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河南卧龙卷/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党铁九
装帧: 简装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作者: 党铁九
出版日期: 2011-09-01
商品条码: 9787513006842
版次: 1
页数: 0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
¥3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民间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先数千年以来创造的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我们民族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以及凝聚力和亲和力的载体,也是我们发展优选文化以及提高综合国力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 本书是《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之一的《河南?卧龙卷》,主要收录了“女人的心为什么是水做的”、“襄阳访医”、“对症下药”、“巧治府台”、“勤学出名医”、“巧试“苏木”方”、“冬至吃饺子的来历”、“医圣拜师”、“医圣轶事”、“名师高徒”、“巧医病婴”、“喜怒拜良师”等故事。 《河南?卧龙卷》由党铁九等编著。
目录
前言
神话
兄妹通婚
鲧禹父子与龟驮碑
海水为什么是咸的
鬼谷子王婵
人的寿命
女人的心为什么是水做的
传说
人物传说
张仲景传说
襄阳访医
对症下药
巧治府台
勤学出名医
巧试“苏木”方
冬至吃饺子的来历
中药店为何称“堂”
医圣拜师
医圣轶事
名师高徒
巧医病婴
喜怒拜良师
智判鱼汤案
八十老翁添一娃
张仲景与万年桐
医圣传奇
诸葛亮传说
诸葛亮拜师
诸葛孔明
诸葛亮南阳得天书
飞来的卧龙岗
张衡除恶
李阁老传说
两盏灯
题 联
祈 雨
顾嘉蘅传说
顾嘉蘅与张仲景
顾知府巧断争圣案
谊雅才高
李自成传说
西城门上的铁鞭痕
烟囱为啥垒墙外
孟家坟
你李他李不一户
王莽撵刘秀的传说
影山和麦仁店的由来
蒸馍石
饮马桥
闪莽岭
马齿菜――长命菜
马踏泉
扳倒井
庞振坤传说
庞振坤巧难知府
庞振坤说媒
庞振坤唱戏
庞二赖
王小传说
王小遇仙记
古怪儿子与老妈妈
王小打柴
张飞的丈八长矛
赵云之死
关羽出世
知音入微_
蔡邕与焦尾琴
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湘子钓“寒鱼”
欧阳修的故事
方苞题诗吓蛮
海瑞慧眼识宝
书法家与雅集亭
王羲之书法惊天台
华佗的奇方
孙思邈与“花蕊石”
地名传说
卧龙岗的传说
诸葛亮招亲
诸葛亮下山
白水朝卧龙
镇妖塔
岳飞书武侯《出师表》
梅溪河的传说
八仙桌
王府山
望乡台
宛南书院
狮子坑
刘四桥
麒麟岗的传说
龟岗
草料岗的传说
伏牛山是怎么变成的
风物传说
龙王玉库
张果老的豆包馍
鸭嘴壶
金头驸马
玉石牛
挖宝
独山玉
洗独山
菜瓜钥匙
祖师修行
周公和桃花女
十八罗汉与癞哈蟆
溧河上的传说
骞姓来历
文举人
告龙王
泥鳅现形
八个白裤带
白果树的传说
南阳方言“渴汤”的来历
扣篦箍削指头
人心不足蛇吞相
一锯两扇瓢的来历
牛郎织女与南阳丝绸
民俗传说
年的来历
对联的传说
门神的传说
放爆竹的来历
正月十五玩龙的来历
土地神勾龙
打烧饼的祖师
泥瓦匠的祖师奶
故事
鬼狐精怪故事
鬼不缠
戳天树
南阳的城隍庙为啥建在白河沙滩上
狐仙住店
小石人
巧女与阎王
活判子
土地庙里供猪头
慧嫂
辛四见阎王
借尸还魂
当良心
毛猴和狐仙
动物故事
彭越螃蟹
喜鹊和斑鸠
“红屁股猴”的由来
母鸡为啥“咯咯打”地叫
猫狗是冤家
螃蟹和蚯蚓
老猴精
王刚鸟和赵构鸟
生活故事
两兄弟
快嘴媳妇
判 案
糊涂官断案
史大石和牛大吹
一块假银元
圆梦
考女婿
小巫跳神
连环救
圣贤愁
恶有恶报
落榜举人巧对
联句
学武艺去杂念
财主选儿媳
梦先
状元和榜眼
行东风才有西雨
徐偎子行善记
巧媳妇巧说九
土财主进城
柳老头找女婿
杀子记
长工与掌柜
惊老鸹
笑话
好脾气
张三打磨
“谢过县太爷”
鱼人二瓜
风水先儿出恭
屠夫与斋公
剃头匠笑话
给狗剃个头
刀钝没有馍
干剃
聪明的长工
仨儿学能
稀罕事
虱的奇遇
附录一 未收入本卷的主要作品篇目
附录二 故事家小档案
附录三 民间文学工作者小档案
