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杨姓起名通典

杨姓起名通典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气象出版社
  • 作者: 毛上文//温芳
  • 出版日期: 2012-01-01
  • 商品条码: 9787502953874
  • 版次: 1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2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杨姓起名通典》由毛上文、温芳编著,本书分为六大部分:姓氏篇、起名篇、起名实例篇、风俗篇、人物篇。作者采用考古新成果与史料相互印证比较法,并利用族史学、民俗学、地名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研究了中华姓氏的来源、祖先发源地等错综复杂的问题.这为辨识浩繁庞杂的中华姓氏源流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杨姓起名通典》作者给出了天干、地支、五行等传统文化与重要的起名方法,列举了起名笔画数吉祥模型,提供了杨姓起名实例,以便读者学习与应用。书中介绍了亲自连名、生肖星座、姓名避讳等民俗。在姓名文化篇,作者讲解了姓名与人的字号、贵姓郡望与堂号、贵姓楹联与家训介绍了历代名人的很好事迹等。
目录
前言
起名基础篇
命名之礼/1
话说乳名/5
起名基础1――阴阳五行/8
起名基础2――汉字的五行/18
起名基础3――天干地支/22
起名基础4――干支纳音五行/25
起名之道1――上文五维全息吉祥起名法/27
起名之道2――五格起名法/33
起名之道3――十二生肖起名法点评/47
杨姓起名笔画数吉祥模型/48
起名创意/50
选择吉日公布名字/56
起名实例篇
杨姓吉祥起名实例一:杨正浩58
杨姓吉祥起名实例二:杨千林59
杨姓吉祥起名实例三:杨韵可60
杨姓吉祥起名实例四:杨钎爱61
杨姓吉祥起名实例五:杨舒涵62
杨姓吉祥起名实例六:杨蕙竹63
杨姓吉祥起名实例七:杨礼铭64
杨姓吉祥起名实例八:杨可滢65
杨姓吉祥起名实例九:杨惜媛/66
杨姓吉祥起名实例十:杨雪楠/67
杨姓吉祥起名实例十一:杨牧臻/68
杨姓吉祥起名实例十二:杨鹏煜/69
杨姓吉祥起名实例十三:杨璐嘉/70
杨姓吉祥起名实例十四:杨子墨/71
杨姓吉祥起名实例十五:杨书赫/72
姓氏篇
姓氏发微/73
简说姓氏的由来/86
中华始祖黄帝的姓氏/88
详解黄帝二十五子得姓史话/95
贵姓何来――源自姬姓的杨氏/105
贵姓何来――源自少数民族的杨氏/106
贵姓何来――源自赐姓的杨氏/111
贵姓何来――源自冒姓的杨氏/112
贵姓何来――源自变姓的杨氏/112
贵姓何来――源自改姓的杨氏/113
谱牒寻根/114
辨姓联宗/132
风俗篇
辈字人名/134
辈分字命名源于何时?/134
杨姓字辈汇编/137
亲子连名/146
生肖星座/148
避讳国姓/160
文化篇
加冠命字/162
贵姓郡望/167
贵姓堂号/169
贵姓楹联/174
贵姓家训/181
称号大观/186
人物篇
中国人民解放军杨姓开国将军集纳/192
杨至成/192杨得志/192杨勇/193杨成武/193
杨国夫/193杨梅生/194杨秀山/194杨尚儒/194
杨植亭/194杨家瑞/195杨有山/195杨明山/195
杨世明/195杨尚高/196杨介人/196杨中行/196
杨怀珠/196杨辉图/197杨斯德/197杨文安/197
杨焕民/197杨卓/198杨虎臣/198杨国宇/198
杨家保/199杨树根/199杨汉林/199杨克武/199
杨森/200杨俊生/200杨世荣/200杨思禄/2O0
杨力/201杨弃/201杨广立/201杨永松/202
杨银声/202杨大易/202杨恬/202
除开国将军外古今杨姓名人列举/203
杨朱/203杨雄/203杨敞/204杨震/204
杨彪/204杨修/204杨坚/205杨素/205
杨广/205杨炯/205杨国忠/206杨贵妃/206
杨炎/206杨行密/206杨琏/206杨业/207
杨延昭/207杨文广/207杨再兴/207杨辉/208
杨时/208杨炳/208杨简/208杨万里/209
