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和谐·静心 身心灵
字数: 266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作者: 吴云艳
出版日期: 2012-01-01
商品条码: 9787508068053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54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
¥36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和谐·静心 身心灵》,生命的价值是什么?想与自己、家人、事业、社会乃至宇宙建立什么样的和谐关系。当更多人不停地“向外”追求物质不肯停下脚步的时候,自己更要去静下心,听一听心灵最深处最“本我”的声音……人可以通过静心,修心,修身,找到“本然”的自我,激发内心真正“无条件”的快乐,这样,我们就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从中享受到真正的幸福,实现心灵的健康和心理健康。
作者简介
吴云艳,杭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获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硕士学位、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曾任职新华通讯社编辑、北京外企服务总公司(FESCO)经理助理、香港九龙仓公司北京时代广场销售经理、美国摩托罗拉北京公司行政经理、美国Oracle公司中国咨询部运作经理、天狮集团海外分公司经理。现为“零极限健康静心网”创始人、CEO。
目录
序一宁静是专享存在的音乐001
序二写“故事”的女人背后的“故事”003
序三外企人,在高压力中和谐静心006
一身体系统修复
身体是可见的灵魂,身体是心灵的殿堂,身体是通往心灵的桥梁。
☆“未病”预测
——把疾病扼杀在摇篮里002
身体系统预警——您了解疾病的孕育通常需要三五年以上的时间吗?您体检正常但身体总是感觉不舒服,这是为什么?《黄帝内经》为何说“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投资1元钱,为什么可以减少8.4元钱的治疗费用?是用10%的预防投入去减轻90%的治疗投入,还是把90%的医疗投入用于弥留之际。健康犹如财富,也需要有效的经营和管理。
认识曾强与健康管理003
美国保险公司为何赔钱为客户每年做体检?
——曾强健康管理事业缘起006
健康犹如财富,也需要经营管理010
走出亚健康……014
你健康了吗?
——了解健康,迈出健康的第一步018
☆如何健康活到100岁021
身体系统监控——您了解人为什么会衰老吗?您了解衰老分生理性衰老和病理性衰老吗?您了解衰老是由三大疾病——癌症、代谢综合征和年龄相关的退行性疾病导致吗?您了解大多数癌症的孕育通常需要8~10年以上的时间吗?您了解常规体检很难发现早期癌症吗?您了解肿瘤是可以预防的慢性病吗?
黄博士谈抗衰老022
衰老研究缘起
.——疾病与衰老密切相关024
与衰老相关的疾病是什么?027
人为什么衰老?028
衰老的症状是什么?033
恶性肿瘤(癌症)的早期预防监测034
人怎么才能健康活到100岁?038
☆点燃健康路上一盏灯
——寻找中医“魂”040
身体系统维护——中医认知的第一个层次是阴阳平衡;第二个层次是天人合一;第三个层次是有诸内必形诸外;第四个层次是见外知内。中医要“三善于”:善于调气血,善于平升降,善于衡出入。中医有“七重”:重经典、重师承、重临床、重勤求、重博采、重流派、重悟性。
寻找“中医魂”041
五岁诵读“汤头歌”,九岁磕头拜父为师044
生存路上几波折,命里注定中医魂046
学术超越:在敢于自我否定中精进049
追寻祖先“医魂”的探索050
中医魂兮归来053
心中有大法、笔下无死方
——行医46年,救死扶伤无数054
张文康老部长:“我的兄弟叫光荣”059
☆针道—文化—艺术061
身体系统文化——中医有“道”。技术就称“道”;“道”提升而为“文化”;“文化”再提升就是”艺术”;在”艺术“之上就成为“符号”了。
认识焦顺发和“头针”062
“头针”与“脑为髓之海……”063
“头针”名扬海内外066
什么是中国“针灸魂”?069
针道—文化—艺术071
二天、地、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体系统修复
——平衡针道080
平衡——阴阳和谐、天人合一——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础,失衡是疾病形成的诱因,修衡是通过针刺外周神经靶点,复衡是在中枢神经靶位调控下,达到机体新的平衡。平衡理论核心是以心理平衡为核心,健康是心理平衡的标志,疾病是心理失衡的表现。
认识神奇平衡针081
“平衡”的“针道”
——传统中医理论下创新的现代针灸学083
