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掬水月在手/冯茜

掬水月在手/冯茜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冯茜
  • 出版日期: 2012-05-01
  • 商品条码: 9787562466086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散文集,主要是作者记录关于山水,关于旅行、关于美食、关于生活感悟的心情,另外也有尝试着写人,伟大的,平凡的,历史的,现实的。写一写凸显人物的背景或事件,写一个人的一件或几件事,或许是写一个人的某种思想的积淀、灵光的闪现。文字优美,读来让人愉悦
目录
边走边唱
――序冯茜《掬水月在手》

自序
淡淡的心情文字

第一辑 山水有清音
我想去看海
春雨潇潇凤凰城
竹之翠翠
山水有清音
抚摸高原
天堂里的另一天
周庄寻梦
水阁乌镇
山国之都
心灵深处的向往

第二辑 城市厌嚣尘
月隐瓷器口
穿行四季
樱花有约
把竿何日钓龙潭
蝴蝶森林
半个月亮爬上来
江畔
在花香里徜徉
湖光春色动微寒
清茶淡饭最有味
沽酒渝都夜
回家的路
巴士四重奏
哆啦A梦
新派老灶火锅香
好猪
打折的星期二
老板来盘泡菜
流浪的主人
成全善良
雨中情
我家就在岸上住

第三辑 中有千千结
雅歌
香水有毒
给爱情加点盐
兰花指
明天去见一个人
槐花几时开
江河水长流
过年饺子香
遇见的表演
自新大陆
温婉木梳
寅初亭随记
游于右任先生重庆故居
洛特雷阿蒙与兰波

