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合订本):方书卷4?验方新编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合订本):方书卷4?验方新编

  • 字数: 955.00千字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 作者: 苏礼 等整理
  • 出版日期: 2011-12-01
  • 商品条码: 978711715135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867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11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中医临床推荐阅读丛书(合订本):方书卷4?验方新编》编辑推荐:为《中医临床推荐阅读丛书合订本(方书卷4:验方新编)》,由苏礼等整理。《验方新编》系清代鲍相璈纂辑。全书共24卷,是一部博载民间习用奇验良方为主,兼收医家治验的方书。本次整理后,书前增加导读、整理说明,书后附有索引,以便读者查阅。 
内容简介
《中医临床推荐阅读丛书(合订本):方书卷4?验方新编》为《中医临床推荐阅读丛书合订本(方书卷4:验方新编)》。《验方新编》为清代鲍相璈纂辑,梅启照增辑。全书共24卷,是一部博载民间习用奇验良方为主,兼收医家精论治验的方书。所收验方大多简便易求,切于实用。
《中医临床推荐阅读丛书(合订本):方书卷4?验方新编》1~16卷为清代鲍相璈纂辑内容,计16卷。卷1~8,按人体部位从头到足的顺序,分为53部杂症论述其内外治法。卷9~16,分别论述妇科、儿科、外科、急症、内科诸病等治疗方法及方药。
17~24卷为梅启照增辑内容,计8卷。卷17~19,按人体部位从头到足的顺序,分为40部杂症论述其内外治法。卷20~24,分别介绍妇科、儿科、痧症、骨伤科、痈疽疔疮等病症的治疗方法及方药。书末附咽喉秘集1卷,载咽喉诸疾的辨证治法方药,并附图说明。
本次整理,以清光绪四年(1878)杭州东壁斋24卷刻本为底本,经过精心校勘而成,书前增加导读,书后附有方剂索引,便于读者查阅。《中医临床推荐阅读丛书合订本(方书卷4:验方新编)》是中医工作者进行教学、研究,特别是从事临床诊疗工作者推荐阅读的中医古籍之一。
《中医临床推荐阅读丛书(合订本):方书卷4?验方新编》由苏礼等整理。 
目录
验方新编(卷1-16)
验方新编新增(卷17-24)
附录 咽喉秘集
方剂索引 
摘要
    参看前痘症治验末篇为要。男左、女右,在肚角上有一窝,即止泻之火穴也。其法用本人之手下垂肚角,然后将其手曲转,令手莫动,以曲骨下为下,此处必有一窝,即于窝中用灯火连烧三次,其泄自止。但痘前吐泻总勿乱治,恐滞毒也。若痘出而泄泻不止,则宜施治,虑中气虚则难起胀也。
    泄有二端。泄而粪黄臭秽,小便赤涩者,此毒气奔越,热泄也,痘色必红紫,加味四苓散主之;泄而粪清白滑利者,虚寒也,痘色必淡白,参术散主之。如虚泄不止,兼用七味豆蔻丸,无不止矣。此聂久吾先生痘症经验方也。
    加味四苓散:治痘症热泄如神。虚泄者断不可服。猪苓、木通各八分,泽泻、赤茯苓各七分,川连炒、黄芩炒、牛蒡拣净,炒香,研碎、车前子各五分,灯心一团,水煎,空心服。
    参术散:治痘症虚泻,并寻常脾虚泄泻,屡试如神。白术土炒一两,软党参高丽参更妙、真白茯苓、砂仁、炙甘草、薏仁炒、白莲肉去心,炒、真神曲、楂肉各五钱,肉豆蔻面裹煨,去面切细,纸包打去油、柯子火内煨,去核、广陈皮去筋各四钱,南木香三钱,共为细末,每用二钱,米汤调,空心服。小儿如不肯服,或调稀粥服亦可。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