恢复生产、人口回升、重新繁荣等过程,与北宋自然产生交子之前别无二致。只是清朝由于白银丰富,抵消了纸币的部分优势,使得清朝民间纸币姗姗来迟,但该来的一定会来。清朝初年,经济恢复不久,即有当铺、钱庄等发行的银票,不过这还只是本票性质的,即由出票人自己承兑的票据,承兑机构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直到19世纪20年代,由于贸易金额增大,白银也越来越显得笨重,加上长途运输被抢劫的风险很大,雇请镖局成本巨大且也不保险。针对这些具体情况,民间应运而生一种叫做票号的金融机构,经营汇兑业务,其中山西票号天下驰名。票号发行会票,这就与唐朝的飞钱和北宋的早期交子类似了。然后,又经过与交子类似的发展历程,会票逐渐进入流通领域,成为部分信用纸币,就像私交子一样。票号的会票加上钱庄等其他民间金融机构发行的银票和钱票形成了清朝的民间纸币。我们看到,在太平天国运动迫使清朝政府发行官方纸币以前,民间纸币的流通对中国经济并没有产生危害,更多的是促进了工商业经济的发展,没有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归根结底,这就是因为民间纸币的流通范围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自然而然地在了工商业者和部分城市居民之中,只有他们才便于经常与金融机构打交道,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自给自足的农民不会经常与设在城市里的金融机构打交道。
    这种和谐状态随着1853年清朝政府发行官方纸币而骤然改变。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发动起义,建立太平天国,而后迅速向北发展。1853年1月,太平军攻武昌,队伍壮大至50万人。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南京,更名“天京”,定为国都。随即太平军展开北伐和西征,其中北伐军一度杀进直隶,威胁北京。而在太平天国运动影响下,黄淮一带又爆发了捻军起义。一时间,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清王朝受到的震撼可想而知。
    为了筹措庞大的军费,镇压南北呼应的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清朝政府发行了“大清宝钞”和“户部官票”,从而突破了世世代代坚守了190多年的纸币禁条。而且,由于军情紧急,所需军费甚巨,发行量很大,三四个月之间就发行了一百多万串,之后一发不可收拾。虽说这些纸币不是无限法偿,但是由于老百姓很难兑现,所以几乎就成了事实上的无限法偿。但是,纸币的市场购买力是无限法偿管不住的。咸丰六年,“户部官票”贬值到只值铜钱八九百文,咸丰九年则大幅贬值到二三百文。这还是在政府强制力不错的北京,出了城就更低了。北京城外的农民由于害怕被强制接受纸币而不愿意把粮食运进城里贩卖,结果城里的粮价比城外高出一倍,一墙之隔恍如隔世。(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
    农民宁肯放弃庞大的城市市场,也不愿意接受纸币,是因为害怕收到的纸币贬值。但是,他们却乐于接受规范的铜钱,事实上当时以铜钱计算的粮价并无多大变化。这就说明农民不愿把自己创造的实物产品用来交换信用度不高的、自身没有价值的纸币,只愿意交换货真价实的金属货币。这等于说,如果非要农民接受纸币,他们一定会索取很好高的价格,那是他们在吃过纸币苦头之后的必然选择。换言之,农村市场上的纸币出现了严重通货膨胀。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