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品史记四帝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 傅剑仁
出版日期: 2011-11-01
商品条码: 9787515301235
版次: 1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
¥2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品<史记>四帝》是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
内容简介
《品<史记>四帝》内容简介:傅剑仁先生研读《史记》二十年,《品<史记>四帝》是他继《从<史记>出发》《品读<史记>》之后的第三本专著。《从<史记>出发》是从具体的事件、人物出发,诠释今天应该汲取的史学营养,《品读<史记>》是向同一类事件、人物走去,开掘今天应该认知的历史规律,《品<史记>四帝》则是选取在治国理政方面各有特色的四个皇帝逐一品评,提炼出今天可资借鉴的治国安邦之要义。
品高帝刘邦,主要是品他治国理政的平民特色,品文帝刘恒,主要是品他治国理政的民本情怀,品景帝刘启,主要是品他治国理政的法制情结;品武帝刘彻,主要是品他开疆拓土的大作为、大手笔,治国安邦的核心要义是治吏,而不是治民。
作者笔下激情充盈,元气饱满,是一部鲜活灵动的历史文化之大散文。
作者简介
傅剑仁,湖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在河北任公职。
出版著作多种。长篇报告文学《千日养兵》获1990-1991年全国很好报告文学奖;《拜谒司马迁》获第三届冰心散文很好奖;三次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长篇小说《一师之长》获昆仑很好作品奖。
目录
高帝刘邦
文帝刘恒
景帝刘启
武帝刘彻
摘要
公元前二○五年三月,汉王刘邦率军从陕西大荔东渡黄河,直逼魏国的首府山西临汾。魏国首领魏豹抵挡不过,率军投降。
刘邦在大肆搜刮金银财宝的同时,把魏王宫室的美女一并掳走。
于是,历史在被刘邦掳走的一群美女中,打下了一个深深的情结。
在掳掠的魏王宫女中,有一个姓薄的女子,其父是苏州人,秦朝时在魏王府谋事,与魏王宗室女子魏媪私通,生下了薄氏。
薄氏在魏国沦陷后,被刘邦送到河南荥阳的汉宫织布房里。踢踢嗒嗒的织布声,与楚汉相争的烽火形成鲜明的反差。也许借着战火的余光端坐在原始笨重的织布机前的薄氏,此时正在想着母亲魏媪为她从卜卦大师许负那里讨回的那句吉言――你女儿将来会生天子――但眼前笨重的织布机和监工送来的一堆堆麻线团,使得她不敢相信这话会得到应验,可她又不愿放弃卜卦大师给她的这旬吉言。这句吉言成了她在织布机前打发时光的依托,她就是凭着这句吉言而活着,凭着这句吉言而等待,并保持着常人觉察不出来的冷静和耐性。
踢踢嗒嗒的织布声,使刘邦想到拨弄这声音的女子。于是他闲逛到织布房,眼光像刀子一样在每个织布女子的身上盘剥,并在薄氏脸上定格,把她选进了汉王后宫。
美女堆里无美女。薄氏被安置到后宫以后,刘邦并没有想起她来。因为后宫从各诸侯国掠来的美女实在太多了,薄氏在织布房里虽是出众的,但在美女如云的后宫,也就不怎么显眼了。薄氏在后宫一年多,也许见过刘邦,但一次也没有得到刘邦的宠幸。
历史没有记载薄氏在后宫这一年多里煎日熬月的情感经历,但人们想象得出来,她之所以能用平静的心态默默地将痛苦打发掉,不声不响地等待着,是因为她心里始终装着那句卜卦大师的吉言,她尚需等待。 一年多以后,果然机会来了。 薄氏年少时,结识了两个美女,一个叫管夫人,一个叫赵子儿。后这二人同时被选进魏王宫。论地位,薄氏要优于她俩,虽然薄氏是私生子,享受不到魏王宗室子女的特殊待遇,但她的母亲是魏王宗室女子,是魏国的当朝公主,比起从民间和下层官吏家选进宫的管夫人和赵子儿来,受人看重的分量还是要重得多。薄氏特殊的出身和她本能的善良,使得她并不似其他宗室女子那般自恃高贵而瞧不起下人,而是既保持身份又不乏平凡地与人宫的姐妹友好相处。美貌出众的管夫人和赵子儿,在与薄氏的朝夕相处中结下了友谊。她们凭着年轻时才有的天真,曾在诉说友情而真的受了感动以后,遵循“苟富贵,勿相忘”的祖训,在嘻嘻哈哈中立过誓约――谁先显贵了,别忘了好友。
就是这句誓约,给了薄氏一个机会。
汉王刘邦在降伏魏国后,把魏王宫室的女子全部掳到荥阳,其中就有薄氏和管夫人、赵子儿。还在薄氏守着粗糙的织布机踢踢嗒嗒织布的时候,管夫人和赵子儿便因为美色而得到刘邦的宠幸了。在战事稍有好转后,刘邦在河南宫成皋台与管夫人和赵子儿寻欢作乐。虽然刘邦和项羽究竟谁能坐上天下皇帝的宝座尚是个未知数,但能与汉王刘邦尽情云雨,并被他搂着无拘无束地玩耍,在管夫人和赵子儿看来,当然是*幸福不过的事了。就是在被这种幸福浸泡得浑身发炸的时候,管夫人与赵子儿同时想起了薄氏,想起了她们三姐妹曾经有过的誓约。她俩没有因为还有一个曾经心爱的姐妹独守空房而伤感,只是当做年轻时有过的一个能令如今发笑的戏语而咯咯发笑。
刘邦喜欢身边的美女发出这般淫淫的笑声,当然会像个孩子似的缠着她俩寻根问由。她俩用响铃般的嬉笑把曾与薄氏的誓约讲出来以后,刘邦反倒“心惨然,怜薄姬”,生出些许伤感来。他撇下管夫人和赵子儿,立即把薄氏召来“幸之”。
可怜的薄氏在被刘邦肥胖的身子压住以后,无比激动地说:我昨天夜里梦见一条苍龙盘在我的肚子上。
薄氏这句极具挑逗的话,撩拨得流氓气十足的刘邦雄性大发,他对薄氏说:这是要尊贵的兆头,我来帮你成全这桩事吧!
