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黑白记忆

黑白记忆

  • 字数: 222.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肖复兴
  • 出版日期: 2012-02-01
  • 商品条码: 978730709188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92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2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黑白记忆》是一本回忆录式的长篇纪实文学,作者肖复兴在2004年8月重返北大荒,时隔22年后再重新踏上那片黑土地,面对曾留有自己青春痕迹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面对现在依然生活在那里的老农和老知青,面对那些永远留在那里的知青亡魂,作者的心灵再次受到冲击和震撼,感情的闸门再次被冲开,于是开始了一次追忆如梦年华的青春之旅。作者把这段难忘的日子装到一个访问式的框架中,而不是像以往传统的编年体那样来提炼泛泛的回忆,结构的严谨,文笔的优美,故事的感人,超出了长篇小说的塑造力。它既是作者的青春回忆录,也是一代人残酷的命运史,更是一段共和国颠簸的断代史。特别是作者在《黑白记忆》中一改往日的创作风格和写法,在历史、社会、人生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精辟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从而就使作品具有了极强的历史感、责任感和可读性,其思想深度超过了以往同类题材的作品,实属知青文学中的上乘之作。
目录
自序 1
《黑白记忆》新版前肓 1
一、 36年后重聚在北京站钟楼下的16号北大荒知青 1
二、 记忆有时并不可靠:重新找回消失的往普 12
三、 两地知青在一锅老汤中乱炖出来的味道 22
四、 富镩老城记忆——凋谢的花瓣萎缩在本纹里30
五、 暮色中挥舞的红头巾:在吞吐过我们的青春岁月的老路上40
六、 没有一个"爱"字的爱之小溪,流淌了36年后的黄昏 49
七、 男人之间的友情:只需要家常的粗茶淡饭 59
八、 眼前就是曾经让我惊心动魄的七星河 68
九、 到三队去看老孙——烟像活了似的精灵 78
十、一个普经的女英雄之死:飘散在遗忘的风中 90
十一、底窑:神秘的林中老巫、老猫和那片林子都没了 103
十二、当年军务股空洞洞的窗子一青春告别的不同方式 114
十三、在一种伤感悲中的:第一对知青的婚礼 123
7十四、荒凉泥泞中一朵涪白的莲花与无法忘却的大公鸡和大黄狗 132
……
摘要
    这样的隐隐的一问,像针刺了我一样,让我有些吃惊,曾经有过的坚定与坚强,显得有些摇摇欲坠。看着大家正在开心,我不敢有丝毫的流露,心却有些沉甸甸。
    火车快要开了,凤琴还没有走,其实,她也是很好想回北大荒看看的,只是她儿子在北大荒出生时候因为患有脑缺氧后遗症使得小脑损伤,需要人来照顾,她只好让秋子代她去了,心里却恋恋不舍的,一直送进了火车的车厢里面。我们笑着说凤琴对秋子感情很深,凤琴笑着说,那是我对北大荒感情深!
    全部买的是软卧,想想以前每一次无论从北大荒回来探亲,还是从北京回北大荒,坐的都是硬座,这一次,大家应该咸鱼翻翻身,享享福了,虽说稍稍破费些,对残破不堪的青春,总算是一个小小的补偿。
    绿色的车厢,总能够让大家立刻想起以前的日子。那时,每一次回家,都先要坐上一个白天的汽车,才能够从大兴岛过七星和富锦,到达一个叫做福利屯的小火车站,然后坐上蜗牛一样的慢车才能够到佳木斯,在那里换乘到达哈尔滨的慢车,再到哈尔滨换乘到达北京的快车。一切都顺利的话,起码也要三天三夜的样子才能够回到家。路远、时间长,都在其次,关键是有很多的时候根本买不到票,而探亲假的时间和兜里的钱都是有数的,不允许我在外面耽搁,因为多耽搁,就多了的花销少了的假期。那是我们很着急的时候了。在那些个路远天长的日子里,火车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好的印象。在甩手无边的北大荒的荒草甸子里,想家、回家,成了心头常常念想的主旋律,渴望见到绿色的车厢、又怕见到绿色车厢,成了那时的一种说不出的痛。因为只要一见到那绿色的车厢,对于我们来说家就等于近在咫尺了,即使路途再遥远,它马上可以拉我回家了;而一想到探亲假总是有数的,再好的节目总是要收尾的,还得坐上它再回到北大荒去,心里对那绿色的车厢总有一种畏惧的感觉,以至后来只要一见到甚至一想到那绿色的车厢,头就疼。
    闹腾腾安置下铺位之后,李龙云让弟弟和外甥赶紧把啤酒和蒜肠、小肚和猪头肉拿出来,喝!喝!咱哥儿几个凑齐了,多不容易呀!