后记
摘要
兄妹通婚 很久很久以前,人们都是长着一对蚂蚱眼。有这么兄妹六人,相依相靠裹合得很好。 有一天,他们几个在荒山坡上开地。搬走地上的一块块大石头,放倒一棵棵的大树,燃起火把坡上的草烧掉。整整干了七七四十九天,才艰难地开辟出一小块土地。他们都很高兴,商量着第二天就把庄稼种上。 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兄妹几个可起床了,来到地边一瞧哇,傻眼了!昨天搬走的石头自己回到了老地方,放倒了的大树也直竖竖地长了起来,翻过的地面整个反了个儿,连地皮上的荒草又长得好好的。他们只好重新开荒、掘石头、放倒树、烧荒草。又是七七四十九天,累得他们筋疲力尽。没想到第二天来一瞧哇:还和从前一样。一连三次都是如此,可把兄妹六人吓坏了。几个人多了个心眼儿,把地又翻了一遍,商量好半夜三更来瞅瞅到底是咋回事儿。 到了后半夜,他们有的拿金铲,有的拿银铲,还有的拿把铁锅铲,找个地方藏了起来。忽然,一道金光闪过,有个白胡子老头从天上飞了下来。站到他们白天开过的荒地里,这戳戳那捣捣,不一会儿就让石头、树、草回复了原样。老大、老二憋不住了,掂着金铲、银铲就去打,让老三拦住了。老头看老三怪仁义,就说:“您别小看我这白胡子老头,我是老天爷哩!眼看就要发大水,水能漫到天顶那么高。我看你们可怜,想给你们透个信。啥时候了干哩啥活?快点逃命去吧!” 兄妹六人一听吓坏了!一齐跪下来求老天爷救救他们。 老头说:“你们想活命得照我说的去做。大娃、大妮坐金柜子。二娃、二妮坐银柜子。三娃、三妮坐木柜子。记着放点干粮,别忘了拿上铁锅铲。”说完,又是一道金光不见了。 过了不久真的变天了。东方飘红云,西方飘黑云,南方飘黄云,北方飘白云。不一会儿,四方云彩聚成一疙瘩,下起了瓢泼大雨。雨下得越来越大。下到七天七夜,大水铺天盖地,山倒地陷.浪头卷起来快挨着天顶了。世上的人也淹死完了。金柜子、银柜子沉了底,光剩下三娃、三妮坐着个木柜子顺水乱飘。 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木柜子晃晃荡荡冲到了天上。通通通!撞响了南天门,把天兵天将都惊动了,乱说:“你们没看水冲到南天门了吗?都是因为水没处流哇,你们赶紧拿住铁锅铲往下挖,找着地穴让水流下去,水就消了。不哩我们也没法儿!” 兄妹二人真的拿着锅铲捣开了,谁知铁锅铲是件宝物,捣着捣着真的捣着了地穴,水也慢慢地往里面流,消下去不少。十天落一尺,整整九九八十一天,三娃、三妮坐的木柜子才从南天门落到一个山脊上。山顶上没别的,只有一棵桃树。兄妹二人央求说:“桃树啊,你不接住俺们,非把俺们摔死不可。叫俺们在你头上歇歇吧,久后俺们决忘不了你的大恩,俺过年保准也叫你过年。”桃树伸出俩枝把木柜子接住了。后来,人们逢年过节拿两块桃木板放在门两边,用“桃符”驱邪,慢慢地才换成贴对联,都是因为他们兄妹俩应许兴起的。 兄妹二人总算活下来了。可是地上都没人烟了,有啥活头哩!急哩兄妹俩成天哭,一连哭了三天三夜。到了第四天。他们正哭呢,飞来了一对蚂蚱。一公一母都来劝:“没看都到啥时候了,光哭也没用。世上没了人烟,还不胜你们兄妹俩配成夫妻算了。不哩,世上人真要绝种了。” 兄妹二人听了这话,吓得不敢吭气。心里说:天底下哪有亲兄妹成亲的,那才害臊呢!不管咋说,他俩死活不答应。俩蚂蚱会生门儿:叫他们滚石磨。当哥的站南山,妹子站北山,把两扇磨一块往下滚。他俩一松手,两扇磨骨骨碌碌滚得可快了,滚到山根儿,巧了!哥哥滚的磨在上,妹妹滚的磨在下。两扇磨齐不崭崭合一块了!就这兄妹俩还不答应。一对蚂蚱又叫他们穿针引线。哥哥站河东岸,妹妹站河西岸,妹妹手里拿根针,隔着河让哥哥抓根线去认针,他俩想着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认不上。谁知道真是想不起来的事儿――隔恁远的河水,那根细线飘飘悠悠飘飘悠悠,嘿!真的穿进了针眼里。兄妹没啥说了,俩蚂蚱高兴得要送份贺礼。说了半天,兄妹俩啥也不稀罕,看蚂蚱眼长得怪好哩,想要。俩蚂蚱说:“只要你们俩配夫妻,就把眼换给你们。”兄妹俩只好答应了。当时的人眼睛是直着长,换上蚂蚱眼横着看,不仅得劲,瞅啥都清楚。趁着兄妹俩高兴,蚂蚱催着他们成亲。再说是兄妹俩,咋磨开睑哩?俩蚂蚱看出来了,还当场交配让他们看。兄妹二人一想只有成亲才能延续人类,终于结合到一块了。当妹子的还是没腔,扯把扇子叶遮住脸。这与后来娶新娘要搭盖头遮羞有没有联系,我不清楚。不管咋说,兄妹二人一配夫妻,俩蚂蚱是高兴坏了,又蹦又跳的。弄得兄妹二人又惊又羞,连声求它们别声张。如今人们对某件事情表示惊奇央告时爱说:“我的蚂蚱爷呀,我的蚂蚱奶呀!”传说就是当初兄妹配亲时对蚂蚱说的求情话。P3-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