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楚辞笔记

楚辞笔记

  • 字数: 164.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作者: 张炜
  • 出版日期: 2012-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530414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2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文学和历史之间自由穿行,将单篇单部的楚辞感受化为浑然一体的生命理解。
目录

自序
读《禽骚》
读《九歌》
东皇太一
云中君
湘君
湘夫人
大司命
少司命
东君
河伯
山鬼
国殇
礼魂
读《天问》
读《九章》
惜诵
涉江
哀郢
抽思
怀沙
思美人
惜往日
橘颂
悲回风
读《招魂》
摘要
    想象如此烂漫:我大马的饮水处是咸池,马的缰绳拴于遮挡阳光的神木扶桑。由于遮住了强烈阳光,他正可以从容行进。作为前驱的,是给月亮驾车的望舒;而作为后卫的,是风神飞廉。鸾鸟凤凰在四周戒备,随行的还有雷神。他发出命令,让凤凰展翅,夜以继日往前疾赶。
    聚拢的旋风率领云霓前来迎接,他居高临下,看越聚越多的云霓何等斑斓。这就是宇宙,这就是天上。滚动的云海衬托着四周人物的显赫,以及邀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气势。在这儿,居于中心的竟然是一个刚刚用蕙草擦过眼泪的人。
    他俨然是一位帝王。既有帝王的威严,又多了一份飘逸。本来作为一个来往于天地之间的精灵也就足够,可他依然怀念和神往一种君王的威仪。这一切对于常伴君侧的诗人而言,都是耳熟能详的了。
    在这种放纵的想象中,恰恰也隐含了一种对照。表面上看他把那个“美人”撇得远远,已经从尘埃滚滚的大地来到了云霓飘飘的上天――但我们从这种威仪排列之中,仍然可以看到一种牵挂和对比――它不能不让人想起群臣迎迓、整齐的仪仗、浩浩的车队。
    就在这种对照中,掩藏着诗人内心里那声长长的叹息。
    我们接近可以说,这种雄奇的想象是针对那个“美人”生发的。实际上在长长的咏叹中,居于中心的人物并不是诗人,而是另一个人,是那个“美人”――是他巍峨高大的身躯,是他的背影,是他飘落在远处而又无所不在的目光――诗人正率领云霓、蕙草、百亩花园,甚至是雷电、河流和高山,徘徊于那个无所不在的巨大的身影周围。
    这也是诗人始料不及的。他不愿如此,但实际上还是如此。
    这种种神奇想象随意点染的斑斓,也只能是对另一个高大身影的无限衬托。没有办法,诗人还是显示了一种阴性的角色;而阴性,她的一切气韵,氛围,足以培养的仍然还是丰茂的花草,是它笼罩一切的浓烈香气。这种阴性的培育既需要保持一种湿度和幽暗,又离不开阳光。阳光无所不在,尽管为了这种芬芳和繁衍,不得已时仍要遮挡一下阳光。这在花圃园工那儿有一个术语,叫做“遮帘”。诗人使用了许许多多的“遮帘”:空隙四露,阳光洒下。阳光过强是可以灼伤花卉的,许多艳丽和芬芳是不可以直接暴露在阳光之下的。她们的娇羞正需要闪烁的光,需要掩护――这种掩护反而加重了她们的娇羞和美丽。
    至此,一种人性、伦理、隐喻和象征的大和谐,从诗中一叠叠生出,让人目不暇接。这使唯美生出了更大的内力,使繁琐和曲折呈现出条理。这看来似乎漫不经心,却一次又一次地拥抱了伟大的理性。

    一场宇宙间的长旅开始了。
    清晨渡过白水,在山上系马,忽然回头眺望,泪眼淋漓。诗人发出声声哀叹:此地竟然没有美女或贤人。高丘正是那个“美人”的所在,他身边没有真正让人惊羡的女子或贤士……他忍不住要回头,要眺望,要再一次泣哭。这是远离尘世的很后一瞥?当然不是。高丘无女,活该如此,这与先前的诅咒是接近一致的。但这次不同的是流涕:仅一瞥就让其泪眼淋漓。人与人之间很深刻的埋怨和牵挂,情状复杂以至于此。
    飘飘忽忽来到春宫,宇宙的东方。与之相关的都是天上的事物,是神话中的人物,特别是成神的古代帝王的女人。让雷神驾车寻找美女,首先选中宓妃:“求宓妃之所在”――他写好一封信,解下佩带束好,交给一个人。也就在此刻,彩色云霓纷纷聚散,忽离忽合,似乎昭示着事情的乖戾难成――相传羿的国土在穷石一带,那么宓妃一定是回到了那里,她到了清晨才回河里洗濯长发;而那条河是从太阳落山之地流出。没有人比宓妃再俊美,她因此骄傲自大、放荡不羁、欢乐终日。她是那么美丽,又那么不懂礼节。不得已,诗人只好将她放弃。
    对于宓妃的寻找和放弃,对她美貌的想象,倒是一次令人心惊的选择。因为直到这时诗人才算靠前次真正恢复了男人身份,开始了艰难的忘却,忘却昨天,忘却那个“美人”。他在寻找异性的安慰,认为只有宓妃一类美貌的女人才能挽救沉沦的灵魂。这也许真的是专享生路。因为他立在“悬崖”上,随时都有粉身碎骨的可能――此刻只有女人的手才能将他援助。
    当然,这种足以吸引他的美女不在尘世,只在天上。同时也能稍稍说明,他在尘世为什么从来不曾如此地爱恋。
    尘世间只有男人的力量,这种力量对他构成不可解脱的吸引。
    力量和权力是悲剧的起源。一方面“诗与帝国对立”(俄?布罗茨基语),另一方面诗人却要在心中建立和完美这个帝国。对国君,对帝王的想象,对笼罩上下四野的巨大很好不错所具有的严整性,时而发生难以回避的幻觉。这一切对一个浪漫主义者的吸引是显而易见的。王朝,总有形而上的东西给予支撑:这是一对奇怪的矛盾。冷酷的繁文缛节的帝国,似乎与荒野蛮俗构成了对立。实际上帝国又是优选的蛮俗。帝国可以毁灭美,也可以唤起对美的深远和深刻的想象。在这儿,诗人别离的是一个帝国还是一个人,都接近一样。他对这两者的爱也是一样的。它们在他心中合而为一,只化为一个形象。
    然而这一切淤积,只有女性的柔情之水才洗得干净。
    寻找女人就是寻找遗忘,寻找明天和永生。诗人对死亡是恐惧的,对黑暗是恐惧的。他对生活的巨大留恋和热爱,在这儿不言自明。
    就为了寻找这样一个女性,他才直上九天,走遍四极。P27-3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