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周作人自编集:药味集
字数: 80.00千字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作者: 周作人
出版日期: 2012-02-01
商品条码: 9787530211939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152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
¥1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作者周作人生前亲自编定,学者止庵穷数年之力精心作校,增补从未出版作品,为市场上很全面很的周氏文集。
内容简介
《周作人自编集:药味集》精选周作人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一年的作品,据作者自己说,此集“内容‘敝帚自珍’,以为其中颇有可看之小文”,是他一生中很很好的集子之一。周氏散文风格向被形容为“闲适”,在他看来这可分为“小闲适”与“大闲适”,后者即“唯其无奈何所以也就不必多自扰扰,只以婉而趣的态度对付之”,又说,“闲适原来是忧郁的东西”,其中欲说还休的情感成分,恰恰增加了文章的“苦味”。《药味集》很能体现周氏文章这一特色。
作者简介
周作人(1885-1969),原是水师出身,自己知道并非文人,更不是学者,他的工作只是打杂,砍柴打水扫地一类的工作。如关于歌谣,童话,神话,民俗的搜寻,东欧日本希腊文艺的移译,都高兴来帮一手,但这在真是缺少人工的时候才行,如各门已有了专功的人他就只得溜了出来,另去做扫地砍柴的勾当去了。因为无专门,所以不求学但喜欢读杂书,目的只是想多知道一点事情而已。所读书中于他很有影响的是英国蔼里思的著作。
目录
序 1
关于朱舜水 3
关于陶筠厂 9
关于杨大瓢 15
关于范爱农 22
玄同纪念 28
记蔡孑民先生的事 34
元元唱和集 39
四鸣蝉 43
老老恒言 49
话 55
春在堂杂文 59
禹迹寺 65
卖糖 71
撒豆 75
上坟船 80
缘日 85
蚊虫药 90
炒栗子 94
野草的俗名 98
谈俳文 107
再谈俳文 116
日本之再认识 130
摘要
序
鄙人学写为文章,四十余年于兹矣。所写的文字,有应试之作,可不具论,有论文批评,有随笔,皆是写意之作,有部分的可取近来觉得较有兴味者,乃是近于前人所作的笔记而已。其内容则种种不同,没有一定的界限。孔子曰,吾少也贱,多能鄙事。鄙人岂敢高攀古人,不过少也贱则相同,因之未能求得一家之学,多务杂览,遂成为学艺界中打杂的人,亦不得已也。若言思想,确信是儒家的正宗。昔孔子诲子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鄙人向来服膺此训,以是于汉以后很佩服疾虚妄充,其次则明李贽,清俞正燮,于二千年中得三人焉。疾虚妄的对面是爱真实,鄙人窃愿致力于此,凡有所记述,必须为自己所深知确信者,才敢着笔,此立言诚慎的态度,自信亦为儒家所必有者也。因此如说此文章思想皆是国粹,或云现代化的中国固有精神,殆无不可。我很怕说话有点近于夸大,便不足取,但是这里实在是很谦虚的说的,只因不愿虚伪的谦逊,故或不免过于率直耳。自丁丑至庚辰此四年中,陆续写有六十余篇,兹因书局之需,择取其三分之一,得二十一篇,公之于世,题名曰药味集。拙文貌似闲适,往往误人,专享二旧友知其苦味,废名昔日文中曾约略说及,近见日本友人议论拙文,谓有时读之颇感苦闷,鄙人甚感其言。今以药味为题,不自讳言其苦,若云有利于病,盖未必然,此处所选亦本是以近于闲适之文为多也。中华民国三十一年一月二十四日,作者自序于知堂。
