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读本: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读本:中国古代文学

  •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 作者: 胡永生 著作
  • 出版年份: 2012
  • 出版日期: 2012-02-15
  • 商品条码: 9787214073426
定价:¥23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语文课本里不编选,但不能不读的作品,胡永生主编的《中国读本:中国古代文学》选,必须的,如陶渊明的《饮酒》;    没有选进《中国读本: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作品,你不一定不读,咱们可以按照“外国文学推荐阅读作品总汇”去扩大阅读;    读了这些作品。你就知道什么是文学,你就会阅读,你就会作文,你就是能说会道的明星。
目录
诗词鉴赏
关雎/《诗经?周南》
迢迢牵牛星/汉乐府民歌
长歌行/汉乐府民歌
龟虽寿/[东汉]曹操
饮酒(其五)/[晋]陶渊明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别董大/[唐]高适
山居秋瞑/[唐]王维
相思/[唐]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将进酒/[唐]李白
行路难/[唐]李白
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唐]李白
月下独酌/[唐]李白
登高/[唐]杜甫
游子吟/[唐]孟郊
乌衣巷/[唐]刘禹锡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思(其四)/[唐]元稹
江雪/[唐]柳宗元
金缕衣/[唐]无名氏
无题(其一)/[唐]李商隐
无题(其二)/[唐]李商隐
相见欢/[南唐]李煜
题西林壁/[宋]苏轼
游山西村/[宋]陆游
活水亭观书有感/[宋]朱熹
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浣溪沙/[宋]晏殊
生查子/[宋]欧阳修
江城子/[宋]苏轼
卜算子/[宋]苏轼
鹊桥仙/[宋]秦观
声声慢/[宋]李清照
钗头凤/[宋]陆游
钗头凤/[宋]唐婉
文言文阅读
论语?学而/[春秋]孔子
孟子?告子上/[战国]孟子
登徒子好色赋/[战国]宋玉
兰亭集序/[晋]王羲之
大学?治国章/[汉]戴圣
中庸?予知章/[汉]戴圣
滕王阁序/[唐]王勃
三字经(节选)/[宋]王应麟
弟子规(节选)/[清]李毓秀
人间词话?三境界/[清]王国维
名句赏析
古代文学推荐阅读作品
摘要
    长歌行
    汉乐府民歌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破题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关。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本诗是其中的一首。全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
    注释
    ①唏:晒干。
    ②布:散布,洒满。
    ③?黄:枯黄。颜色衰老的样子。
    ④华:同“花”。
    ⑤徒:白白地。
    翻译
    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在阳光下晒干。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只担心瑟瑟的秋天来到,树叶儿枯黄而飘落,百草凋零衰亡。千万条大河奔腾着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重西流?少年时不努力,到老来只能是空空悔恨了。
    释疑
    问:“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比喻。将时间比成一去不复返的流水,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时光就像流水一样不会倒转,人老了就不会再年轻这一客观规律,从而突出人应珍惜宝贵时光这一中心意思。
    问:诗歌前六句的作用是什么?
    答:诗前六句,揭示出春荣秋枯这个自然规律,以托物起兴的方法,为过渡到珍惜时光作铺垫。
    赏析
    本诗的前六句,揭示出春荣秋枯这一自然规律。这六句诗,主要写自然界植物花草的荣枯变化,以托物起兴的方法,为过渡到珍惜时光作铺垫。七、八句用生动巧妙的比喻,来揭示时光就像流水一样不会倒转,人老了就不会再年轻这一客观规律,从而突出人应珍惜宝贵时光这一中心意思。比喻贴切,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使诗句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很后两句则进一步指出,一个人要有所作为,有所发明创造,就应该从青年起努力学习,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否则便会虚度岁月,一事无成而空白悲叹!全诗看起来平淡,都是些当时民间的口头用语,但仔细体昧,就会觉得意味深长,乃是在平浅的语句中寄寓着不平凡的内容,词浅意深,淡而多味。
    龟虽寿
    (东汉)曹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①伏枥②,志在千里。烈士③暮年,壮心不已④。
    盈缩⑤之期,不但在天;养恰⑥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破题
    《龟虽寿》又称《神龟虽寿》,是三国时期政治家曹操的《步出夏门行》的很后一章。写在建安十三年一月,当时他五十四岁,正是赤壁之战前夕。这是一首极富哲理意味的咏怀诗,诗中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表现了曹操乐观自信,顽强进取的精神,对后人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诗中体现出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清醒的认识,并一扫汉末文人感叹浮生若梦、劝人及时行乐的悲调,慷慨高歌,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
    注释
    ①骥(ji):良马,千里马。
    ②枥(li):马槽。
    ③烈士:有远大抱负的人。暮年:晚年。
    ④已:停止。
    ⑤盈缩:原指人的寿命的长短变化,现指人寿命的长短。
    ⑥养怡:保养身心健康。
    翻译
    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结的时候。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我很好高兴,要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释疑
    问:诗歌前四句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前四句托物起兴,以神龟和腾蛇为喻,说明世上一切事物有生必有死、有盛必有衰的客观规律。为下文的抒情张本。
    问:有人说,曹操在本诗中对人生的看法很有一些辩证法的味道,你是怎么看的?
    答:同意这种说法。诗中首先讲到要尊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的。接着讲人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进取,建功立业。很后再谈到人在自然规律面前也不是接近无能为力的,一个人寿命的长短虽然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但也不是接近听凭上天安排。如果经常注意保养,使之健康愉快,也可以延年益寿。这些说法充满了辩证的思想。
    赏析
    这首诗有形、有理、有情,且理中有情,寓情于形,三者统一,达到水乳交融的地步,增强了感染力。全诗主要有三层:靠前层,以神话入诗,写出对人生的清醒认识;第二层,以马喻人,发壮怀激烈的高唱;第三层,回应靠前层,又更进一步,复而回到哲理的思辨,指出人在自然规律面前也不是接近无能为力的,一个人寿命的长短虽然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但也不是接近听凭上天安排。这样,全诗跌宕起伏,又肌理缜密,闪耀出哲理的智慧之光。全诗朴实无华,格调高远,慷慨激越,显示出诗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
    P6-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