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新中国外交照片解读
字数: 100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 陈敦德
出版日期: 2012-02-01
商品条码: 9787515303710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06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
¥3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陈敦德编著的《新中国外交照片解读》内容介绍:我本是外交领域的门外汉,因决心触及尼克松总统1972年访华“破冰之旅”的相关题材,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有了难得的机缘,获准进入新华社资料馆那栋灰色老楼阅读相关海外报刊,特别是西方及港澳台地区的主要报刊。我查阅了1968年至1972年五年间的资料,特别下工夫苦读了这五年新华社自己编印的《大内参》。
内容简介
新华社摄影部《摄影世界》杂志“新中国外交照片揭秘”专栏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各方读者喜爱,好评如潮。陈敦德编著的《新中国外交照片解读》是该专栏的结集本,收录了自2008年2月至2010年12月的各期文章,根据图书出版的需要对文章布局做了一些调整,对文章内容做了进一步润色加工。衷心地希望读者朋友们继续支持这个专栏,也支持和喜爱《新中国外交照片解读》。
作者简介
陈敦德,作家、电影艺术家。其电影力作《血战台儿庄》、《法庭内外》、《芙蓉镇》、《铁血昆仑关》、《周恩来万隆之行》等,先后荣获金鸡奖、百花奖、华表奖、夏衍文学奖等各种奖项。其擅长于通过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来着力表现首脑外交,所刻画的领袖人物、周恩来、蒋介石、尼克松、卡特、戴高乐、苏加诺、尼赫鲁、田中角荣、特鲁多等领袖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内心世界,栩栩如生,极富可读性。日本《读卖新闻》称其为“中国首屈一指的外交题材文学作家”。
目录
自序/我写“新中国外交照片揭秘”专栏
乘坐美军吉普车——美军观察组在延安
从《四万万人民》、八路军电影团到《血战台儿庄》——电影大师伊文思半世纪的中国情
为廖承志赴港独当一面而举手——香港有个八路军办事处(上)
利用香港特殊地位,组织华南抗日军事武装——香港有个八路军办事处(中)
延安派出特使密赴香港看望宋庆龄——香港有个八路军办事处(下)
白求恩来延安,怒砸窗子惊动——廖承志在香港最早成立的机构是支援白求恩小组
解放上海十万大军睡马路的来龙去脉——鲜为人知的南京人城部队涉美“人宅”事件
解放军钢铁洪流穿越“国中之国”——指示北平人城式要经过东交民巷
对叶剑英面授机宣:部队不能越过樟木头——新中国成立后中英关系掀开了第一页
开国大典“突然之间冒出”的新中国空军编队——林弥一郎为新中国空军所做的特殊贡献
“对越南政府要求建立外交关系,应立即答复同意”——在莫斯科决策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
毛主席接受国书时,将军们为什么藏身屏风之后——新中国外交“另起炉灶”派出将军大使
让耿飚在巴基斯坦打开我国西部大门——中巴友好关系的新篇章
新中国大使首次在西方世界亮相——在斯德哥尔摩自己驾车的将军大使耿飚
老天给胞波兄弟“泼水”——中缅解决边界争端的成功范例
中美日内瓦会谈要回钱学森是一个胜利——中美大使级首轮会谈内幕
周恩来大义凛然赴万隆:新中国需要朋友——“克什米尔公主号”空难背后的故事
戴高乐引爆外交“核弹”——中法建交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毛主席、周总理也没有想到的胜利——纽约:1971年10月25日晚11时20分……
“红色中国人来了,使所有好莱坞明星都黯然失色”——乔冠华率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在联合国“亮相”
“你把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尼克松与周恩来首次握手
“我们共同的老朋友蒋委员长可不高兴了”——与尼克松握手
尼克松请马尔罗做客白宫长谈——从一张没有戴高乐的戴高乐照片说起
尼克松忍不住“违反规定”伸手摸龙头——尼克松访华拉开了文物外交的序幕
对黄镇说:联络处比大使馆还“大使馆”——中美关系解冻伊始