关于朱舜水
朱舜水是我们的大同乡,他与都是绍兴府属余姚县人,在民国成立前后特别受国人的崇敬,杭州清泰门内立祠,遗书重刊,大概都是民国一二年间的事。我虽然想搜集乡贤著作,但是愿大而力薄,所收只能以同在府城的山阴会稽为限,此外如萧山之毛西河王南陔,余姚之黄太冲邵念鲁,目的是在于买书,不尽由于乡曲之见了。《舜水遗书》也以同样原因买有一部,可是不曾怎么细看,因为靠前这是铅字印本,虽说是吾乡马一浮所编校,错字却很好的多,读下去很不愉快,第二朱君的节义固极可钦,其学问则非我所能懂,盖所宗无论是王伯安是朱仲晦,反正道学总是不甚可解的。近来偶阅新井白石的《东雅》,见其中常引舜水说,以关于果树竹,禽鸟鳞介各门为多,有些注明出于《朱氏谈绮》,我这才知道他对于名物大有知识,异于一般的儒者,于是重复找书来读,十年耽误虽是可惜,唯炳烛之明,总胜于终身面墙,则亦正复可喜耳。
《舜水朱氏谈绮》四册,早见于名古屋一旧书店目录中,十年前亡友马隅卿君常常谈及,这是什么样的书呢,却终未决心去买来一看。近日寄信去居然买到了,宝永五年刻本,即西历一七○八年,纸墨如新,不似二百三十年前物。书凡三卷,据舜水门人安积觉序文云,卷中二册本是舜水为水户侯所著之《学宫图说》,卷上系懋斋野传问简牍笺素之式,深衣幅巾之制,旁及丧祭之略,记其所闻,卷下则今井弘济概举所闻事物名称,分类罗列,汉和并记,间有说明,《东雅》所引大抵出此,文集中有答问三卷,亦被征引数条。安积氏《澹泊斋文集》中有与村篁溪泉竹轩书,以为舜水自有其大学问大文章,此书琐屑殊不足观,以重违水户侯遗教,故为编刊,所撰序文亦是此意,而以委曲出之,如末尾所云:
“昔鱼朝恩观郝廷玉之布阵,叹其训练有法,廷玉恻然曰,此临淮王遗法也,自临淮殁无后校旗事,此安足赏哉。览者有味乎斯言,庶为得矣。”此是正统的看法,亦自有道理,但是离开了政事与理学,要知道一个人的情性,从有些微小的事情上去看,反能明了真相,也正是常有的事。原公道著《先哲丛谈》卷二记朱舜水事十三条,其十一云:
“舜水归化历年所,能倭语,然及其病革也,遂复乡语,则侍人不能了解。”又同卷中记陈元有一条云:
“元能娴此邦语,故常不用唐语。元政诗有人无世事交常淡,客惯方言谈每谐,又君能言和语,乡音舌尚在,久狎十知九,旁人犹未解句。”此二则所记,皆关于言语小事,但读了却有所得,有如小像脸上点的一个黑子,胜过空洞的长篇碑传。文集中的疏揭论议正经文字,又《阳九述略》,《安南供役纪事》等,固足以见其学问气节,但是集里的书牍九卷,答问三卷,《谈绮》三种,其琐屑细微处乃更可见作者之为人,是很有意思的资料。《谈绮》卷上关于信函笺疏的式样,神主棺木的制法,都详细图解,卷中说孔庙的构造,大有《营造法式》的派头,令人不得不佩服。安积氏著《朱文恭遗事》中云:
“藏书甚少,其自崎港带来者不过两簏,而多阙失,好看《陆宣公奏议》,《资治通鉴》,及来武江,方购得京师所镌《通鉴纲目》,至作文字,出入经史,上下古今,娓娓数千言,皆其腹中所蓄也。”在别一方面,他的常识亦甚丰富,卷下辨别名物,通彻雅俗,多非耳食者所能知。答小宅生顺书之一有云:
