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立传2

立传2

  • 字数: 230.00千字
  • 装帧: 软精装
  •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 作者: 李健健 编
  • 出版日期: 2012-01-01
  • 商品条码: 978750119806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9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这本《立传(2)》由李健健主编,以传记为主要媒介形式,以当代中国各个领域的很好人物以及未来中国思想文化的创造者和探索者为关注对象,通过新传记形式来书写很好人物身上的积极因素,通过具体的人物故事的书写,进而达到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的目标,高扬人文精神和人性的力量,讲述创业人士的艰辛之路,传达各个领域的探索成就,树立中华民族在21世纪必然造福于人类的自信。 这本《立传(2)》所提倡的人物传记,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史料为主的年谱式传记,更不是新闻体的人物报道、浅层次的人物采访和娱乐性的八卦小道消息,而是用文学笔法写真实的人物,叙真实的事件,传真实的思想,强调当代中国的民族精神和积极因素。
目录
卷首语
画家王阔海传
雕塑家王维力传
李业平传
冯玉祥别传
晚年孙犁
中短篇传记文学的复兴及时代意义
后记
摘要
    “红小鬼”张敬民师长冒着漫天飞雪,从东平湖打靶训练场急匆匆赶回师部,因为长清县要召开三级干部会议,借用师部礼堂。这可是他们高炮师的共建单位,张师长无暇顾及天寒屋白,踩着嘎吱作响的积雪来到师电影队广播室。他心想,县领导讲话时,喇叭可不能不响。
    他轻推了一下广播室虚掩的门,一股难闻刺鼻的气浪扑面而来,他后仰了一下身子,什么味?!推门而入,首优选入眼帘的是一双脏棉鞋横在暖气片上,烧红的铁炉上一盆酱汤似的东西冒着热气。原本应该洁净的单人床,此时竟然有人裹着被睡觉。张师长走到床前,克制着心中怒火,拖着厚重的鼻音说:“小王,怎么了?”
    新兵王克海(若干年后改名王阔海)吓了一跳,躺在床上,仿佛大脑锈迹斑斑,“我、我、我感冒了。”
    张师长望着王阔海眉间蚕豆般的黑痣和木讷愚笨的表隋,很不高兴地说:“怎么这屋里弄这么大的味?嗯!”
    王阔海木呆呆地躺在床上,没有回答。张师长厌恶地斜视了他一眼,对跟随的人说:“这新兵,不下连队锻炼锻炼不行!”说完,张师长背着手气哼哼地走了。
    张师长走远,王阔海似乎才缓过劲来,清醒了一些。觉得自己应该下床给首长敬个礼,解释一下炉子上煮的醋是为了治感冒。可是,一切都晚了。
    张师长回到打靶场,找到宣传科长万道新说:“王克海,啊,把广播室弄得臭烘烘的,我都进不去!叫他到643团农场种水稻去。这个人,团里不能用,营里不能用,连队还不能用,就叫他下班里锻炼锻炼。”
    县里的三级会议结束没几天,兴高采烈的老兵卢振中,突然出现在王阔海面前。他指着王阔海说:“让你到下面锻炼,让我接替你。”王阔海虽有预感,但还是心存幻想:也许下,也许不下。
    卢振中有一丝遗憾地说:“你这一去,我们还不知道能见面吗?我听说让你下连队,是师长说的。”
    王阔海的双眼充满忧伤。这是1971年岁末,他刚好入伍满一年。虽然内心悲伤、难受,但这时候不能当熊包,再说自己连“五好战士”都没当上,怎么有脸见父母?下就下吧,硬着头皮往前冲!