寻找靶点、靶轴、靶位——激发人体修复系统087
心理失衡,提前启动重大疾病的死亡程序092
面对盛誉,一颗平凡淡泊心……096
☆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走进有机生活100
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肿瘤为什么发生?为什么发生在这个人身上,不是那个人身上?为何这个人手术完了痊愈了,另一个同样疾病的人却死了?所有这一切和人体的内环境有关。你这个地方出了问题是因为你有适合它生长的身体内环境。因此得肿瘤以后,首先要反思自己过去的生活方式,并进行调整和改善。有机生活就是用全新的有机生活方式,把我们的身体改善成不适合肿瘤生长的环境。
胡珊:造梦有机生活101
有一种饮食叫“有机”103
“有机”是一种健康生活的态度107
有机生活,现代人健康的生活方式109
胡珊:感恩的心,造梦有机生活111
☆五行五色五声
——身心养生114
境界养生:百病生于气而止于音——古代的五音:角、徵、宫、商、羽五个音阶被中国传统哲学赋予了五行的属性:木(角)、火(徵)、土(宫)、金(商)、水(羽)。《灵枢?邪客篇》里说:“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黄帝内经》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理论。《左传》中更说,音乐像药物一样有味,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长寿。
特色罐诊付科学115
付科学自白:中医之路缘起奶奶116
神奇悬磁罐诊疗术117
付科学独特养生术:五行五色五声养生120
☆逆天而行
——走进现代生活方式病126
理念:享受时尚,但不逆天而行——所谓生活方式病,就是随着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因为衣、食、住、行、娱乐等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和行为,以及在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生活中的不良因素所导致的身体或心理疾病。这些因为现代生活方式产生的疾病,我们也称之为“现代文明病”。
科学家预言,大约2015年,一组被称为生活方式疾病的新病将成为导致人们死亡的头号杀手!
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也指出:目前因生活方式疾病而导致死亡的人数在发达国家占死亡人数的70%~80%。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癌症、呼吸道疾病等,均与生活方式有关。
遭遇现代方式病?127
逆天而行,现代生活方式病的起因128
失眠,典型的现代生活方式病130
现代人看中医的五个误区132
用中医精髓实践现代生活
——肖老师谈师承经典134
掌握中医方法论
——艾灸防治现代生活方式病137
三身、心、灵
——净心、静身、境界
☆烦恼和痛苦,原来起于胸口涌动的那股气机140
认识情绪的真相——人虽然遗忘,虽然失去了人生的方向,但是每个人都没有停止过生命的找寻……虽然可能会找错方向,虽然可能在找寻过程中饱受痛苦和挫折,虽然有的人找寻得筋疲力尽了还是没有找到方向,但是自性的“本我”一直就在我们的身上,静静地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纠结烦恼中,遇到黄庭禅141
我们的“心”去哪里了?144
胸口方寸间的气血是怎么涌动的?
——找到情绪的真相147
痛并快乐着——静“观”黄庭方寸气血152
送“众生”消除习性——人生自在154
☆净心,解铃还须系铃人
——走进心灵深层沟通157
修复的功课——要修复破碎的关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相互伤害得已经太深了。这么多伤害的钉子钉在了每个人的心上,拔出来没有不留痕迹的。因此,无法再强求什么。也无需把太多的心思放在如何挽回上。能否挽回关系看缘分,看天命。尽好本分,善待自己,也尽可能善待对方。修复关系,先要修复内在的心灵。
劫后余生的晓蕾158
内心回溯:痛苦凝结的那一刻159
我看到了“悲情影片”后面的“制作”……163
我们的爱复制了谁的模型?167
净心靠自己,解铃还须系铃人170
☆撬动冰冻关系的杠杆
——走出无效沟通172
创伤与疗愈——每个人都是带着创伤来到这个世界的。治愈创伤的过程使我们更加坚实和强壮。创伤无时不在,但修复也无处不在。创伤要自我修复,不能靠别人修复。人首先要为自己负责。改变情绪的过程是人一生中疗伤的过程。改变你的情绪模式首先要通过静心去认知自我和认知世界,去修正你的思维模式。而人的情绪模式和思维模式都源于自己独特经验的价值体系,那是属于自己灵性的东西,别人是无法修改的。
冰冻的关系源于无效沟通173
无效沟通源于情绪175
破冰:解读别人的情绪,并为自己的情绪负责179
无效沟通的底层是什么?
