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资本论》第1卷导读

《资本论》第1卷导读

  • 字数: 12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
  • 作者: 王峰明
  • 出版日期: 2012-01-01
  • 商品条码: 978780219899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0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5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资本论>第1卷导读(套装上下册)》编辑推荐:权威解读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思想精华与丰富内涵,系统阐释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与哲学思考。
内容简介
《<资本论>第1卷导读(套装上下册)》力求从理论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独特层面,重点把握经典作家的思想全貌及其作品的深厚底蕴,以写作背景、成书过程和出版、全书结构、主要内容和观点及其历史影响和当代现实意义等为基础脉络,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行了原创性的权威解读和剖析,以使读者能系统掌握贯穿经典著作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强化其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察并分析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从而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目录
上册
序言和跋
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
第二篇 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三篇 绝对剩余值的生产

下册
第四篇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五篇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六篇 工资
第七篇 资本的积累过程
参考文献
摘要
    三、《资本论》的研究方法
     1.科学抽象法
     《资本论》第1卷第一章,特别是分析商品的部分,是最难理解的,尽管其中对“价值实体”和“价值量”的分析,马克思已经尽可能地做到了通俗易懂。以货币形式为其完成形态的价值形式,是极无内容和极其简单的,然而在此之前,人类对价值形式的认识并未取得实质性突破,而对更有内容和更复杂的经济形式的分析,却至少已接近于成功。原因在于:第一,已经发育的身体比身体的细胞容易研究些。第二,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第三,对资产阶级社会来说,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或者商品的价值形式,就是经济的细胞形式。分析这种形式的确是琐事,但它是任何科学研究都必须做的那种琐事。
     2.典型分析法
     物理学家是在自然过程表现得最确实、最少受干扰的地方考察自然过程的,或者如有可能,是在保证过程以其纯粹形态进行的条件下从事实验的。与此不同,《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研究,主要用英国作为例证,因为在当时,这种生产方式的典型地点是英国。
     3.经济关系优先法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可以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因此,《资本论》中所涉及的人,都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所以,同其他任何观点比起来,马克思的观点更不用玫瑰色描绘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更不主张要个人对这些关系负责。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