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石峻文脉

石峻文脉

  • 字数: 407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国哲学教研室
  • 出版日期: 2012-01-01
  • 商品条码: 978750806647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16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石峻文脉》专为纪念哲学家石峻先生诞辰95周年而编著,分上下两篇。上篇是新搜集的石峻先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论著、书信、序文和言说等;下篇除贺麟先生的答书与任继愈先生的访谈录外,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追忆石峻先生学行事迹的纪念文章,二是研究石峻先。生学术的有关论文。两部分共同揭示了石峻先生的崇高的品格、豁达的人生观和值锝承接弘扬的学术。
石峻先生是中国当代有名的哲学史家,被誉为“述而不作”的代表。《石峻文脉》收录的文字非常宝贵;特别是任继愈等先生的访谈,讲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也是第一次发表,为人们了解石峻先生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值得读者珍藏。
承接《石峻文存》,集石峻先生一生的智慧经验;追思感念,缅怀石峻先生的学行事迹;师友论学,阐扬石峻先生的学术贡献。
崇高品格?豁达人生?值得承接的学术,纪念中国当代有名哲学史家石峻先生诞辰95周年,被誉为“述而不作”的代表。
内容简介
《石峻文脉》专为纪念哲学家石峻先生诞辰95周年而编著,分上下两篇。上篇是新搜集的石峻先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论著、书信、序文和言说等;下篇除贺麟先生的答书与任继愈先生的访谈录外,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追忆石峻先生学行事迹的纪念文章,二是研究石峻先。生学术的有关论文。两部分共同揭示了石峻先生的崇高的品格、豁达的人生观和值锝承接弘扬的学术。 石峻先生是中国当代有名的哲学史家,被誉为“述而不作”的代表。《石峻文脉》收录的文字非常宝贵;特别是任继愈等先生的访谈,讲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也是第一次发表,为人们了解石峻先生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值得读者珍藏。
目录

上篇 石峻文存补编
杂著
1.论有关“中国哲学史”的对象和范围的讨论及其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2.哲学史研究随感录
3.笔谈`要用马列主义观点重新总结汉唐哲学
4.魏晋玄学与佛教
5.原人论校释`序言
6.笔谈。开展中国近现代哲学思想史研究的重要意义
7.与陈独秀的思想
8.介绍《胡适思想批判论文选集》
9.汤用彤先生的治学与为人

1.给贾顺先的信(三)
2.给刘长城的信
3.就《涅?无名论》作者问题致《文史哲》编辑部
4.给杜寒风的信
5.给董群的信

陈庆坤《中国近代启蒙哲学》序
言说
1.怀念与存录。石峻教授学术讲话要点纪录(牟钟鉴整理)”
2.略论中西哲学史比较研究的现实意义
3.在《中国哲学史研究》第二次夏季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4.在“王船山学术思想讨论会”上的发言
5.在国际《周易》学术讨论会开幕式上的发言(摘要)
下篇 石峻学术研究
一 师友论学
1.贺麟:论时空“答石峻书”
2.任继愈先生访谈录
二 学行记述
1.回忆石峻恩师(贾顺先)
2,对石峻教授的怀思(李锦全)
3.唐明邦先生来信
4.李志逵先生来信
5.感念石公 感恩石公――石峻教授追忆(方立天)
6.音容笑貌犹在(张立文)
7.石峻先生精神永存(金春峰)
8.石峻先生二三事(许抗生)
9.缅怀恩师石峻先生(方克立)
10.石峻先生与中国现代哲学史研究会(许全兴)
11.修德不堕虚拟治经肯彰风要――回忆石峻先生(刘大钧)
12.回忆石峻先生(周桂钿)
13.怀念石峻先生(郑万耕)
14.纪念石峻先生(李申)
15.平凡造就很好――怀念石峻先生(洪修平)
16.石公诲人知雄守雌(方尔加)
17.温胡老教诲 思开拓进取――关于胡老与石公的断想(张天行)
三 思想流理
1.石峻的中国哲学史观――纪念石峻先生诞辰95周年(周立升)
2.和石公讨论中国哲学的主体性问题(陈庆坤)
3.石峻先生和伦理学研究(温克勤)
4.石峻先生对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贡献(王兴国)
5.中国近现代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人――石峻学术思想评述(宋志明)
6.石峻先生《略论中国人性学说之演变》研究(向世陵)
7.石峻教授与中国佛教哲学的研究(董群)
8.石峻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研究(杨庆中)
9.关于朱弁的追迹调查一一作为一种去概念化的佛教历史文化研究的尝试(邢东风)
10.石公论善(焦国成)
11.论石峻对中国近代思想史、哲学史研究的学术成就(杜寒风)
12.读石峻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思想史参考资料简编》(汪学群)
13.略论石峻先生研究佛教的“科学方法”(刘成有)
14.魏晋玄学中的圣人观念――由《石峻文存》论“圣人”说起(姜智)
15.石峻先生对宋明理学的研究(刘玉敏)
16.石峻先生与近现代中国哲学史研究(许宁)
四 追思感念
1.哲学史家、佛学家石峻教授逝世
2.有名哲学史家、佛学家石峻教授逝世
3.学界纪念石峻诞辰90周年
3.“纪念石峻教授诞辰9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后记
摘要
    苏武留胡节不辱是千古流传的佳话,随着这个故事的流传,讲忠义、重气节的精神也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传统。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苏武式的英雄人物,其中之一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朱弁。当金灭北宋、南宋初期,朱弁舍生忘死出使金邦,被金扣留17年,不惧威逼,不受利诱,表现出铮铮铁骨、冲天浩气,他是宁死不屈的好汉、可歌可泣的英雄!朱弁生前,他在当初留金的宋使中羁留时间最长,志节最为高洁,但是在历尽磨难回朝以后,“忠义之声”并不那么显赫①,而且还遭奸臣压抑。朱弁身后,他在后人的记忆中并非那么清晰,即使有幸被搬上戏剧舞台,但是也只限于东南一隅,其身后哀荣与生前付出远不相应,他的名声与他生活过的善化寺一样,似乎常遭世人冷落。在他生活过的大同与杭州,都曾留下英雄的遗迹,历经岁月沧桑、人世代谢,有的遗迹至今完璧如初,有的早已踪迹全无。然而世俗的眼光并不能抹去朱弁的光彩,庄严的善化寺,朱弁遗文历历犹在,美丽的西子湖,朱弁英灵默默长眠,名胜古迹,水色山光,皆由英雄气概而得其灵。古来多少朱弁那样的英雄遭冷落、被遗忘,他们的身上虽无光环,但是在光环之外别有异彩,他们也是“中国的脊梁”。本文的考察如果能够帮助人们多少恢复一些关于朱弁的记忆,揭示大同和杭州的历史文化中与这位英雄相关的光辉一页的秘密,就算没有枉费笔墨了。
     笔者于1982年考人中国人民大学,先后在石峻先生的指导下攻读中国哲学史专业硕士、博士学位,留校任教以后,也经常向石先生问学请教。在跟随石先生求学期间,得到最多的教诲就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不能从概念到概念”,而“要有历史感”。笔者当时主要从事中国禅宗思想史的研究,每当向石先生请教的时候,他总是强调这样的观点。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