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入世与司法审查承诺

中国入世与司法审查承诺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人民法院出版社
  • 作者: 侯舒梅
  • 出版日期: 2011-12-01
  • 商品条码: 9787510903717
  • 版次: 1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1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侯舒梅所著的《中国入世与司法审查承诺》研究的中心问题是中国如何实现WTO司法审查承诺。这是一个有争论的话题,多数学者认为,“司法审查”就是“独立的司法审查”,其理论基础是分权理论,中国没有实现WTO司法审查承诺的理论基础。实际上WTO要求中国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遵守司法审查承诺:司法审查应独立于被授权执法的行政机关;司法审查的程序应客观和公正;应扩大司法审查范围,充分保护公民的诉权。中国从行政诉讼法律制度中的七个方面――受案范围、诉权、行政审判、管辖、证据、司法审查标准和法律适用等方面,全面履行WTO的司法审查承诺。优选人民法院对这七项法律制度前后进行了多次改革,在诉权保护方面,正在逐步扩大司法审查范围;在管辖制度方面,采用提级管辖制度,试图避免地方政府对司法审查的干预;在证据制度方面,建立了法官的心证公开的证据规则,确保调查取证、质证、认证等程序公正;在法律适用方面,中国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优选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审理行政案件适用法律规范问题的座谈会纪要》,以避免和解决法律冲突问题。《中国入世与司法审查承诺》通过对这七项法律制度的分析,指出中国政府不可能按照美国式的三权分立理论改变中国,它必须根据其政治和法律体制的现状落实WTO的原则。因此,其改革方向在政治体制方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实现司法权与行政权的真正分离,缩小体制摩擦,保障司法审查客观和公正,增加司法审查的违宪审查功能;在行政诉讼法律制度方面,尽快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扩大司法审查的范围,充分保护当事人的诉权。
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问题
二、问题的由来
三、本文研究的意义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方法
六、论文结构
第一章  中国行政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中国古代行政法律制度的发展
第二节  中国近代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行政诉讼法律制度
一、新中国行政诉讼法律制度发展史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产生
三、中国司法审查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  司法审查范围法律制度
第一节  行政诉讼法对司法审查范围的规定
一、《行政诉讼法》司法审查范围的规定
二、最高人民法院对司法审查范围的调整
第二节  中国司法审查范围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方向
一、WTO要求中国实行的司法审查制度
二、WTO要求的司法审查范围
三、司法审查范围存在的问题
四、法学家、人大代表建议修改《行政诉讼法》
五、司法审查制度改革方向
第三章  司法审查诉权法律制度
第一节  行政诉讼的原告
一、WTO要求的诉权制度
二、中国诉权法律制度文献综述
三、诉权标准的变迁
四、诉权标准存在的问题
五、目前的改革以及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第二节  行政诉讼的被告
一、行政诉讼被告概述
二、确认行政诉讼被告的标准
三、被告法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行政审判和管辖法律制度
第一节  行政审判法律制度
一、司法审查体制
二、WTO要求中国实行的司法审查体制
三、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制度改革
四、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司法审查管辖制度
一、行政诉讼法规定的管辖制度
二、存在的问题
三、管辖制度改革
四、改革后仍然存在的问题
五、继续改革的方向
第五章  司法审查证据法律制度
第一节  行政诉讼证据规则
一、中国行政诉讼证据规则的历史发展
二、中国采用的司法审查证据规则
三、WTO争端解决机构(DSU)采用的证据规则
第二节  证据规则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方向
一、WTO司法审查制度的要求
二、存在的问题
三、改革的方向
第六章  司法审查标准和法律适用
第一节  司法审查标准
一、WTO采用的司法审查标准
二、WTO要求中国实行的司法审查标准
三、中国采用的司法审查标准
四、中国采用的司法审查标准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司法审查的法律适用
一、司法审查法律适用概述
二、行政诉讼法律制度规定的法律适用
三、法律冲突以及法律适用选择
四、WTO法律文件在中国的适用
五、法律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结论
一、中国入世的司法审查承诺
二、司法体制和行政诉讼法律制度改革
三、司法审查制度存在的问题
四、改革中的阻力和改革方向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