“中美关系正常化两秒钟就可以完成”——访美与卡特从此成为好朋友
来自牛津的八路——中英友好的开路者林迈可
破格用高规格接待英国卸任首相希思——希思晚年回忆说:一见到毛主席,就觉得他是我的老朋友
伊丽莎自二世送来先王“迟到了390年的信”——英国女王的首次访华之旅
“不怕犯法推开中国大门的勇士!”——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日本客人
新中国第一个访日代表团受到“比外国元首访日还热烈而盛大的欢迎”——李德全率中国红十字代表团首次访问日本
“威震抗日战场的王胡子来了”——王震将军率中国农业代表团访日
芭蕾《白毛女》的轮回——中日文化交流的佳话
周恩来与日本首相特使在亚非会议上“偶然邂逅”——鸠山首相不顾美国反对派高官会见周恩来
“兰花外交”获重大突破,中国密使化解中日贸易困境——松村谦三苦心推动中日互设贸易办事处与互换记者
鸣谢与告知
摘要
笔者第一次看到这张延安老照片时,当时所见虽然尺寸不大,却一下子吸引了我,令我十分震惊。它具有如此强烈的表现力,将一段独特而珍贵的历史浓缩在照片里。
我用放大镜对其中人物逐个细看。在黄土高原上,坐在这辆美军吉普车上的,都是上世纪中国历史大转折之际的风云人物啊!身着中山装的毛主席,自信地微笑着坐在吉普车前排,双手轻松自如地放在膝盖上。吉普车后排座位上,仅能坐下美国总统特使赫尔利和国民党首席谈判代表张治中将军,担任主席英语翻译的中央外事组成员黄华挤坐在车沿轮子铁盖上,穿黑布鞋的右脚甚至有点踏空。
这张照片拍摄于1945年8月27日午后,、朱德和周恩来等到延河边的延安关东机场,迎接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和国民党首席谈判代表张治中,这是他们专程飞来延安接去重庆。该照片所拍的是飞机抵达之后,毛主席陪同赫尔利乘美军观察组的吉普车驶往住所途中的一次停留。时逢八年抗战胜利,延安军民仍沉浸在喜悦之中,照片左边未进入镜头的军民向毛主席及客人的热烈欢呼,吸引了车上主人及客人的注视目光。图中纵深入镜的两辆汽车也是美军观察组的军用车。延安时代,毛主席没有专用座车,宋庆龄赠送给延安的一辆救护车,有时也成为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人外出时使用的交通工具。
图2是彩色照片(另见彩插),摄于次日8月28日午间,毛主席换了服装并戴上帽子,要出远门乘专机去重庆进行那次有名的国共谈判。还是乘坐那辆美军吉普车,送毛主席及客人的朱德总司令坐在头排,毛主席与赫尔利坐在后排。前排三个人笑得很开心,这是笔者在朱老总生平照中少见的笑容灿烂的一张。两张照片中吉普车驾驶员就是当时美军驻延安观察组的军官,这两张照片皆由美军观察组成员约翰·C·科林陆军上尉拍摄,从这两张照片所抓拍的笑容来看,科林上尉是位摄影老手。笔者近年为外交部所编导拍摄的十集电视文献纪录片《陈毅》,用了一段抗战年代延安城街道的彩色纪录片,镜头清晰流畅、人物形象生动,由于是首次在国内披露,2001年8月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立即接到行内专家电话询问:“当时我们延安电影团真能拍彩色纪录片?”我答复:“这是当年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拍的。”
这两张主题照片还引出另一段重要历史,即美军观察组进驻延安的历史。这就开始了中共的“半外交”时代。当时是史迪威将军担任中缅印战区副总司令兼驻华美军总司令的时期,史迪威出于早日结束对日战争需要,提出要向延安派驻美国军事使团,便于在八路军、新四军的敌后根据地建立对日情报站,搜集日军部署序列、机场及华北各地气象等情报,便于驻成都机场的美军航空队B-29战略轰炸机群远航轰炸日本本土,并由中共根据地军民救助沿途被击落的美军飞行员。蒋介石惧于美军与中共的军事接触,虚与委蛇,设置障碍,不予批准。美国军方不得已惊动了罗斯福总统,在总统亲自出面施加压力下,老蒋才不得不同意驻华美军派人员进驻延安,但老蒋死活不同意使用“驻华美军观察使团”、“中缅印战区美军代表团组”之类的高规格名称,只同意使用“美军观察组”的名称;但是,美方自己称它为“迪克西(DIRCXI)使团”,在美国的二战军史书里也常用这个代号。“迪克西”原指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南部反叛各州,也含有太阳所照之地的意思。据美军观察组第一任组长包瑞德上校在其晚年回忆录里说:“把共产党控制地区称作‘迪克西’的想法.,也许是考虑到这是一个能引起人们好奇心的名字,它暗示着造反者的家园也是一个‘太阳永远照耀的地方’。”
……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