“来问急性子,仆寡陋无所知,于药材草木鸟兽更无所知,然闻急性子乃凤仙花子,不辨是非,触手即肆暴躁,未知是否。”此岂无所知者所能写,至答小宅问中历说沉速诸香,尤为不易,无怪今关天彭文中疑舜水留滞安南系在经商,故熟悉香料也。答野节书中云:
“敝邑青鱼有二种,乃池沼所畜,非江海物也。其一螺蛳青,浑身赤黑色,鳞大味佳,大者长四五尺。其一寻常青鱼,背黑而腹稍白,味次之,畜之二年可得三四尺,未见其大者,以其食小鱼,故不使长久。”案范啸风著《越谚》卷中水族部下云:
“鲭鱼又名螺蛳青,专食螺蛳,其身浑圆,其色青,其胆大凉。”此螺蛳青正是越中俗语,不意范氏之前已见于舜水文集,很有意思。《谈绮》卷下天时部首列“零糖”,下注和语,盖是冰柱。《越谚》云,“呼若零荡,”此俗名通行于吴越,若见诸著录,恐亦当以此为很早矣。记圣庙建筑那么细致严密,说名物时又多引用俗语,看似抵忤,其实乃出于诚笃切实,二者反可互证也。《遗事》中云:
“文恭自持严毅,接人和愉,与客谈论,间及俚谚嘲笑之事。”
“不能饮酒,而喜客饮,时或对棋,棋不甚高。”此所写皆有意味,有颊上添毫之妙。《遗事》中记舜水所述只好州苏作判通一诗,又一则云:
“有媒人极言女子之姣,娶之而丑,夫家大怒,欲殴媒人,其人骂曰,花对花,柳对柳,破粪箕对苕帚。音芝,俗字,犹言敝苕帚也。”案于此可想见舜水之风趣,欲使异邦学子领取此谐味固亦甚难,则其寂寞之情亦可想也。字音芝训敝,今无可考,《易余龠录》卷十引顾黄公《白茅堂文集》书徐文长遗事云:
“文长之椎杀继室也,雪天有童灶下,妇怜之,假以亵服,文长大詈,妇亦詈,时操取冰,怒掷妇,误中妇死。县尉入验,恶声色问字作何书,文长笑曰,若不知书生未出头地耳,盖俗书作也。尉怒,报云用杀,文长遂下狱。”注云,音瞿,《释名》云,四齿杷也。案今越中不知有铁器名瞿者,四齿杷农夫掘地多用之,则名曰铁勺,别有一种似锄而尖,更短更坚厚,石工所用,通称山支,或可写作芝音之字,唯平常人家不备此器,取冰不必需此,灶屋中亦无冰可取也。二百余年间言语或不无变迁,可惜查不着这字的现身了,但在朱顾二公遗文中得见此俗语奇字,亦很有意思的事耳。
谈舜水的著作,不可不说到那篇《阳九述略》。这是辛丑六月写给门人安东守约的文章,说明朝灭亡的原因,归结于士夫之作孽,人民之困苦叛离,自具深识,又谓清兵陷北京,布散流言,倡为均田均役之说,百姓多为所惑,亦是异闻,与记虏害诸条皆可备考,文繁今不能多引。上文提及安东守约,这也非说几句不可。舜水居东久,知人甚多,书牍九卷中与东邦人士者居其八卷,可以知之,及门亦不少,唯自谓只安东一人可称知己,其交谊之深密盖虽安积亦不及也。书牍靠前卷中有与孙男毓仁书,详记其事,今录于下:
“日本禁留唐人已四十年,先年南京七船同住长崎,十九富商连名具呈恳留,累次俱不准,我故无意于此,乃安东省庵苦苦恳留,转展央人,故留驻在此,是特为我一人开此厉禁也。既留之后,乃分半俸供给我,省庵薄俸二百石,实米八十石,去其半仅四十石矣。每年两次到崎省我,一次费银五十两,二次共一百两,苜蓿先生之俸尽于此矣。又土仪时物络绎差人送来,其自奉敝衣粝饭菜羹而已,或时丰腆则鱼数枚耳。家止一唐锅,经时无物烹调,尘封铁锈。其宗亲朋友咸共非笑之谏沮之,省庵恬然不顾,唯日夜读书乐道已尔。我今来此十五年,稍稍寄物表意,前后皆不受,过于矫激,我甚不乐,然不能改也。此等人中原亦自少有,汝不知名义,亦当铭心刻骨,世世不忘也。奈此间法度严,不能出境奉候,无可如何,若能作书恳恳相谢甚好,又恐决不能也。”文集铅字本多误,今据《先哲丛谈》卷三所载录入。此书盖作于延宝六年,其时毓仁至长崎,于今二百六十二年,遂觉古人之高谊清风不可复见矣。
