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合订本):医案医话医论卷1
字数: 888.00千字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 苏礼
出版日期: 2011-12-01
商品条码: 9787117151337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750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
¥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中医临床推荐阅读丛书(合订本):医案医话医论卷1》的整理工作遵循以下原则:①力求原文准确,每种医籍均以中医文献专家遴选的珍本善本为底本,严加校勘,反复审核,确保原文精准无误。②原则上只收原文,不作校记和注释,旨在使读者在研习之中渐得旨趣,体悟真谛。③每种古籍撰有导读,介绍该书的作者生平、成书背景、学术特点,对临床的指导意义以及学习方法和临证运用方法等内容,提要钩玄,以启迪读者。④原文中俗体字、异体字、避讳字予以径改,不作校注。
苏礼整理的《中医临床推荐阅读丛书合订本(医案医话医论卷1)》中包含有《格致余论》《医贯》《医学源流论》《名医类案》《丁甘仁医案》5种。
内容简介
《中医临床推荐阅读丛书(合订本):医案医话医论卷1》是为了适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很好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而组织全国有名中医文献专家学者整理出版的。自2005年相继出版以来,颇受广大读者欢迎,得到中医界广泛关注和好评,先后多次重印发行。为便于读者研习和收藏,根据读者的迫切要求和中医专家学者的建议,我们整理出版了《中医临床推荐阅读丛书》合订本。
目录
医案
名医类案
丁甘仁医案
附一 诊方辑要
附二 喉痧症治概要
医话医论
格致余论
医贯
医学源流论
病证名索引
方剂索引
摘要
至元已巳六月,罗住夏于上都,佥事董彦诚年逾四旬,因劳役过甚,烦渴不止,极饮潼乳,又伤冷物,遂自利,肠鸣腹痛,四肢逆冷,汗自出,口鼻气亦冷,六脉如蛛丝,时发昏愦。温救何疑。众医议之,以葱熨脐下,又以四逆汤五两,生姜二十片,连须葱白九茎,水三升煮至一升,去渣凉服,至夜半气温身热,思粥饮,至天明而愈。《玉机真藏论》云:脉细,皮寒,气少,泄利,饮食不入,此谓五虚,死。浆粥人胃则虚者活,信哉。
一人年五十余,中气本弱,至元庚辰六月中病伤寒八九日。医者见其热甚,以凉剂下之,又食梨三四枚,痛伤脾胃,四肢冷,时昏愦。罗诊之,其脉动而中止,有时自还,乃结脉旧刻误热也,心亦悸动,吃噫不绝,色变青黄,精神减少,目不欲开,石山以目闭而哑不言为脾伤。蜷卧,恶人语。少阴症。以炙甘草汤治之。大便泻而目闭蜷卧,手足冷,炙甘草汤。成无己云:补可去弱。人参、大枣之甘以补不足之气,桂枝、生姜之辛以益正气。五脏痿弱,荣卫涸流,湿剂所以润之,故用麻仁、阿胶、麦门冬、地黄之甘润经益血,复脉通心是也。加桂枝、人参,急扶正气。生地黄减半,恐伤阳气。剉一两剂服之,不效。罗再思脉病对,莫非药陈腐而不效乎?再于市铺选尝气味厚者,再煎服之,其病减半,再服而愈。琇按:辨药亦要著。凡药,昆虫草木生之有地,根叶花实采之有时。失其地,性味少异,失其时,气味不全,又况新陈不同,精粗不等。倘不择用,用之不效,医之过也。《内经》云:司岁备物,气味之专精也,修合之际,宜加意焉。娘按:《医学纲目》是东垣案。
真定府赵吉夫年三旬余,至元夏间,因劳役饮食失节伤损脾胃,时发烦躁而渴,又食冷物过度,遂病身体困倦,头痛,四肢逆冷,断不在臂膝。呕吐而心下痞。此厥冷乃热深厥亦深,何也?以有头痛可辨。若厥阴头痛,当吐痰沫,不当呕吐。盖呕吐属半表半里者居多,或太阴少阴亦有,断无头疼之症。医者不审,见其四肢冷,呕吐,心下痞,乃用桂末三钱匕,热酒调服,仍以绵衣覆之,作阴毒伤寒治之。汗大出,汗后即添口干舌涩,眼白睛红,项强硬,肢体不柔和,小便淋赤,大便秘涩,循衣摸床,如发狂状,问之则言语错乱,视其舌则赤而欲裂,朝轻暮剧,凡七八日,家人辈自谓危殆。罗诊脉七八至,知其热证也,遂用大承气汤苦辛大寒之剂一两,作一服服之,利下三行,折其胜势。翌日,以黄连解毒汤大苦寒之剂二两,使徐徐服之,以去其热。三日后,病十减五六,更与白虎加入参汤约半斤服之,泻热补气,前证皆退。戒以慎起居,节饮食,月余渐平复。《内经>日:用药无失天时,无逆气宜,无翼其胜,无赞其复,是谓至治。又云:必先岁气,无伐天和。当暑气方盛之时,圣人以寒凉药急救肾水之原,补肺金之不足。虽有客寒伤人,仲景用麻黄汤内加黄芩、知母、石膏之类。恐发黄发斑,又有桂枝汤之戒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