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an和Godron在北美出版的景观生态学专著Landscape Ecology,为北美的景观生态学奠定了基础,将景观定义为“由反复出现并形成某种规律性空间格局的多个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方圆几十至几百平方千米的地理单元”,将景观生态学定义为“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的科学”(Forman and Godron,1986)。具体而言,景观结构指“不同生态系统间的空间关系”,景观功能指“生态系统间的能量、物质和物种流”,景观变化指“生态系统镶嵌体的结构和功能随时间的变化”(Forman and Godron,1986;Forman,1995)。与Troll的原始定义相比,Forman和Godron(1986)的景观生态学定义显然是突出了将景观空间格局和生态学过程整合到一起的一面,而忽视了将社会、经济、文化诸因素综合为景观一体的整体论的一面。然而,斑块一廊道一基底模式为研究景观空间格局和过程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概念框架,对景观生态学在北美乃至全球的迅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Forman and Godron,1981;Forman and Godron,1986)。 景观生态学明确地强调空间格局。具体而言,景观生态学考虑空间异质性的发展和动态、异质性景观间的时空互动与交流、空间异质性对生物与非生物过程的作用以及空间异质性管理(Risser et al.,1984)。景观生态学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也不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而是很多学科的高度交叉和综合,研究的重点是景观格局的时空动态(Risser et al.,1984)。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科学,关注空间动态(包括物流、能流和生物流)及其在异质基底中流(fluxes)的控制方式(Pickett andCadenasso,1995)。景观生态学强调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即系列尺度上的空间异质性的致因和后果;景观生态学与生态学的其他学科相比,明确强调生态过程中空间配置的重要性,并且研究的空间范围往往大于传统生态学科(Turner et al.,2001)。Wu和Hobbs(2007)在综述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国际景观生态学家的探讨,提出了如下定义:景观生态学是研究不同时间、空间和组织尺度上的景观的空间格局及其生态后果的科学和艺术的整合。景观生态学为在不同尺度上理解空间异质性的形成、动态、生态影响以及格局—过程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景观生态学的艺术性表现为整合生物物理、社会经济和文化组成的人文特征和整体性,具体体现为景观设计、规划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