第四辑 游心于玄默
中等美女
早春二月
清明
玉兰飘香
都市里的鹞鹰
文庙与财神庙
人与兽
花中君子
为青春照张相
佛心
蝉声依旧
城里的月光
等待一片落叶
寻蛮子洞不遇先人
误入藕花深处
青春如花
用心聆听
掬水月在手
摘要
    这个周末,我第二次去了凤凰古城。之所以又去,并非因为那里是大多数游人心目中的休闲天堂,也不是因为前次太匆匆,仿若惊鸿一瞥,刚到,旋即又要离开。我之所以又去,只是为了去找一个梦,寻一个梦可以依偎的小小港湾。 记得唐代诗人邱为在《寻西山隐者不遇》中,有“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的句子,这种独特意境,正与我旅途当中的心境合拍起来。 空中轻轻飘拂着的丝丝细雨,热络地跟随我一路前行,怎么甩也甩不掉。半摇下左边的车窗,一股凉风夹着几粒冷雨,兀自挤进车内,我禁不住打了个寒战。窗外,大片的油菜花开得金黄,少许桃花开得绯红;远山如黛,是大写意的用笔重重一抹,并没有皴擦出多少生动细节。 到了凤凰古城,那浸润在蒙蒙细雨中的重重飞檐,早已湿漉漉的了。许多摄影家或摄影爱好者,继续在那里流连。背着竹篓、挑着担子的当地人,俨然是主人家,悠闲地走在石板路上,仿若在每一扇门里,都有自己的亲戚,都可以随时停歇下来,喝口茶、吮杯酒,再走。街道两边店铺的雕花窗户,乃至偶尔路过的戴了面具的严肃巫师,都有隔世之感。 然而对于我来说,透过眼前的景象,还是没有触摸到凤凰的心跳。 也许是临近傍晚,天空又在飘雨,街上自然少了许多嘈杂的人群。我漫步于潇潇春雨之中,默许脸上的每一寸肌肤,都让春雨抚摩。置身于这个纯净的世界里,感觉皮肤也更加光滑了。这一刻,我的思绪像凤凰一样飞得很远。这也是我重返古城的专享理由。 许多人来凤凰,只是冲着这里曾是乡土文学之父沈从文先生的故乡。但是,人们不应该忘记,在沈先生叱咤文坛之前,能够代表凤凰县的“头牌”,却是另一位时代精英――他就是熊希龄,也是从凤凰这个偏僻的小城幕后,走向近代史大舞台的风云人物。 熊希龄的故居,就位于凤凰古城北边文星街内的一个小巷里。因为我第一次来凤凰已经去过,此次就比较武断,并不打算再去。熊希龄,字秉三,生于一八七零年七月二十三日,小时候就非常聪慧,六岁在凤凰镇发蒙,被喻为“湖南神童”;十五岁中秀才,二十二岁中举人,二十五岁中进士,后点翰林。出名之后,被人尊称为“熊凤凰”。一九一三年当选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理,兼财政总长。之后,他因不满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所作所为,继而愤然辞职,彰显了一介文人的骨气和底气! 熊先生几经宦海沉浮之后,晚年致力于慈善和教育事业。一九三一年九月,东北发生了“九一八”事变,他积极支援抗战,并将慈善事业与抗日救亡紧密联系起来,曾任世界红十字会中华总会会长。一九三二年十月,熊先生将自己积攒多年的全部家产,悉数捐充儿童福利事业。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熊先生突发脑溢血,在香港逝世,民国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葬礼。 这一刻,有件小事不得不重新提及。“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熊希龄约见了奉系少帅张学良,吁请他出兵抗日,收复东北失地。同年十月二十二日,熊希龄登上北平郊外的香山,遥望东三省,感叹“国难亟矣,内讧不息,外侮纷来,暴日恣睢,国将不国”,“香山红叶,昔日遇之欣赏不已,今则情随境变,哀乐悬殊矣”。于是愤而提笔,疾书《满江红?辛未重九后观香山红叶》“以警诸生”: 锦绣山河,亘千里,晚霞明灭。悲不尽,群儿嬉戏,火焚安宅。栋析榱崩侨亦压,覆巢碎卵何消说,算只凭,铁血是英雄,俾斯麦。 谁袖手,甘奔北?谁屈膝,甘为贼?有男儿几个,懦夫千百。廉颇犹能夸健饭,马援不惜裹尸革。看纷纷,红雨滴苍苔,苌弘血。 熊先生是隐者吗?还不到一个世纪,何以世人竞知之甚少?想到这里,忽觉今是而昨非,不禁让人唏嘘,感喟万千。一个人,生前的功名利禄又算得了什么呢?即或是第一任民选总理,不也离我们渐行渐远了么? 曹操《短歌行》日:“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在吊脚楼上用餐时,我也喝了一听啤酒,解乏,慢慢地品,细细地想。稍事休息后,便去逛夜市。只见熙熙攘攘的游人,早已挤满了沱江两岸。有的照相,有的品茶,有的在苗族、土家族手工艺品的摊位前讨价还价,有的到长河边放灯。 我也买了几盏河灯,点亮后放到河面之上,遥看河灯盏盏,顺流而去,竟不知该许些什么愿才好。忽然忆起《世说新语》中的一则小故事:名士王子猷,雪夜忽忆邻县友人戴安道,便立刻乘船去拜访他,经一夜才到,可是王子猷却过门而不入,径直又返回家中去了。人问其故,王子猷则淡然地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方知他的话,的确有些道理! 不久,我便怏怏地回到灯火明亮的宾馆里,开始临窗眺望,欣赏起凤凰的夜色来了。有时候,欣赏美,不仅需要一定的距离,还应该是独自一人!人们都说,凤凰是拥有有风情的古城,而它的夜色也是好看丽的。我想,这些都在沈从文先生的笔下有所记载了。 湘西,原本民风朴素。银色的月光下,沱江静静地流淌,吊脚楼飞檐雕花,高挂的大红灯笼,招来了疲惫的木筏,勤快的水手则到“吊脚楼人家去同宽脸大奶子妇人纠缠”。在吊脚楼里,那些欢喜冤家,时常演绎着爱得疼了、疼得恨了的人间喜剧,虽有风尘女子的营生,更有“眼泪与埋怨”,但全然不是偷欢之举。无论男与女,皆把相亲与相爱,做成了天下最为自然而然的文章:虽说只是些“露水恩情”,但偶尔也有动情者,企求长相守,其坚贞,足以撼动现代文明的根基。他们爱就爱了,恨就恨了,并不需要一声声虚伪的致谢和抱歉。这些淳朴的民风民俗,在从文先生的作品中,皆可寻到蛛丝马迹,譬如《湘行散记》《丈夫》等。 默默的大山,静静的古城,潇潇的春雨,还有一条忘忧河。 当天晚上,我在一家临江的宾馆里歇息。一夜春雨,柔柔地飘落。凤凰古城的夜晚,依然还是大红灯笼最有情调。从远处吊脚楼上的歌厅里,传来现代时尚音乐的狂躁声,全然没有了那份原始的寂静和风情。猛然想到,那些过去的琴瑟箫声,早已悠扬远逝,竟有些怀旧了。 如果,我生在两百年前的凤凰小镇,我会做什么呢? 望着霓虹灯勾勒的大桥和楼宇,它们逐一倒映在一泓秀水之中,却给不出任何答案。只有一江春水向东流。望着烟雨沱江和风雨虹楼,注视穿梭的小股人流,恍如置身于梦幻之境。我想,大凡来凤凰的人,不会仅仅只是想感受一下古城风貌,太多的人,其实是更想远离尘世的喧嚣,给心灵,暂时找一个可停靠慰藉的码头。 躺在潮湿的被窝里,聆听着现场感很强的滴滴答答的春雨声,让人在触景生情中无端地惆怅,也让人产生了无限沉思与遐想。也许是累了,我竞一夜无梦。P9-1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