关于范爱农
偶然从书桌的抽屉里找出一个旧的纸护书来,检点里边零碎纸片的年月,很迟的是民国六年三月的快信收据,都是我离绍兴以前的东西,算来已经过了二十一年的岁月了。从前有一张太平天国的收条,记得亦是收藏在这里的,后来送了北京大学的研究所国学门,不知今尚存否。现在我所存的还有不少资料,如祖父少时所作艳诗手稿,父亲替人代作祭文草稿,在我都觉可珍重的,实在也是先人专享的手迹了,除了书籍上尚有一二题字以外。但是这于别人有甚么关系呢,可以不必絮说。护书中又有鲁迅的《哀范君三章》手稿,我的抄本附自作诗一首,又范爱农来信一封。(为行文便利起见,将诗写在前头,其实当然是信先来的。又鲁迅这里本该称豫才,却也因行文便利计而改称了。)这几页废纸对于大家或者不无一点兴趣,假如读过鲁迅的《朝华夕拾》的人不曾忘记,末了有一篇叫作“范爱农”的文章。
鲁迅的文章里说在北京听到爱农溺死的消息以后,“一点法子都没有。只做了四首诗,后曾在一种日报上发表,现在将要忘记了,只记得一首里的六句,起首四句是,把酒论天下,先生小酒人。大圜犹酩酊,微醉合沉沦。中间忘掉两句,末了是旧朋云散尽,余亦等轻尘。”日本改造社译本此处有注云:
“此云中间忘掉两句,今《集外集》中有《哭范爱农》一首。其中间有两句乃云,幽谷无穷夜,新宫自在春。”原稿却又不同,今将全文抄录于下,以便比较。
哀范君三章
其一
风雨飘摇日,余怀范爱农。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鸡虫。世味秋荼苦,人间直道穷。奈何三月别,遽尔失畸躬。
其二
海草国门碧,多年老异乡。狐狸方去穴,桃偶尽登场。故里彤云恶,炎天凛夜长。独沉清洌水,能否洗愁肠。
其三
把酒论当世,先生小酒人。大圜犹酩酊,微醉自沉沦。此别成终古,从兹绝绪言。故人云散尽,我亦等轻尘。
题目下原署真名姓,涂改为黄棘二字,稿后附书四行,其文云:
“我于爱农之死为之不怡累日,至今未能释然。昨忽成诗三章,随手写之,而忽将鸡虫做入,真是奇绝妙绝,辟历一声……今录上,希大鉴定家鉴定,如不恶乃可登诸《民兴》也。天下虽未必仰望已久,然我亦岂能已于言乎。二十三日,树又言。”这是信的附片,正张已没有了,不能知道是那一月,但是在我那抄本上却有点线索可寻。抄本只有诗三章,无附言,因为我这是抄了去送给报馆的,末了却附了我自己的一首诗。
哀爱农先生
天下无独行,举世成萎靡。皓皓范夫子,生此寂寞时。傲骨遭俗忌,屡见蝼蚁欺。坎终一世,毕生清水湄。会闻此人死,令我心伤悲。峨峨使君辈,长生亦若为。
这诗不足道,特别是敢做五古,实在觉得差得很,不过那是以前的事,也没法子追悔,而且到底和范君有点相干,所以录了下来。但是还有重要的一点,较有用处的乃是题目下有小注壬子八月四个字,由此可以推知上边的二十三日当是七月,爱农的死也即在这七月里吧。据《朝华夕拾》里说,范君尸体在菱荡中找到,也证明是在秋天,虽然实在是蹲踞而并非如书上所说的直立着。我仿佛记得他们是看月去的,同去的大半是民兴报馆中人,族叔仲翔君确是去的,惜已久归道山,现在留在北方的只有宋紫佩君一人,想他还记得清楚,得便当一问之也。所谓在一种日报上登过,即是这《民兴报》,又四首乃三首之误,大抵作者写此文时在广州,只凭记忆,故有参差,旧日记中当有记录可据,但或者诗语不具录亦未可知,那么这一张底稿也就很有留存的价值了。
