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 字数: 28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美) 凯勒
  • 出版日期: 2012-06-01
  • 商品条码: 978730509914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2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2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哑人后的生活。刚开始的海伦对于生活是失望的,用消极的思想去面对生活,情绪非常的暴躁,常常发脾气,她感觉现实生活中没有了希望,她是多么期待能重新得到光明。在她父母的寻求下,帮海伦找到了一位老师——安妮·莎莉文,这位老师成为了海伦新生活的引导者,使海伦对生活重新有了希望,有了向往。在莎莉文老师耐心的指导下,海伦学会了阅读,认识了许多的字,也让她感受到了身边无处不在的爱。随着时间的推移,海伦在老师和亲人的陪同下,体会到了许多“新鲜”事物,和家人一起过圣诞节、拥抱海洋、“欣赏”四季……海伦渐渐长大了,在她的求学生涯中,遇到了许多的困难,但同时她也结识了许多的朋友……海伦在学习中,由于她的不屈不饶的精神,她学会了说话,写作。虽然在这过程中海伦遇到了一些不开心的事情,但她并没有放弃。终于,她的努力得到了回报,用自己的汗水实现了大学梦想,进入了哈佛大学。因为生理有的缺陷,所以繁重的功课中使她非常吃力,在老师的帮助和她的努力下。最终她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还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文字。但大学毕业后她却遇到了悲伤的事——慈母的去世。书中还介绍后来海伦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伟人,马克·吐温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

 
目录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导读1
第1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1
第一天3
第二天5
第三天7
第2篇我的生活11
第一节光明和声音11
第二节童年的记忆15
第三节爱的摇篮18
第四节希望21
第五节再塑生命的人24
第六节亲近大自然27
第七节爱是什么30
第八节喜悦和惊奇33
第九节圣诞节38
第十节波士顿之行40
第十一节拥抱海洋43
……
摘要
    我们大家都曾读过这样一些扣人心弦的故事:故事主人公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剩下的时间,有的长达一年,有的短到一天,然而,在这些即将辞世之人的有限生命中,我们总能发现感动――如何想方设法让自己最后几天或最后几小时的生命更加精彩。当然,我是指那些有自由选择权的人,而不是活动受到的犯人。 这类故事发人深省,让我们情不自禁地想要设身处地地思考如果我们遇到类似情形时,该怎么办?作为终有一死的人,我们在生命最后几小时里,会有怎样的遭遇、感受和联想?回顾往事,我们会找到哪些幸福快乐、哪些遗憾后悔? 有时我曾想,如果我们能像明天即将死去的人那样,把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这才是优选的生活法则。这种生活态度才是尊重生命价值的优选体现。我们应该怀着友善、朝气和渴望过好每一天,但是,随着时间在我们面前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流逝,这些品质往往会丢失。当然,也有些人把“吃吧,喝吧,及时行乐吧”当成人生的座右铭,但大多数人还是会因害怕死亡而饱受折磨。 在许多故事中,注定要死的主人公往往会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由于遭遇好运而得到拯救,从而改变其价值观念,更深刻地领悟到生命的意义及其永恒的精神价值。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那些正生活在或者曾经生活在死亡阴影中的人们,对待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总是那样满怀愉悦,甘之如饴。 然而,我们大多数人总认为生活是理所当然的。我们都知道人总是会死的,但又总觉得来日方长。我们总以为自己精神活泼、身体健康,死亡似乎既不可想象,也很难想到。因为来日方长,我们总是做着毫无意义和价值的工作,却几乎意识不到我们对待生活是何等的漫不经心。 我常常担心,我们身上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和感官也会一样的懒散。只有聋人才珍惜听觉,也只有盲人才能体会重见光明的幸福――这种说法特别适合那些成年以后才失去视觉和听觉的人们。而那些从未遭受视觉或听觉损害之苦的人,却很少能够充分发挥这些感官的宝贵作用。他们放任自己目迷五色、耳惑五音,既不专心致志,也不珍惜视听。我们并不珍惜自己所有的官能,直到我们失去;我们并不在意自己身体的健康,直到我们生病――古往今来,大多如此。 我常想,或许每个人在成年的时候有几天看不见也听不见,那才是一件幸福的事。曾经的黑暗会促使他更加珍惜眼前的光明;曾经的喑哑会教导他更加享受交流的声音。 我常常考验我那些视力正常的朋友,看他们究竟发现了些什么。前几天,我的一位好友来看我,她刚从树林里漫步回来,于是我问她:“在森林里你都看到了些什么?”“也没什么特别的。”她答道。如果不是我已经听惯了这样的回答,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很久以来,我就确信视觉愈好的人发现的愈少。 一个人独自在树林中步行一小时,却没有发现任何值得注意的东西,这怎么可能?我不禁自问。我这个看不见东西的人,仅凭借触觉,都能发现好几百种令我感兴趣的东西。我仅以双手轻柔地触摸,就可以感知一株外皮光滑的桦树,或是一株树皮粗糙的松树。春天,我摸着树干的枝条,满怀希望地寻找嫩芽,寻找大自然从冬眠中醒来的第一个征兆。 有时,我可以从一朵花的可爱而柔润的肌理中,感知它那奇妙的卷曲。有时候如果走运的话,我将手轻柔地放在小树干上,还可以感觉到高歌的小鸟欢快地跳跃。我很喜欢让小溪涧的凉水淌过我张开的指隙,感觉它的清凉,它的速度,它的丝般的质感。我觉得,铺满葱郁的柔软松针或繁盛的毛茸小草的地面,远比豪华奢侈的波斯地毯更加享受。对我来说,四季壮丽的景色是一场极其动人而且永不落幕的戏剧,从我指尖上从容滑过的便是它一幕幕的情节。 有时,由于太过渴望看到这一切,我的内心在哭泣。如果说仅凭触觉,我就已经能感受到那么多的快乐。那么如果我能看到,世界又将会在我的眼前呈现一席多么壮美的盛宴啊!然而,面对万花筒般异彩纷呈、千姿百态的大干世界,那些能看见的人为什么要视若无睹,而又理所当然。人,也许就是这样,漠视自己所拥有的,而渴望自己所没有的。在光明的世界里,视觉这一天赋,只是一种便利,而不是用来品味生活体会人生的途径,这是多么可惜啊! 假如我是一位大学校长,我一定会开一门必修课――“如何运用你的眼睛”。让教授们向他的学生讲授,怎样通过双眼发现那些呈现在他们眼前却没有引起他们关注的事物,以增添他们生活的乐趣,并唤醒他们懒散和沉睡的天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