——解读“冰山”里的价值观183
☆河洛国学,关系的解读和相处191
和谐关系的奥秘:寻找平衡——关系的维持就是要寻找一种平衡。平衡的方式很多。比如吵架是一种平衡方式,冷战也是一种平衡方式,沉淀也是一种平衡方式,大海波涛汹涌也是一种平衡方式,地球上的天灾也是一种平衡方式。平衡就像我们跳恰恰舞,有进有退。你进两步我退两步,你退两步我进两步。在寻找平衡中我们可能会踩到脚,于是就会再做调整,寻找新的平衡。
再遇河洛国学192
“卡车”遭遇关紧黑漆漆窗户的“轿车”
——李双萍看清了冻住的关系模型194
河洛国学是什么?198
五行人属性分析——木、火、土、金、水201
关系的解读和平衡205
☆静心,实现天地人合一209
静心与境界——人的确有自己的命运轨迹,但更重要的还是他自己的心态。命运总是不顺的人,和他的心态必定有很大的关系。他没有做到真正的放下“自我”……静心需要达到一种境界。从“心”的角度来说,就像我们说的“心灭”。心“灭”了,才能达到静。这个“灭”不是没有,也不是死,“灭”就是洞察了一切。
静心,实现天地人合一……
——对话白云观赵道长210
☆当“灵性”天使张开隐形的翅膀……214
天使折断了灵性的翅膀——不少时候,小孩子本无挂碍,大人却先慌了神,一惊一乍,举轻若重,最终吓到了小孩子,大人自己却又转身走开了,没有对行动的后果负起责任。小孩有小孩的节奏。而大人以自己的节奏为标准,强行干涉了小孩子。有时候情况远比这个还糟。小孩子的专注力被大人撕裂了,以至于到后来小孩子难以专注于应该做的事。大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才是罪魁祸首,进而变本加厉干涉孩子。最终造成孩子信心丧失,自暴自弃,或者沉溺于大人认为不应该做的事,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天使“灵性”的翅膀是隐形的215
感受孩子的情绪——触摸天使“灵性”的翅膀217
解读“灵性”天使的情绪223
与天使的“灵性”对话:让我快乐地飞翔229
四外企白领应用篇
——和谐?静心身心灵
面?对?面:健康、心灵、心理专家,带你走进身心灵合一。
主题一:白领零距离体验现代平衡针灸学,感叹3秒钟缓解身体不适神效236
主题二:关于疾病预防238
主题三:白领办公室综合征和预防241
主题四:关于情绪243
主题五:关于压力244
主题六:亲子问题247
主题七:白领营养膳食250
五尾声:零极限健康静心252
《和谐·静心身心灵》读者调查表255
摘要
认识曾强与健康管理 在中国健康管理行业,曾强可以算是一个领军人物了。 四年前认识曾强的时候我刚刚进入健康管理行业,也刚刚了解“健康管理”、“亚健康”、“干预”这类专用名词,但对健康管理意味着什么可以说毫不了解。当时曾强已经有一堆炫目的头衔―― 老年心血管内科专业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任解放军总医院国际医学中心主任,解放军总医院亚健康研究所副所长,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亚健康分会副会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命技术研究院(亚洲区)副主席,中国健康管理产业联盟副主席兼秘书长,世界心脏研究会会员。长期从事心脑血管疾病基础和临床研究,先后获得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并荣获6项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近年来,潜心研究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问题,创建解放军总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倡导并积极实践体检中心的三个战略转变――“由单纯经营型向学科建设型转变;由单纯体检向健康管理转变;由单纯疾病检查向整体健康评估转变”。同时,作为国家卫生部《体检管理办法》起草委员会的专家组成员,参与了卫生部《体检管理办法》和《健康体检项目》的编写和制定工作。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国家“863”亚健康研究课题,2008年被国家卫生部聘为中央国家机关健康大讲堂巡讲专家…… “健康管理”四个字因为曾强的权威专家形象变得有些严肃,对于刚进入这个大门的我多少觉得有些望而生畏。 当谈到疾病是可以预测的主题时,曾强把我带到301医院体检中心一台超高倍显微检测系统(功能影像学图谱)的设备前。曾强用酒精擦一下我的手指,然后拿一根针轻轻在我手指上刺了一下,取出一滴血,然后把这滴血的涂片放进设备里时,有趣的事情发生了――我真切地看见了我的细胞在大大的电视屏幕上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像飘浮的小小气球,形态优美;有的一串连着一串纠缠着让人从视觉上看着不太舒服…… “这就是串红细胞,说明你可能血液黏稠度高,心血管可能有问题或存在风险,也有可能你这段时间太疲劳了……”曾强指着这一串串我看着觉得不舒服的细胞说。 “啊,一滴血就能看出这么多东西啊?”我难以置信地说。 “是啊,我还能看出你颈椎可能会有问题。”曾强上下操作着电脑屏幕上的影像说。 “可是我现在还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啊!”我下意识地动动脖子和肩颈,没有感觉不舒服。 “这就是‘未病’的概念。健康管理最重要的是疾病预测。任何疾病的孕育都需要一段时间,有些心血管疾病可能要三五年以上。在疾病的孕育阶段,在你体检的指标中不一定体现出来,身体的不舒适感觉可能也不明显。但如果能通过亚健康检测阶段提前预测出身体的萌芽疾病,就能很容易地通过亚健康干预手段把疾病扼杀在摇篮里,而不致酿成恶果。”曾强指着我的细胞影像说:“就像你的影像已经告诉你可能会有颈椎方面的疾病隐患,你提前注意就能提前预防。” 我半信半疑地点点头,觉得疾病还能提前预测真的很神奇。 后来我把我先生引荐给曾强,也让他给做了一个一滴血检测。结果更神奇的是,曾强居然还能通过细胞形态说出我先生过去曾经有过的疾病。看到我先生坐在一边频频点头,我惊讶地看看他,又看看他的细胞,再看看专注地为我先生解读疾病的曾强。 那天曾强预测出我先生的心脏可能会出问题,但当时我先生身体很好,没有心脏不舒服的迹象,因此并没有太在意曾强的话。 神奇的是,另一个中医专家也预测说我先生心脏可能会出问题。 但因为是预测,我们都没有太在意。 不幸验证曾强预测的是2007年我先生因工作劳累诱发了心肌炎。有医生甚至建议他安装起搏器。当然借由中医调理和自身锻炼,经过两年的治疗和休养,心脏基本恢复了正常。但他的亲身案例使我对疾病预测深信不疑。 另一个让我难忘的惨痛案例是亚健康协会副会长刘彩云老师的故去。我认识曾强就是刘老师引荐的。这是一个典型的“未病”未防,“已病”送命的教训。 善良热心的刘老师当时五十刚出头,带着对健康事业的使命感,她一直执著于中医治“未病”理念的推广。她本人恰恰是提前两年,在中医经络检测时被预测出有癌症风险的,而当时她并没有介意,继续拼命地为健康产业奋力工作。由于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精神紧张,两年后刘老师得了癌症。手术切除病灶后,中医专家告诫她要把人体当成一个系统进行综合调理,增强抵抗力,不要再疯狂工作;而她看到手术后各项检测正常,就认为自己没问题了,再次忽略了中医的告诫,用更大的工作热情疯狂工作,想打造一个亚健康医院,推广中医治“未病”的理念。 经营一家民营医院的艰难以及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加上医院人际关系的复杂,使得刘老师再次陷入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定、身体疲惫的不良状况中,几个月以后癌症复发,并且很快扩散到肺和骨……在经历了半年癌症带来的非人折磨后,刘老师带着对未竟事业的健康产业的遗憾去世了! 刘老师去世后,当年用经络检测法为她作出肿瘤预测的中医诊所所长徐大夫遗憾地说:“如果刘老师当年相信‘未病’预测,也许就能避免这场悲剧。真是太可惜了!” 刘老师的去世,以及很多名人精英的英年早逝,如傅彪、侯耀文、陈晓旭、罗京,网易首席执行官孙德棣、运筹学界精英何勇,以及张国荣、三毛这类因为情绪和压力等心理问题自杀的名人,无不让人扼腕叹息。 如果他们有“未病”预防的意识,如果他们有良好的健康理念并懂得健康生活方式,如果他们懂得珍爱自己、不透支生命,如果他们有情绪管理、减压、静心这样的理念和调节能力……如果这么多“如果”成立,是不是这些悲剧就可以避免? 答案是肯定的。 数据表明:中国现有高血压病人1.6亿,高血脂病人1.6亿,体重超重者2亿人,肥胖者6000万人。仅心血管病病人每年的死亡人数就达300万人,花掉医疗费约1300亿元。 《中国企业家》杂志对国内企业家进行了“中国企业家工作、健康与快乐状况调查”,结果表明,“肠胃消化系统疾病”占30.77%、“高血糖、高血压以及高血脂”占23.08%,“吸烟和饮酒过量”占21.15%;90.6%的企业家处于“过劳”状态,28.3%的企业家“记忆力下降”,26.4%的企业家“失眠”。 卫生部下属机构对10个城市的上班族的调查显示,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员工占48%,尤以经济发达地区为甚。其中北京是75.3%,上海是75.49%,广东是75.41%。 美国的调查数据表明,在健康管理方面投入1元钱,相当于减少3~6元钱医疗费的开销。如果再加上由此产生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回报,实际效益达到投入的8倍。通过健康管理能够为参加健康管理计划的个人降低50%的健康风险,并节省巨大的医疗开支。 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健康消费需求已经从单一的医疗治疗型,向疾病预防、保健和健康促进的综合型转变。 P3-6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