杨士奇/209杨荣/209杨溥/210杨一清/210
杨延和/210杨慎/210杨继盛/211杨遇春/21l
杨秀清/21l杨乃武/211杨深秀/2ll杨佩璋/212
杨锐/212杨衢云/212杨守仁/213杨卓霖/213
杨树达/214杨虎城/214杨开慧/214杨朔/215
杨子荣/2l5杨立铭/215杨振宁/216杨芙清/216
杨应昌/216杨钊/217/217杨尚昆/217
摘要
    起名基础篇
    本篇讲解了命名的礼俗、阴阳五行、天干地支、起名方法、起名思路等。关于姓名学,有诸多分支,在我们看来,很正宗很吉祥的方法,还是配合每个人先天五行多寡强弱,然后配合姓名数理,考虑音、形、义,以相关五行属性的字来起名,此谓“上文五维全息吉祥起名法”,这种起名法对先天生辰八字起到“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效果。这和中医治病的原理差不多,所以古人才有“医易相通”、“名命相关”的说法。
    命名之礼
    中国伟大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在《道德经》靠前章开篇就说:“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意思是说,太初无名,天地未具形迹,万物不可名状,宇宙间只有一片混沌在回荡,这是天地的初始状态。正是命名,才初显景象,才使万物从原初的不可名状中分离出来,于是才有大地上高山流水、花鸟虫兽、人物诸事,各具其形,各有其名。命名,使混沌世界成为可呼可叫的有名世界。
    人类初生时本来就没有姓名,原始人跟天上的飞鸟、森林中的走兽和碧波中的游鱼一样,无名无姓,直到人类进入母系氏族时期,才开始有姓有名。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对“名”解释为:“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意思是:名源自用口发出的号令。名由夕、口构成。夕,就是夜晚昏暗的意思,天又黑又暗,互相看不见对方,所以用口各自发号,这便是“名”的由来。人一旦有了名字,这个名字就会成为他命运的一部分,一辈子都与他血肉相连,即使死了,肉体化为尘土,情色皆成死灰,他的名字却可能仍然在人间“神出鬼没”。比如学习书法的人对“书圣”王羲之皆顶礼膜拜,历代读书的人都参拜祭祀“文圣”孔子,尊其为“先师”,做生意的人大多供奉关公。读者稍微留意一下众多饭店会发现,店里都会祭拜关公,生意人不但把关公看做是管理钱财的神,也把他当作生意上监察诚信的守护神。关羽在众多财神中以刚毅耿介忠义著称于世。他的故事可说是家喻户晓,《三国演义》里有一句赞诗:“人杰惟追古解良,士民争拜汉云长。”今天常见的对联有“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关公仗义,旺旺大吉。”关羽,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字为“云长”,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有名将领,自刘备于乡里聚众起兵开始追随刘备,是刘备很为信任的将领之一。在关羽去世后,其形象逐渐被后人神化,一直是民间祭祀的对象,被尊称为“关公”;又经历代朝廷褒封,清代时被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在台湾,祭祀关羽的庙宇也相当普遍,除了一般武庙、小型宫庙、神坛将其作为主祀外,也有称为恩主公庙的大型关帝庙,其中以行天宫很负盛名。所谓的“恩主”是鸾堂信仰的名词,也就是“救世主”的意思。
    有了名字,你就被社会打上了标志性的烙印,你就被社会指定了一个身份、一个位置、一种存在的姿态、一种迎来送往的表情。可见,名字不仅仅是一个称号,你有什么名字就拥有什么信息,你传递给人家什么样的信息,就得到什么样的待遇,所以中国人自古及今一直重视命名。人类的姓名礼仪制度自始至终就是社会的产物,人的身份、地位、种族、性别、职业、命运等都可以从其姓名中体现出来,千头万绪、错综复杂的关系在姓名这里汇合,也由姓名得以折射、解析,因此,命名礼仪就是透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有力视角。