爱农的信是三月二十七号从杭州千胜桥沈寓所寄,有杭省全盛源记信局的印记,上批“局资例”,杭绍间信资照例是十二文,因为那时是民国元年,民间信局还是存在。原信系小八行书两张,其文如下。
“豫才先生大鉴:晤经子渊暨接陈子英函,知大驾已自南京回。听说南京一切措施与杭绍鲁卫,如此世界,实何生为,盖吾辈生成傲骨,未能随逐波流,惟死而已,端无生理。弟于旧历正月二十一日动身来杭,自知不善趋承,断无谋生机会,未能抛得西湖去,故来此小作勾留耳。现因承蒙傅励臣函邀担任师校监学事,虽未允他,拟阳月杪返绍一看,为偷生计,如可共事或暂任数月。罗扬伯居然做靠前科课长,足见实至名归,学养优美。朱幼溪亦得列入学务科员,何莫非志趣过人,后来居上,羡煞羡煞。令弟想已来杭,弟拟明日前往一访。相见不远,诸容面陈,专此敬请著安。弟范斯年叩,廿七号。《越铎》事变化至此,恨恨,前言调和,光景绝望矣。又及。”
这一封信里有几点是很可注意的。绝望的口气,是其一。挖苦的批评,是其二。信里与故事里人物也有接触之处,如傅励臣即孔教会会长之傅力臣,朱幼溪即接收学校之科员,《越铎》即骂都督的日报,不过所指变化却并不是报馆案,乃是说内部分裂,《民兴》即因此而产生。鲁迅诗云,桃偶尽登场,又云,白眼看鸡虫,此盖为范爱农悲剧之本根,他是实实被挤得穷极而死也。鲁迅诗后附言中于此略有所说及,但本系游戏的辞,释明不易,故且从略,即如天下仰望已久一语,便是一种典故,原出于某科员之口头,想镜水稽山间曾亲闻此语者尚不乏其人欤。信中又提及不佞,则因尔时承浙江教育司令为视学,唯因家事未即赴任,所以范君杭州见访时亦未得相见也。
《朝华夕拾》里说爱农戴着毡帽,这是绍兴农夫常用的帽子,用毡制成球状,折作两层如碗,卷边向上,即可戴矣。王府井大街的帽店中今亦有售者,两边不卷,状如黑羊皮冠,价须一圆余,非农夫所戴得起,但其质地与颜色则同,染色不良,戴新帽少顷前额即现乌青,两者亦无所异也。改造社译本乃旁注毡字曰皮罗独,案查大文彦著《言海》,此字系西班牙语威路达之音读,汉语天鹅绒,审如所云则爱农与绍兴农夫所戴者当是天鹅绒帽,此事颇有问题,爱农或尚无不可,农夫如闰土之流实万万无此雅趣耳。改造社译本中关于陈子英有注云,“姓陈名浚,徐锡麟之弟子,当时留学东京。”此亦不甚准确。子英与伯荪只是在东湖密谋革命时的同谋者,同赴日本,及伯荪在安庆发难,子英已回乡,因此乃再逃往东京,其时当在争电报之后。又关于王金发有注云,“真姓名为汤寿潜。”则尤大误。王金发本在嵊县为绿林豪客,受光复会之招加入革命,亦徐案中人物,辛亥绍兴光复后来主军政,自称都督,改名王逸,但越人则唯知有王金发而已。二次革命失败后,朱瑞为浙江将军承袁世凯旨诱金发至省城杀之,人民虽喜得除一害,然对于朱瑞之用诈杀降亦弗善也。汤寿潜为何许人,大抵在杭沪的人总当知道一点,奈何与王金发相溷。改造社译本注多有误,如平地木见于《花镜》,即日本所谓薮柑子,注以为出于内蒙古某围场,又如揍字虽是北方方言,却已见于《七侠五义》等书,普通也只是打的意思耳,而注以为系猥亵语,岂误为草字音乎。因讲范爱农而牵连到译本的注,今又牵连到别篇上去,未免有缠夹之嫌,遂即住笔。廿七年二月十三日。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