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血色归途

血色归途

  • 字数: 40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 作者: 伯都
  • 出版日期: 2012-06-01
  • 商品条码: 978722905055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4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2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血色归途》内容简介:故事发生在1940年初夏。国民党军政部少校翻译、中共地下党员黄仲泰,突然接受了一个秘密使命:前往德国营救被纳粹囚禁的中国轻武器专家袁文道。这人是一个能用耳朵听出枪械的故障、型号的神奇人物,人称“袁瞎子”。 伯都所著的《血色归途》中在旅欧同志的帮助下,黄仲泰救出了袁文道,并和华侨李志民带着疯癫的袁文道踏上了归国之路。这条归国路线曲折艰险,危机四伏,跨越了欧洲、非洲和亚洲。一路上,袁文道从疯癫到恢复正常,日本间谍沿途追杀,他们还卷入了英国和日本在东南亚的间谍战。 时值秋日,黄仲泰和袁文道满怀喜悦地回到了祖国。没想到袁文道身染重病,不治身亡。从此以后,黄仲泰一到夏日,就会拿出袁文道赠送的银项链,眼前浮现出袁文道的面容,耳边响起弗兰教授的那句犹太名言“一定要好好地活着”。在这一路上,正是这句话支撑着他们回国的信念!
作者简介
伯都:本名李俊丹,男,汉族。1977年1月31日出生于四川省阿坝藏区的马尔康县,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自青年时期就酷爱读书写作,遍览诸子百家、经史典籍,尤其对中国近现代史和军事历史尤为喜好。
2006年从事文学创作,现为自由撰稿人。著有长篇历史小说《雪域风云》《魂归冈底斯》;散文《水的儿女》《昨天、今天》《在那遥远的地方》《爱人同志》,以及谍战小说《国家盾牌》等。
目录
序篇
1.银项链
2.只会说葡萄牙语的日本间谍
第一章 秘密使命
1.兵工厂的传奇人物“袁瞎子”
2.血火重庆城
3.古德里安的“闪电战”
4.“袁瞎子”疯了?
第二章 天堂和地狱之间
5.犹太女孩多加
6.赵元吉和马隆大夫
7.日本人的阴谋
8.“索尼娅”和“张和林”
第三章 步步杀机
9.借刀救人
10.“四海楼”的老板李志民
11.老中医关义山
12.“袁瞎子”醒来了!
第四章 燃烧的大地
13.魔兽入侵
14.“逃难”和“真相”
15.法国飞行员和德国自行车部队
16.陆泰夫妇的牧场
第五章 燃眉追击
17.戴墨镜的藤原幸
18.古堡之战
19.“魔王”戈尔德
20.马赛人杰西卡?维斯特
21.恶魔的男仆
第六章 命悬一线
22.飞艇轶事
23.马瑟森揭开德古拉伯爵的神秘面纱
24.黑帮头子雷昂纳多和我的意大利同志
25.奇怪的老鼠叫声
第七章 劫后余生
26.不可告人的秘密
27.吉布森兄弟
28.“米克诺斯”号被击沉了
29.刺客盟约
第八章 暗杀名单
30.日本商人“天牛”
31.学者“斑纹蜂”
32.电影迷“狼蛛”和他的“东南亚阿菊”
33.李志民之死
第九章 死亡游戏
34.“南洋海盗”
35.威廉失踪了?
36.伊芙堡坟场
37.印度男仆阿瑟
第十章 恶魔的终结
38.神秘的村落
39.黎萨尔笔下的埃利亚斯先生
40.鳄鱼
41.坏人得死,好人获胜,这不能更改
42.欧罗巴归雁
尾声“一定要好好地活着!”
后记
摘要
    1.银项链 这是一串银项链,一串再普通不过的银制项链――它就是我亲眼所见并参与了的那件奇事留下的纪念品。 我拿起这串银项链,圆形挂坠里有一张方镜照相机拍摄的黑白照片,里面是一个德国女子。她叫伊尔莎?克里斯蒂安,德国伯格曼兵工厂的数据统计员,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看见伊尔莎,在我面前就会浮现出一个男子的面容,这是一个在生活中很平常,在他的工作领域不寻常,甚至可以说神奇的男子。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留学生给大家的印象,最早源于钱钟书先生的《围城》。这名男子同样是那个时代的留学生,他长得很一般,特别是按照欧洲人的审美观点看,他的个头不高,脸形一般,甚至有些显老。虽说有些女人喜欢同他接近,但大都是因为他的名气,或者说想近距离看看他那双神奇的耳朵。 请设想一下,一个没有方鸿渐的优柔寡断,赵辛楣的幽默精明,楮慎明的胡言乱语和陆子潇的虚假阴险,那么这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中国留学生呢?他仅仅读过几年中学,竞奇迹般地获得了慕尼黑大学机械制造专业的硕士学位;他不会说国语,一口难懂的汉口腔,却能讲流利的英语和德语;他没有学者的儒雅,或多或少身上留有工人的影子,没想到赢得了一个德国姑娘的芳心;他没有进过兽医学校,可对动物疾病的治疗颇有经验;他没当过一天兵,没有接受过任何军事训练,但拔枪似电,枪法如神。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他生性缄默,守口如瓶,甚至可以说他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的确,他难得有“快人快语”的时候,甚至和我在一起时也是如此。 