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罗斯柴尔德家族(上)

罗斯柴尔德家族(上)

  • 字数: 45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作者: [英] 尼尔弗格森 著
  • 出版日期: 2012-05-01
  • 商品条码: 9787508632896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2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它是世界上最神秘的金融家族,它被认为是世界金融市场的幕后推手,关于它的传说广泛流传,它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家族?有名金融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在研究了隐藏半个多世纪的文件,总结数万封信件的内容之后,首次详尽地揭开了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真面目。
从布料商人起家,罗斯柴尔德家族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环球帝国,经历多次全球巨变的洗礼,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止,他们一直保持着世界上第一大银行的地位,而且他们的商业触觉远远超越了金融的范畴。它是怎样达到如此重要的地位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第1部:金钱的先知》去除了流传两个世纪的神话,揭示了这个家族经济成功背后的秘密,以及它庞大的政治网络。它横跨经济、社会、政治和外交等领域,以优选的深度、清晰的脉络和动人的戏剧性剖析了这个现代历史上最令人目眩和最有权势的家族,为我们揭开了全球经济政治背后推手的真实传奇。
目录
  前言  现实与神话
第一章  家族生意
  迈耶?阿姆谢尔
  双重革命
第二章  “宫廷犹太人”
  选帝侯的财富
  迈耶?阿姆谢尔的遗产
第三章  “金融界的拿破仑”(1813~1815年)
  战争与和平
  内森的滑铁卢
  兄弟互助的典范
第四章  和政府做生意(1816~1825年)
  和平的经济结果
  “神圣同盟的主要盟友”
  金融与革命
  拯救英格兰银行
第五章  荣耀与诽谤(1826~1829年)
  公共关系
  从坎宁到威灵顿
  系列影响
  钱生钱
第六章  虔诚的信仰
  “良好的犹太人”
  “神圣行动”:犹太解放运动
  独一无二的犹太家族
第七章 正式身份
  上层社会
  粗鲁的暴发户
  “混乱”的荣誉
  “良好的教育”
第八章 突然的革命(1830~1833年)
  革命与法国公债
  统一公债与宪章
第九章  和平的枷锁(1830~1833年)
  庞大的通讯网络
  银行家的外交
  金融杠杆
  承销和平
第十章  世界的银行家
  内森的主导地位
  罗斯柴尔德机制
  罗斯柴尔德网络
  交易商的主人
第十一章  领头人的去世(1836年)
  婚礼与葬礼
  遗产和传奇
  继承
第十二章 爱情与债务
  汉娜?迈耶的罪行和惩罚
  城市与乡村
  精英追求
  投资艺术
  对音乐的热情
  受惠的作家
摘要
    一位旅行者抵达1 8世纪的法兰克福,当他越过通往法赫特门的萨克森豪斯大桥时,几乎不可能错过反犹宣传画“Judensau”――该词意即“犹太人的母猪”(见图1.1)。画在墙上的这幅画内容猥亵,它描绘的是一群犹太人在一头凶恶的母猪面前――或身下和身后――做着污秽的事。其中一人吮吸着母猪的乳汁,另一个人(身着希伯来长袍)抓着母猪的尾巴,让第三个人(也是一个希伯来人)吃它的排泄物。“犹太恶魔”则在一旁满意地看着。如果旅行者再往上看,他还能看到第二幅更让人觉得反胃的图像:画面中,一个死婴张着双臂,身上布满了刀伤,身体下方是9支短剑。“在1475年濯足节星期四的这一天,”图上的文字说,“只有两岁的可怜小西蒙被犹太人杀害”――这是“特伦特的西蒙案件”的一个“解释”,西蒙据称死于“残忍的谋杀”;这一传说借此抨击犹太人谋杀异教徒的孩子只是为了将他们的鲜血放进未发酵的面包中。 这类带有反犹色彩的图画并不罕见:犹太人崇拜猪的情形能够在许多木雕以及印刷品中见到,而时间则可以追溯到14世纪,而残忍谋杀的故事在德国流传开来则是在15世纪。而让法兰克福的图画变得与众不同――至少在这个城市最杰出的人物约翰内斯?沃尔夫冈?歌德看来――是因为,它们“并不是个人仇恨的产物,而是作为一个公共纪念物出现的”。犹太人、母猪以及死婴都是官方核准的标志,它们由长久以来对城镇中犹太人的敌对传统积淀而成。 有关法兰克福第一个犹太人社区的首次历史记录出现在12世纪中叶,当时的人口在100~200人之间。它的历史也是一部蒙难史,犹太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受到异教徒迫害。1241年,法兰克福3/4的犹太人在所谓的“犹太战争”中被屠杀。在随后的数十年中,犹太社区凭借犹太人的努力得以重建,但是就在一个世纪之后,在1349年,同样的情形再次出现。在这两起事件中,谣言扮演了一定的角色:在第一次“战役”中,人们担心犹太人与蒙古人串通一气;第二次则是一些苦修者散布谣言称犹太人将会把瘟疫带进城里。 不过,犹太人仍然存在于世界范围内,也说明了为何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在1236年宣布犹太人“是我们忠实的佣人和奴仆”以及各市政厅倾向于鼓励犹太人定居下来的原因。因为犹太人是税收以及贷款的来源(犹太人当时可以不受禁止发放高利贷等法律规定的约束),官方向他们提供“保护”以及有限的优势来换取现金。不过,保护和一直是并存的。1458年,在腓特烈三世的命令下,犹太人被集中到一个特定的“犹太人聚居区”(ghetto,该词来自于意大利语中的borghetto一词,意即郊区):这是城市东北边缘地区的一条狭长的街道,街道两边都建有大门。对于生活在这里的11 0名犹太人来说,在所谓“犹太街”里的监牢般的生活意味着一个“新埃及”。另一方面,外界一直存在的暴力威胁也让犹太人聚居区带有一点避难圣地的色彩。不过,1504年的残忍谋杀指责以及5年后试图宣布“犹太人为异教徒”的阴谋警示人们,犹太街的地位极其微弱;到1537年时,犹太街的人口构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路德教徒占据了大多数人口,而他们对犹太人存在固有的敌意。犹太街在一个危险的世界中提供了某种形式的避难所;1542~1610年期间,它的人口数量增长为400~1 380之间(人口增长与荷兰的胡格诺教徒移居到法兰克福是相对应的)。这些新兴人口的流入所导致或与之相应的经济与社会紧张状态触发了公众反对犹太街的大规模暴力活动:“菲特米尔茨暴乱”,这场暴乱因其领导者文岑茨?菲特米尔茨而得名,菲特米尔茨当时是一个店主。不过这次暴乱并没有出现大规模屠杀犹太人的情形(犹太人被驱逐出城区),而且没过多久,帝国军队就平息了暴乱。 P2-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