一番云雨之后,刘邦推开尚处于亢奋之中的薄氏,拖着疲倦的身躯走了。
就这一次,薄氏为汉室江山生下了一个创造辉煌的伟人――汉文帝刘恒。
二十三年后,刘恒登上了汉室皇帝的宝座。
可这二十三年中,刘邦几乎把这个儿子忘了。
刘恒的母亲薄氏,是定制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取乐的成群宫女中的一个,刘邦几乎每天都要从宫女群中挑选一两个年轻美貌的宫女“幸之”,他挑上谁就是谁的荣幸,哪里会有“一日夫妻百日恩”的感念呢!因而薄氏虽然为他刘邦生下了一个儿子,但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刘邦再没有幸过薄氏,薄氏也就一直处于妾的地位而未能往“夫人”上升格。
薄氏是否满足,无史料记载。但薄氏这一妾的地位,使得她自己以及汉室江山中*杰出的皇帝刘恒的性命得以保存,连同刘恒人格品性的良好锤炼,奠定了伟大的母性基石。
历史所遵循的唯物辩证法的天则,就这样在薄氏母子身上作了极其鲜明的注释――刘邦对薄氏的不幸,却成了薄氏的大幸――老四刘恒因为母亲失宠于父亲,因而在耍乖撒娇的年龄也没有在父亲面前耍乖撒娇的资格,更不用说像三哥刘如意那样常挂在父亲的嘴上,形成对二哥刘盈的皇位威胁。薄氏精心守护着一天天长大的儿子刘恒,生活在被刘邦遗忘的角落,日子虽不贫乏,但门庭极其冷清。母子俩谁也不能得罪,谁都得罪不起,成天谨慎小心,生怕什么事惹怒皇后吕雉而招来横祸。但薄氏毕竟被刘邦幸过,刘恒毕竟是刘邦的血脉。满朝文武大臣虽用不着为谋求升官发财而巴结他们母子,但他们母子的特殊背景还是在文武大臣的心目中有些分量的。加之皇后吕雉的阴险毒辣与薄氏母子的忠厚敦良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因而文武大臣在不得不巴结讨好皇后吕雉的同时,以心做秤,称出了薄氏母子的“贤智温良”。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刘恒把母亲薄氏接到代国以后,不知是水土不服还是别的原因,薄氏病倒了,而且一病就是三年。史载,这三年间,刘恒不眠不休,既不闭上眼睛,也不脱下衣服,长年累月地在母亲身边服侍,凡给母亲喝的汤药,端上来必先经他亲口尝试,然后才由他一勺一勺地吹凉喂到母亲的嘴里……历史就是这样有意无意地告诉我们,刘恒特殊的出身背景,特别是刘恒和他母亲薄氏被刘邦的遗忘,是刘恒独特的一笔人生积累、道德积累和政治积累。身为皇帝的血脉,却被皇帝遗忘,本是人生的一大不幸。而正是这不幸,不仅使刘恒母子在险恶的宫廷政治斗争中求得了一份平安与平淡,而且求得了一份通常皇帝的血脉所领悟不到的平凡。因为刘恒母子有过对吕雉加害的长期躲避,因而他们获得了为人为官所必须具备的自律和谨慎;因为刘恒母子享受不到皇帝连同皇亲国戚的特有尊崇,因而他们不得不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得与庶民较为接近。刘恒母子在众人眼里的“贤智温良”印象,从人性的本质意义上说,绝不仅仅是在躲避吕雉的加害中获得的,它原本就是一种秉性,一种人格,是为人的一种大德。这种大德,离开与面呈菜色的庶民相处,离开自己动手的劳作,是无论如何不可获得的!
刘恒在做了长达二十三年的积累后,从山西晋阳的代国宫邸,走向了长安的未央宫。
P40-4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