    在去643团的路上,王阔海回想起自己当兵的经历。1970年初,高中临毕业,学校举办了“复课闹革命”的画展,他画了数幅老师、同学学习生活的场面。这是他的靠前次画展,校长表扬说:“你这是临毕业结了个‘大独瓜’。”已经小有名气的他,把画的斯大林油画像送给老师,老师拿给带兵的领导。北京军区空军地勤和济南军区炮兵同时看上了他。济南军区带兵的说:“你还是到我们炮兵,我们推荐你到师电影队,那里需要写写画画的。”
    “行,我就到济南军区。”那时他想,兴许我的画家梦能在部队实现。
    山东招远武装部发给他一大包冬天的军装。他抱回家,惊喜地发现还有裤头!他反复摆弄,想找到口在哪里?曾在大连闯荡过的父亲,拿过来抖了一下,说:“这不是带子吗?口在这,从这伸腿。”这时,他才恍然大悟。离家当兵,靠前次坐上了火车。他悉心地体验着坐火车的每一个细节。之前,听人说部队吃饭要抢着吃。路上,发给他两个馒头,三口两口吃了下去,差点把他噎死。车到济南,宣传队来给新战友演出,那些女兵穿着绿军装,斜挎黄书包,书包上印着“为人民服务”,扎着腰带,脚登黑色方口布鞋,皮肤细腻、身姿矫健地在他们眼前载歌载舞。他幸福地欢笑着。
    新兵训练结束后,他分到团电影队。不到20天,他上调师电影队。刚到,就见有一女兵主动向他伸出手,他不好意思,始终没敢伸出手。女兵的脸微微发红,说:“你是不好意思。”后来知道,这位女兵叫刘燕。进了电影队,同来的战友都对他羡慕不已,这时,农村老家也有人来提亲了。
    王阔海回到现实,这下可好,自己跟犯了错似的,从天宫打入了地牢。
    他抵达了驻守在东平的643团6连5班。这里是过去水泊梁山的旧址。连队没有营房,他们住在农民的厢房里。天寒地冻、北风呼啸,王阔海刚来,也没有确定具体工作。但站岗,每位战士都必须履行。因为天冷,王阔海也跟老兵学,睡觉时把脚底被子用腰带扎住。深夜,他酣睡正浓,有人捅醒他说:“轮你站岗了!”他只好钻出温暖被窝,穿戴整齐去哨位。除了在新兵连站过岗,他还没有仔细体会站夜岗的别样感受。站在寒夜中,听强劲刺骨的大风把四周的炮衣吹得哗啦哗啦,看影影绰绰的炮衣起伏跌宕,那响声似狂风鞭挞,呼啸的风凄厉、悲凉,像王阔海忧伤的心绪。他还是后悔,并在后悔中激励自己,要坚毅、坚强,要学雷锋,要干出名堂,这名堂在他心中变得很实际:优选提个干;在城市找个对象(他在电影队时来家提亲的,听说他下连队,也就杳无音信了)。
    大米好吃,水稻难种。师长让他种水稻,他就来到了鲁西南鱼台农场。乍暖还寒的初春,王阔海和战友就要为水稻落谷。他们用机器先把稻田翻一遍,为了平整稻田,班长在后面犁耙上站着,手拉绳子掌握平衡,而王阔海和五六个战友跟牛似的,在前面背扛粗硬的绳子,把尖形锯齿的犁耙往前拉。春水刺骨寒,他们在凛冽寒风中,高挽裤腿,王阔海学着老兵的样子呼喊:下定决心,不怕牺牲!噗通跳进水里,水没膝盖,水底又冷又滑,站不住脚,他们不停地来回倒脚,双腿的知觉渐渐麻木,他们拉起绳子,弓着身子艰难前行。“劳者歌其事”,为了释放身心的这番劳苦,他们重复唱着《智取威虎山》的两句唱词。他们一边拉耙一边唱着:挣扎在这无底(此处伴着哗啦哗啦的踩水声)深渊,乡亲们切齿怒向(哗啦哗啦的踩水声)威虎山。没几天,王阔海的腿脚都裂了。每天临睡前,他涂抹防冻裂的粉色“马管油”。种完水稻,他的被子变得黑乎乎油乎乎,目不忍视。P3-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