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改敏所著的《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校生态环境》目前对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教师实际经历的专业成长的过程、阶段和具体内容;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方式与保障措施。在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方式上,大多是教师专业发展理智取向和实践一反思取向范式下的微观层面的理论研究,关注教师成长中内部因素的发展和相互影响,而对环境因素与教师作为专业主体的发展和互动影响的生态取向研究较少。 基于以上认识,《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校生态环境》以北京s小学为发起学校的“学习和发展共同体””(Learning and Developing Community,简称LDC)为研究对象,确认了教师生存于其问的生态环境及其建设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价值,以“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校生态环境研究”为研究问题,提出了教师专业成长的生态取向之路径,即在强调实践一反思取向倡导的同伴互助交流,群体协商,以及重视反思过程、体验和发展反思技术、方法等基础上,更加强调学校“文化”和教师“群体”的作用,重视通过“环境”“氛围”“合作文化”等的营建,达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之目的。 由于生态取向强调整体和多重关系的内部逻辑,在研究策略上自然要求对多个教师专业成长的个案进行整体描画、解释和聚拢,不仅在个案内,还要在个案间发掘研究实例所属类别的特性(Guba and Linc~'oln,1981),描画出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校生态环境。基于此,本书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访谈、小组座谈、观察、文献收集等主要方法获得第一手资料,按照布朗芬布伦纳人类发展生态学的理论解释和生态圈模型,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校生态环境各系统要素及其关系进行界定和划分,并将小系统、中间系统、外系统和大系统依次嵌套,形成学校生态环境的分析框架。在行文上,从外到内,依次对大系统、外系统、中间系统和小系统中教师专业成长和各系统环境之间的互动进行叙事和深描,呈现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校生态环境概貌及其价值和意义。 本书的基本结论是:①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校生态环境是由大系统、外系统、中间系统和小系统之间所整合形成的环境。各系统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不仅互动影响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围绕教师发展的理论、实质理论和方法论之间的融合也会影响研究的效度。②学校生态环境中的各系统也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功能,在教师专业成长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其中,大系统对教师专业成长起着外力推动作用;外系统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起着自助作用;中间系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系系统,对教师专业成长起着直接的互动作用;而小系统作为即刻的环境,对教师专业成长起着实质的内部形塑作用。③教师专业成长的状况,不是单一系统作用的结果,而是多个系统协同整合构成的学校生态环境综合影响的结果,在系统之间,由外到内形成了一个波及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校环境系统影响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