    他说得对,充满感情。虽说都在北京,凑齐了,特别是大家一起同回北大荒,同回当年我们插队的二队,真是不容易。我们这一行16人,除了小陈的大哥和李龙云的外甥没有到过北大荒,一老一小,是受了我们的感染专门要去看看北大荒之外,好像非要补补这一课似的;再有是小陈的爱人邓灿和李龙云的弟弟来敏,当年不是和我们在一个队上的,其余12位当年都是在北大荒大兴岛的二队的知青。当然,当年在大兴二队的足有上百名知青,但是能够凑齐了这样12人一起重返北大荒,也真是不容易,更何况在12人里有包括我在内的5对是那里恋爱结婚的呢。是啊,是不容易,干杯吧!
    火车在酒杯里啤酒泡沫的摇摇晃晃中驶动了。
    36年前,1968年的7月20日上午10点38分,我们就是从这里离开的北京站,那,阳光灿烂。我再也没有见过那样阳光灿烂的日子。我永远也忘记不了,就是火车像今天这样刚刚驶动,我们的车厢里就有一个同学失声哭了起来。那多少和当时热烈激动的场面显得不大协调的哭声,让满车厢里所有的人都为之一惊。谁都不会明白那刚刚离开北京的哭声,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只有现在,我才多少明白一些,那哭声是对我们青春命定般的一种隐喻或象征。
    36年之后,我们重走回头路,只有笑声,那哭声却隐隐地滴泣在我的心里,琥珀一样在逝去的岁月里凝结闪烁。
    36年之后,就在火车刚刚驶动的时候,我们12个人都不约而同地想起了那哭声,往事就这样显示了神奇的力量,一下子回黄转绿.鲜活如昨。
    当然,在这一瞬间,往事被回忆起来许多,似乎火车的驶动突然具有了哈里?波特里的法老那魔法的功能,能够立刻让死灰复燃,让逝去的一切如同惊蛰的虫子一样,迅速地拱出地皮而乍起翅膀活了过来。那一瞬间,往事如潮水,立刻淹没了车厢,淹没了大家。
    在这时,大家说得很多的是李龙云,说他当年探亲假期满从北京回北大荒时候,给哈尔滨的女知青周彦写了一封信,路过哈尔滨下车在人家里住了一夜。大家纷纷地向他开着玩笑,让他老实交代,那一夜曾经发生过什么故事。幽默的李龙云只是一脸的坏笑,一副浑身是嘴也说不清的无辜样子,让大家尽情地猜测,让过去一段接近的单纯与纯洁,亵渎为今天添油加醋的浪漫和想象。当然,玩笑只是玩笑,只有在这时大家才又脱却了平日上班时的盔甲,显现出当年的率直与轻松。之所以开这样的玩笑,因为明天一清早,火车到哈尔滨,在站台上迎接我们的,首当其冲就有周彦。在我们此次重返北大荒之行,在哈尔滨为我们张罗的就是周彦,当然,还有刘树才和刘树华兄妹两人。从哈尔滨出发,周彦和我们一起回大兴二队,我们的队伍就扩大到了17人。
    想到北大荒之行,终于开始成行了,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些激动。那一晚,几乎所有的人,带了药的自己拿出了药,没带药的,找赵军――正经医院的主治大夫兼门诊科主任,要来安眠药片,才能够勉强地入睡。P7-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