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营销思维脑扫描:中国式解构

营销思维脑扫描:中国式解构

  • 字数: 187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詹志方
  • 出版日期: 2012-03-01
  • 商品条码: 978730120102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6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畅销书《中国式营销》的姊妹篇。作者在研究中采用了解构主义的手法,着重分析中国营销高手及其营销案例的底层思维,强调营销的本质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中式营销思维方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三度):营销的高度,营销的角度、营销的态度。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中国式营销思维——三层两向一中
第三章 中国式营销核心概念
第四章 求之于势
第五章 一阴一阳 看问题看本质
第六章 反者道之动
第七章 转型和替代
第八章 营销态度观
第九章 中国式营销的修和行
附录
参考文献
摘要
    ■解构主义
    本研究对营销思维进行脑扫描,其本质是对营销思维进行深度剖析。然而考虑到以下实际情况:**,中国人文学者不一定对医学脑扫描真正有兴趣;第二,我们不一定对远离中国的西方营销思维感兴趣;第三,营销实践人士不一定对深奥的理论“感冒”,我们决定降低本研究科学抽象程度,主要通过比喻、故事、案例来解构营销思维。具体方法是用我们自己能懂的中国式思维方式来“解构”本土成功营销案例。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中国式思维方式和本土营销自然而然就会结合,形成了本研究所说的中国式营销思维。
    那么中国式营销思维如何解构呢?我们首先有必要介绍和“解构”相关的理论“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对现代主义正统原则和标准进行批判并加以继承,它运用现代主义的语汇,却颠倒、重构各种既有语汇之间的关系,从逻辑上否定传统的基本设计原则(美学、力学、功能),由此产生新的意义。用分解的观念,强调打碎、叠加、重组,重视个体、部件本身,反对总体统一而创造出支离破碎和不确定感。
    解构主义在20世纪60年代缘起于法国,雅?德里达――解构主义领袖――不满于西方几千年来贯穿至今的哲学思想,对那种传统的不容置疑的哲学信念发起挑战,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的传统大加责难。
    解构主义的出现与20世纪人类在哲学、科学和社会领域发生的深刻变动密不可分。从哲学内部的发展看,从康德本人开始,就有从本体论转向的趋势。哲学家们越来越对人类把握宇宙本体的能力感到怀疑。康德虽然试图用先验的思维形式来弥合人的经验与物自身之间的鸿沟,但仍然充满了疑惑。19世纪的哲学家对形而上问题更缺乏兴趣,占统治地位的是实证主义、实用主义和意志哲学。尼采重估一切价值和超善恶的姿态对传统哲学的冲击尤其强烈。因此尼采对解构主义有重要影响。
    19世纪末,尼采宣称“上帝死了”,并要求“重估一切价值”。他的叛逆思想从此对西方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一股质疑理性、颠覆传统的思潮,尼采哲学成为解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之一。
    解构主义*大程度的特点是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抗,反非黑即白的理论。解构主义反对对理性的崇拜,反对二元对抗的狭隘思维,认为既然差异无处不在,就应该以多元的开放心态去容纳差异。在对待传统的问题上,解构主义也并非像一些人认为的那样,是一种砸烂一切的学说。恰恰相反,解构主义相信传统是无法砸烂的,后人应该不断地用新的眼光去解读。而且,即使承认世界上没有真理,也并不妨碍每个人按照自己的阐释确定自己的理想。解构主义是一种“道”,一种世界观层次的认识,而不是一种“器”,一种操作的原则。所以,把解构主义作为文本分析策略*终效果不佳,而解构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却渗透到了很多自认为绕过了解构主义的思潮和流派里面,比如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等。对待解构主义,应该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从以上关于“解构主义”的学术介绍中,我们能了解到,“解构主义”具有反权威,反二元对抗,反非黑即白的特点,如果把它运用在管理领域,能启发我们从另一个视角看问题,产生创新思维,并形成新观点。下面我们用两个案例来深入解读解构主义。
    案例一:解构主义――“水煮肉片”
    水煮是川菜一种特殊的做法,随着水煮鱼的全国性风靡,人们逐渐接受和喜欢甚至迷恋上了这种做法。
    水煮简言之就是:豆瓣酱汤煮肉再浇热油。在很多年以前,川菜还没有像如今这么普及的时候,很多人对“水煮肉”怀着异样的情绪,不止一个人对我说过:“我以为水煮肉是白水煮肉呢!”
    在这个名字上,四川人的确是玩了一票文字游戏,虽然这肉的确是“水”煮熟的。后来在北京被发扬光大的“水煮鱼”里油的成分越来越多,直接变成“油煮鱼”了。再后来出了一本很火的书《水煮三国》,借三国的故事比喻当今的企业管理。
    我一直想这书为什么不叫“大话三国”、“麻辣三国”,而叫“水煮三国”?其实这书是拿三国人物故事说事,看似东拉西扯,其实说的还都是正事。
    刘备是“长江国际工商管理大学”高才生、董卓办“奇妙保健品有限公司”这多少有点解构主义的意思,就如同“水煮”一样,是对人们传统思维方式的一种解构,所以“大话三国”、“麻辣三国”都不如“水煮三国”来得贴切。
    解构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始于法国的一种哲学思想,倡导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秩序,也包括打破人意识上的秩序,包括接受习惯、思维习惯等。
    其实川菜中有很多具有解构主义特征的元素,比如菜名,“水煮”是对人传统思维的一种解构,谁说一定是白水煮呢?还有“开水白菜”,你真以为是开水煮白菜吗?那可是用好几只鸡炖出来的高汤做的啊!
    因此,远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四川人就开始解构了,只不过我们不知道那叫解构,我们管那叫大白话。P8-1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