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师友笔下的冯其庸
字数: 396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作者: 李经国
出版日期: 2012-04-01
商品条码: 9787503953279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91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
¥5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冯其庸,历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红学会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文联理事、《红楼梦学刊》主编等职。李经国同志编辑的《师友笔下的冯其庸》一书,为大家全面地了解、认识冯其庸同志的学术研究、艺术创作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师友笔下的冯其庸》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相知五十年(代序)I李希凡
题诗
题其庸先生墨荷图钱仲联
题其庸先生泼墨葡萄图钱仲联
题冯其庸教授书画摄影展I钱仲联
冯其庸先生辛巳年冬八十大寿参用玉川子体为长歌以祝
水龙吟I钱仲联
赠冯其庸先生七绝三首I叶嘉莹
题诗I王世裏
题联语I王世裏
书画题跋I饶宗颐
宽堂兄见怀七律二首I虞逸夫
题联语二首I张伯驹
春暮怀其庸兄I巫君玉
敬题《师友笔下的冯其庸》二首I刘宗汉
钱仲联
红学篇
《曹雪芹家世新考》后序杨廷福
《曹雪芹家世?红楼梦文物图录》序周策纵
积学集成大家风范
读冯其庸《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吕启祥
……
摘要
腹有书诗气自馥――冯其庸先生的书与画 博学、多才、多艺,这是人们对冯其庸先生的一致评价。在当今书坛画界里,很少有人能像冯其庸先生那样在文学艺术、学术研究的诸多领域内同时取得出类拔萃的杰出成绩。单是红学研究这一项,冯先生取得的研究成果已令今人难以望其项背。数十年间他孜孜不倦地问学求艺,埋首做学问,已有二十余种、三十余册专著出版。近年来冯老白发临边,数次西域之行,发现、考实玄奘西行取经路线,并拍摄大量西部风光照片,更令世人瞩目。多年来,冯其庸先生的艺名被文名所掩,作为诗人和大学问家,早已为天下人所知,而作为一名书画家,还没有被更多的人知晓。直到1998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冯其庸书画展”,才使人们意外地发现他在书画上的杰出才能。1999年中国书协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十老”书法展,人们再一次领略了冯老书法的高深造诣。冯老别开生面的书体书风,蕴含着笔墨文化精髓和传统理性精神的生命力,带给人们欣赏先生佳作的惊喜和满足。新世纪的第一春,中国美术馆又将举办冯其庸书画展。短短几年中连续三次大的展示,昭示了冯其庸先生在古稀之年迎来了他艺术生命的春天,同时也昭示了中国当代书坛画界又走出了一位书画大家。 深人认识冯老的艺术世界并论述其书法绘画的特点,自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是本文短小篇幅力不从心的事。不过,从冯老的尺牍片言中,我们还是不难窥探到他那博大深邃的艺术思想。冯老书赠韩国李东泉先生的一首长诗中有这样四句:“十年一碑何足论,腹有书诗气自馥。江山满目钟灵秀,笔参造化神始足。”之后,冯老为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师生们介绍学书体会时又一次赠送了这首诗。我认为,诗句中“腹有书诗气自馥”、“笔参造化神始足”两句,不仅是对学书习艺者的期许,同时,也是冯老对自己几十年书法艺术实践的高度总结。这两句话,体现了冯其庸先生书法艺术的审美方式和崇高境界。冯其庸先生认为,好的书法作品,应是学者之书、诗人之书,而不是书家之书。好的书法作品是从学问中来,从诗境中来,只有这样才能自具气质,不染尘俗,没有书家习气。我曾从冯其庸先生著的《落叶集》中读到这样一段话:“试看古来书法大家,除钟鼎和部分篆籀、汉碑无署名外,绝大部分书家都是诗人和学者,纯以书法擅名而无与学与诗或画者,极少极少。降至近世,始有纯以书法为事而于文事不通者,于是书风斯下矣,谓之书匠可也。”这段话对我们今天重新思考当代书法的艺术价值很有意义。中国的书法无论怎么发展,都不能忘记植根于中国文化这块土壤。历史上的大书家如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等等,无一不是大学问家。不朽的书法作品应该同时是不朽的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的高低,取决于艺术家的眼光,艺术家的眼光取决于艺术家的修养。冯老深谙书学之旨,故此,尽管他从小就学书习画,几十年间从未停辍,但他却不轻易将作品示人。而是潜心于学问,在书诗上筑基,七十以后,水到渠成,创立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崇高书法艺术品位,卓然成为一代书画大家。这一点让人联想到大器晚成的黄宾虹。黄宾虹一生以“三更灯火五更鸡”的毅力勤奋做学问,七八十岁时作品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终于成为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山水画家。 读书、做学问之外,冯老非常重视游历。他一生游历过无数地方,六次去甘肃,七次去新疆,七十五岁高龄还登上海拔四五千米的红其拉甫口岸和明铁盖达坂。越是人迹罕至之境,越能激发登临的兴致。冯老说的“笔参造化神始足”,指的就是大自然、天地造化与书画创作的关系。天人合一是中国美学的核心。强调游历则是寻找人与自然契合的途径。冯老写过不少游历诗,读来神采飞扬、脍炙人口。我最喜爱的是他写的两首龟兹山水诗:“地上仙宫五百城,赤霞遥接北天门。平生看尽山千万,不及龟兹一片云。”“看尽龟兹十万峰,始知五岳也平庸。他年欲作徐霞客,走遍天西再向东。”几年前我曾追随冯老去西域,到过库车古龟兹国一带。龟兹山水光怪陆离,令人触目惊心。千万年的巨风将山体吹蚀成残缺的折皱,赤裸裸的峰峦将原始的狰狞暴露无遗。身临这雄肆、博大、奇崛、沉穆的境界,我感觉与冯老的诗句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养天地浩然之气,得江山风月之助,冯其庸先生的书风如行云流水,似太古之音,圆浑自然、飘逸洒脱。1998年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冯其庸画展》中有八尺条幅十二屏条,格外引人注目。此前我有幸目睹了这十二屏条的创造过程,冯老写的都是自己的诗句,书写是一气呵成的,行笔自由奔放、激情难遏,如江河东下一泻千里,感觉畅快之极。 冯老的画显然得益于他的书法功力。他的画笔笔都是写出来的。这种“写画”的审美标准已经很久不被画界所重视。中国画的笔墨,不仅仅是材料、工具,除了材料学的意义之外,还有更重要的艺术本体学意义。黄宾虹曾说:“拙画勾勒如枯藤,点叶如坠石,布自如虫啮木,皆宋元画家用笔,得书家之旨。明清两代已失其传,故真赏鉴者能知之。学画者悟此,即可成家矣。”冯老与黄宾虹是意会的,他曾在自己的山水画上题跋“黄宾老用笔如锥画沙,力透纸背,其深从北宋中来”。冯老洞悉笔墨文化幽微之旨,故此下笔雄浑豪放、清奇旷达、笔力惊绝。他的花鸟画宗青藤、白石,山水宗石田、石溪,皆能自出新意,构图布局简练概括,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冯老的画,再一次印证了中国画的笔墨内涵有着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 写于2001年 P233-23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