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短火

短火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 作者: 肖建国
  • 出版日期: 2012-01-01
  • 商品条码: 978753606352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20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作者的中篇小说集,收入《短火》等八个中篇小说,作品均在国内各大文学期刊上发表过,且多次被转载。用乡村小人物的命运起伏,来书写社会大历史背景的转变,以及这种转变给乡村和人物带来的巨大影响。
目录
短火
中锋宝
轻轻一擦
县长搭台
狗婆蛇
唢呐有灵
六狗
英雄老扒锅的平民生活
后记
摘要
    短火
    我们那地方管手枪都叫“短火”,管县政府的人习惯叫“挎短火的人”。“短火”是土话,古已有之;“挎短火的人”系专指称谓,历史却不长。这有典故。解放初期的湘南山区,残余的土匪蛮子还很多,他们仨俩成伙,昼伏夜出,四处窜扰。常常在夜深人静时从县城背后突然进出一声冷枪,“砰――叭”,惊扰得老百姓一夜一夜不敢上床睡觉。为了巩固政权,保卫安全,上级给县政府的工作人员都配了枪。从县长科长到马夫伙夫通信员,一人一根“短火”挎起。他们都拦腰束一根皮带,另一根皮带从左肩上斜斜地挂下来,把“短火”挎住。“短火”都有酱紫色枪套套着,枪把上飘着一缕红缨子。他们也戴军帽,打绑腿,穿解放鞋。他们也出早操。每天天亮,他们在县政府门口的空坪上整好队,由县长亲自喊口号:立正――稍息――立正!向左转――齐步走。20多个人列成两路纵队,出街口,绕义公祠,到东边城门口,再折回头,沿街道南行,一直走到墟坪上,拐弯回到县政府。他们在街道上行走着的时候,一律操正步,并无喧哗,只是头抬得很高,手臂摆动很大,带动着腰下“短火”上的红缨子也一荡一荡的,特别撩眼,显得英气勃发,不同凡响。他们经过的时候,好多小女崽小媳妇都从半开的铺门里探出半边脸,火辣辣的眼睛紧追着看。看队伍里的小后生,看他们“短火”上的红缨子。他们常常骑了马在城外的旧城墙上狂奔,踢起一团一团的烟尘,郁积半空,久久不散。他们也有几次跟随部队出城追剿土匪,据传都十分枭勇,每次都有斩获。自从县政府的人挎上“短火”,消灭了几股散匪,镇压了两批恶霸,我们那一带果然清静下来,太平了。老百姓都可以睡落心觉了。“挎短火的人”在老百姓心目中成了一种象征,有了至高无上的威势。哪家豪绅隐瞒了财产,“去,喊挎短火的人来!”哪里发生了窃案,“赶紧,报告挎短火的人!”邻里吵架了,吵得不可开交,
    “好哕,请挎短火的人来评个公道!”两口子黑夜里在床上打抱箍子架(这也是我们那地方的土话,书面语叫“做爱”),有时候老婆矫情,憋足了劲滚来滚去,抵死不从。男人便咬牙威胁道:“你要嫌老子的‘短火’不够劲,老子去喊个挎短火的人来!”老婆顿时软下身子,摊手摊脚地随男人搬弄了。但有时也会相反,老婆听了那种威胁却更来劲,突然兴奋了,耸着光身子叫道:“好啊好啊,去叫挎短火的人来啊!――不去叫你是我的崽!”有一次,南门口小井巷的打卦婆难产,在家里折腾了一天一夜,接生婆来了几个,神也跳了,香灰水也喝了,艾也灸了,滚水也熏了,还灌了参汤,打卦婆痛得撕天喊地地嚎,可就是生不下来。家门口的巷子里站了很多人,听着打卦婆一声高一声低的嚎喊,且声气渐来渐弱,都在心里想:只怕这人会保不住了。正在这当口,县政府的伙夫出来挑水路过巷口,一条鲜红的红缨子在大腿和水桶之间飘扬。小把戏眼尖,一眼看见,就像看到了天神降临,高声叫道:“挎短火的来哕!”人们也都跟着叫起来:“挎短火的来哕!”声音轰雷一般。接着就听到房子里打卦婆猛然厉叫一声,随后就有一个接生婆冲出门来报喜道:“生了!生了!――生了个带把的!”
    打卦婆给儿子取个名字叫:火生。
    从此,“挎短火的人”成了一个神话。
    一
    火生长到18岁了。
    火生有个诨名:潲桶仔。这诨名也是母亲打卦婆取的。
    我们那地方,差不多的人都有个诨名,都是依据形体和特性而取。比如干牛肉、双下巴、塌屁股、疤眼皮、五仔螳螂、二癞子。火生的特点是饭量大。特别大。小时候,打卦婆的奶水是很足的,两坨奶子胀鼓得像猪尿泡,轻轻一点,奶汁就像箭一样射出来。可是还不够喂毛毛。另外还要加喂一碗米汤。稍长,火生弃奶吃饭,饭量大得吓人。打卦婆从墟上买回一只粗瓷海碗,给他专用。海碗很大,直径能有半尺,一碗盛得下半斤米饭。半斤米饭又哪里够?火生三扒两扒,也不要菜,转眼就没有了。打卦婆就将自己碗里的饭再减些给他。一边减一边唠叨:“饿痨鬼!这样的吃法,只怕要把一个家都吃穷去。”光吃点饭,是不至于把一个家吃穷去的,打卦婆的责骂里其实更多的是怜爱。他们家不富,但也不是很穷。那时候她的男人做点小生意,收入不高,但是稳定。而打卦婆身怀绝技,会打卦(她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说来真是神奇,她只凭一筒米,一枚铜钱,就能把冥冥中的一些事情算得清清楚楚。哪家丢失了东西,哪家走失了小把戏,哪家的老人病了还能活多少时日,哪家的媳妇偷了什么样的野老公,请她打一卦,就能算得出来。(不过*后一种她是不给人算的。她说,那种事不能做,缺德!)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