这一切让旁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但是,我要重复一句:这个人之所以不寻常,是在他的工作领域中表现出来的。这是一项近乎神秘的工作,关系到人的性命、战争胜败乃至一个国家的前途。我并没有夸大其词,事实就是这样。 在他的外貌上,我还要特别指出一点,那就是他那双耳朵,我不怕有人指责我使用“神奇”这个词语。我要说,这个人的确是个传奇人物。说一句人尽皆知的话:生活中的真事有时比精心杜撰出来的故事还要离奇。我不喜欢幻想,我在任何时候都是有根有据地考虑问题,做着平凡而严肃的工作。可突然在某一天,让我意外地置身于这样的离奇事件中,遇见这么一个神奇的人物,真有点不可思议。这种事,我从前只有在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八十天环游地球》里才看见过。好了,暂时就介绍到这里为止吧。我相信,这个人的个性特点和神奇,会在后面的故事中一一展现出来的。 还是让我从头讲起吧。 不过,在故事的序幕没有揭开之前,我还应当事先做个自我介绍。这样,亲爱的读者就能更好地去观察小说中将要出现的我了。 我叫黄仲泰,我的祖辈都是习武之人。我的曾祖父精通枪法,祖父擅长太祖长拳,父亲少时曾到武当山学艺,对内家拳法颇有研究,后在四川开馆授徒,人们都尊称他为“黄师傅”。我自幼随父亲习武,老人家原本希望我承袭武艺,接手武馆,做一个“小黄师傅”。 事有变故,在我十岁的时候,父亲在开明人士的劝说下,将我送入学堂学习文化。从此,我走上了另一条道路,由“小黄师傅”变成了“小黄同学”。我凭借小聪明,外加学习也比较勤奋,只用了不到别人一半的学习时间,便顺利地通过中学会考,并考取了东吴大学。 在这以前,我的生活目标是在国民政府中谋个一官半职,完成父亲的心愿,但进人大学之后,这个想法渐渐地模糊了。然而却没有另一种合适的生活目标来替代它。自从我进入洋学堂,或者说开始学习现代科学知识起,我只是一心想要学好功课通过考试,这种思想一直延续到中学毕业。 中学时,我的脑海里常常会浮现这样一个问题:学好功课干什么?或者说毕业后,去干什么工作呢?除了父亲灌输给我的一定要进入政府当个有用的官员外,我有了其他一些想法。 当我读了查尔斯?狄更斯、华特-司各特等写的小说后,被小说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了,产生了对小说家的尊敬和羡慕。我借诗人的想象,用英文写下了这样富有诗意的话:当我长大成人之日,我愿做小说家永留青史。 记得有一次,一位著名学者来到我们学校,大伙儿都热情洋溢地欢迎他的到来,怀揣崇敬之情聆听他的演讲。那时,我也曾产生过要当大学者的强烈愿望。 有一天下午,我和几个朋友在江边聊天。有两个同学为当个医生好不好而争论不休,他们还没下结论,我却下了决心:“一定要当个好医生!” 左一个理想,右一个愿望,这些一时心血来潮的遐想,好像一只小猫,在琴键上乱踩乱跳时发出的噪音,并不是按乐谱弹奏出来的美妙乐章。 我进人大学学习后,思想有了的转变,从思考自己的命运转到国家民族的命运,我开始阅读进步的书籍,和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讨论如何拯救祖国。可以这样说,我找到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 我从东吴大学毕业,考上了赴德的公派留学生,在德国海德堡大学攻读语言学。留学期间,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我,由中共旅德支部的同志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我秘密前往苏联,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了政治保卫。学成归国后,受党组织委派,我打人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军训部,在外事组担任翻译。 我的直接领导名叫张秋冰,他是一个老地下工作者,党性很强,工作经验丰富,早在1928年就在上海从事地下活动。张秋冰同志叮嘱我:“你要作好长期潜伏在敌营的思想准备,没有组织命令,不做任何情报工作。记住,只能和我一个人保持单线联系。” 从此,我犹如一颗定时炸弹,静静地在敌营中潜伏下来,等待爆炸的那一天。 我曾阅读过一本名为《谋杀基诺切纳的人》的小说,作者名叫克莱门特?伍德。该书是一个名叫弗里茨?约伯尔特?杜奎斯纳的德国间谍的传记。书中描写他扮演了一位名叫扎科列夫斯基的俄国伯爵,伪装成俄国联络官,设法登上了“汉普郡”号军舰,并在舰上向德国潜艇发出信号,要他们向该舰发射鱼雷。“汉普郡”号被鱼雷击中之后,他跳海逃生,被潜艇救回。 当时,情报员这个行当,在我看来充满了惊险、刺激和神秘。在西方情报战世界里,他们把职业间谍称为“暗探”,在英文中,“暗探”这个词语同时具有幽灵的意思。一语双关,恰到好处地点出了这个行业的理想位置。是啊,这些人像幽灵一样,来无影去无踪,不为旁人所察觉。 当我自己从事这份职业后,却觉得它平淡如水。正如我的苏联教官说的那样,“汉普郡”号沉没的真正原因是德国特务联合爱尔兰共和军,在舰上安放的结果。小说的故事是胡说八道,是作家杜撰的,情报员同常人没有什么两样。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