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南京大屠杀全纪录

南京大屠杀全纪录

  • 字数: 224.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作者: 孙宅巍 李德英
  • 出版日期: 2012-01-01
  • 商品条码: 978750342777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4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南京大屠杀全纪录》编辑推荐:南京曾是一片血染的土地:南京曾是国民政府的首都。
万千中国军人在这片土地上献出了自己的热血和生命,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谱写出光荣的一页。
30万同胞在这里惨遭日本侵略军的屠杀,中华民族的历史在这里翻过了灾难和屈辱的一章。
在血腥的屠杀中,屠杀与反抗同在,屈辱与光荣并存。
正义终于战胜邪恶。南京大屠杀的元凶终于被押上历史的审判台。
内容简介
《南京大屠杀全纪录》内容简介:发生在抗战初期的南京保卫战和南京大屠杀,分别因其保卫首都和三十万同胞惨遭屠杀,而举世瞩目。万千中国军人,在保卫首都的战斗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全体中国军人和人民的光荣。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的奇耻大辱。但是,南京同胞面对侵略者的凶残屠杀,进行了英勇的抗争。在南京大屠杀这一悲惨事件中,屠杀与反抗同在,屈辱与光荣并存。
作者简介
孙宅巍,1940年生,江苏扬州人。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江苏省中国近现代史学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著有《蒋介石的宠将陈诚》、《1937南京悲歌》等;主编《南京大屠杀》,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很好成果一等奖;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
李德英,1938年生,河南济源人。196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长期从事杂志编辑和教育工作,并从事民国史研究和历史纪实文学创作。曾发表《陈诚军旅沧桑录》、《将军在海峡那边倒下》、《南京保卫战:唐生智蒙冤》等作品。
目录
前言/1
第一篇 金陵战云/1
1.卢沟桥畔的枪声/3
2.红军将领到南京/5
3.日机空袭首都/8
4.中国雄鹰搏击长空/10
5.大上海失陷/12
6.日军兵锋直指南京/15
7.委员长召开幕僚会/18
8.唐生智临危受命/21
9.组建首都卫戍军/23
10.军民誓死保卫首都/25
11.国民政府迁重庆/27
12.工业和文教机构西迁/29
13.两年前的军事演习/36
14.沉船封锁江面/39
15.两道国防线被突破/42
16.激战江阴/47
17.饶国华广德殉国/49
18.对手是松井石根/52
19.三条黑色的轨迹/54
20.乐以琴血洒蓝天/56
21.难民区挤满了人/58
22.蒋介石飞离南京/62

第二篇 南京血战/65
1.方面军发布攻城通告/67
2.来自句容、汤山的枪声/69
3.大胡山的厮杀/71
4.勇敢的工兵/73
5.淳化激战/75
6.牛首硝烟/78
7.坦克兵智勇杀敌/80
8.唐生智不去地下室/81
9.钟山勇士/83
10.喋血光华门/90
11.舍身烧毁目标/93
12.强盗的讹诈/94
13.谢造时壮志未酬/99
14.易安华牺牲在城墙下/101
15.誓不生还的敢死队员/104
16.血染棉花堤/107
17.全营牺牲在阵地上/109
18.镇江战情/112
19.罗卓英亲临前线/115
20.两将军血洒雨花台/117
21.用木盆埋葬团长/121
22.百人敢死队/123
23.城内筑起街垒/128
24.蒋介石下达撤退令/130
25.长江边乱成一团/133
26.英魂永驻紫金山/135
27.徐源泉巧渡长江/137
……
第三篇 秦淮泣泪
第四篇 石城不屈
摘要
    守卫平津的第二十九军,只有简陋的工事和落后的武器。他们凭着一腔热血和对民族的忠心,与敌人浴血奋战。日军飞机、大炮的轰炸,使古都内外,地动山摇。中国军人用血与肉,阻止铁与火的进攻。靠前三二师师长赵登禹,亲自率领部队,挥舞大刀,向敌阵冲去。一串机枪子弹射来,他身中五弹。赵将军“壮志未酬身先死”。副军长佟麟阁,站在很前沿指挥战斗。他的生命被日机投下的一枚炸弹夺去。
    中国军人,尽到了自己的职责。7月底,平津失陷。
    8月靠前3天,一个不吉祥的日子,日本军队又在中国优选的城市上海,点燃了战火。张治中将军毅然率部抵抗,给日军以沉重的回击。震惊世界的淞沪会战爆发了。
    在淞沪战场上,中国方面总共投入了70余个师,约70万兵力;日本方面先后投入了9个师团、2个支队和1个旅团,约30万兵力。百万军队,在这里拼搏厮杀。很激烈时,中国军队每小时的伤亡达1000人。在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历目前,还很少有如此巨大的规模和壮烈的程度。炎黄子孙,在经受着一场血与火的痛苦考验。
    差不多在淞沪抗战爆发的同时,北平西北面的南口,又发生了猛烈的战斗。日本人要向山西进攻,入山西,必须敲开南口这扇大门。日军的进攻是立体的,天上、地上一起来。中国军队在恶劣的条件下战斗。他们在自己同伴血肉模糊的尸体中匍匐前进。有的士兵在身上捆一串手榴弹或一包,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敌人的坦。南口,使敌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9月下旬,刚刚组建不久的八路军,在平型关大显身手。平型关是一个普通的集镇,在历目前并没有多大的名气。八路军靠前一五师,在这里成功地伏击了一支日本军队。指挥这次战斗的将领是和聂荣臻。1000多名日军被打死、打伤。在双方装备悬殊的情况下,要消灭日军1000多人,并非易事,八路军因此名震中外。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