    载于典籍的命名礼仪制度在《礼记?内则》有介绍,《礼记?内则》:“妻将生子,及月辰,居侧室,夫使人日再问之,作而自问之,妻不敢见,使姆衣服而对,至于子生,夫复使人日再问之,夫齐则不入侧室之门。……异为孺子室于宫中,择于诸母与可者,必求其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使为子师,其次为慈母,其次为保母,皆居子室,他人无事不往。三月之末,择日剪发为鬈,男角女羁,否则男左女右。是日也,妻以子见于父,贵人则为衣服,由命士以下,皆漱浣,男女夙兴,沐浴衣服,具视朔食,夫入门,升自阼阶。立于阼西乡,妻抱子出自房,当楣立东面。姆先,相日:‘母某敢用时日只见孺子。’夫对日:‘钦有帅。’父执子之右手,咳而名之。妻对日:‘记有成。’遂左还,授师,子师辩告诸妇诸母名,妻遂适寝。夫告宰名,宰辩告诸男名,书日:‘某年某月某日某生。’而藏之,宰告闾史,闾史书为二,其一藏诸闾府,其一献诸州史;州史献诸州伯,州伯命藏诸州府。夫入食如养礼。世子生,则君沐浴朝服,夫人亦如之,皆立于阼阶西乡,世妇抱子升自西阶,君名之,乃降。……公庶子生,就侧室。三月之末,其母沐浴朝服见于君,摈者以其子见,君所有赐,君名之。众子,则使有司名之。”这种命名礼仪是一个复杂但颇有条理的过程:孩子出生后三个月内,父亲不入产房惟经常使人慰问,显示对妻儿的关心。三个月后,命名礼择吉日举行,家族中有头面的妇女如祖母、伯母、叔母等,以及父亲已为孩子请好的老师(或保姆)都来参加。当日,母亲先行洗澡换衣服,孩子已剪去胎发,头上留着两个发角。礼仪开始时,母亲抱着婴儿出房,向东站在门楣下,祖母或者辈分优选的妇女先看孩子,并喊着孩子的母亲姓氏说:“某某氏,今天要让孩子拜见父亲了。”当父亲的应答道:“我一定要好好教养孩子,使他守礼循善。”然后,父亲走上前去,握过小孩的右手,给其以慈爱的笑容并逗戏,百日左右的小孩,往往会以嬉笑咿呀和手舞足蹈相回报,从而给庄重的礼仪增添了喜庆欢欣的气氛。
    接着,很关键的程序开始了。做父亲的在根据孩子的出生时日、体形相貌等各种条件进行综合参酌后,咳嗽一声,当场宣布孩子的名字(也有事先拟定好的名字)。说出孩子的名字后,母亲立刻应答,略说一定谨记夫言,教儿成德。然后,她把孩子交给老师或保姆。对方抱过婴儿后,即依尊卑长幼的顺序,把小孩刚获得的“名”逐一向参加礼仪者宣告。祝贺声中,人之初,“名”得立矣。
    命名礼的很后两个步骤,是告祖先告宰间(宰:古代官名;间: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间,宰闾相当于今天的居委会主任),这两道程序都由父亲唱主角。告祖先使新生儿之名获得家族内部的承认,告宰闾则为存档,其式为“某年某月某日某生”,由“闾史书为二,其一藏诸闾府,其一献诸州史”(《礼记?内则》。从这个时候起,如不发生改名情况,命名礼上所赐予的这一特称,将陪同孩子终生乃至永远;在其有生之日,它的表现方式(如名片、印章、身份证等)有时候竟比其本身更具有证明效用(这种征象,到现在仍在银行、邮局、学校等机构内行之有效),而在其身后,除了“尔曹身与名俱灭”外,流芳百世或遗臭万年的故事,不也比比皆是吗?这就难怪古人对于命名之礼,要如此慎重了。
    战国末期楚国贵族屈伯庸给儿子屈平(字原,名平,通常称为屈原)起名的经过,就是一个严格遵循古代命名礼仪的典范。距今2340多年前(约公元前343年),照甲子推算,那年应该是戊寅年,时值寅月寅日。和风煦煦,天气晴朗,坐落在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临江水边的一处宅院内,传出了一声清亮的婴儿啼哭。随即,一个小女孩跑进书房,禀报:“爸爸,妈妈生_r个小弟弟!”屈伯庸闻声惊喜。    遵照上流社会的礼法,三个月以后,屈伯庸才靠前次见到了新生儿。孩子的头上,已经挽起两个发角小辫,更显天真可爱。当父亲拉过儿子的小手,仔细端详,又掐指推算,笑眯眯地说:“好。生日合于吉度,貌端气正可则,就取名叫‘平’吧。”瞧,既要测算时日,又要看相貌,古人对于命名之道是多么重视啊。周朝早期的有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在《周礼》中规定:山师掌山林之名;川师掌川泽之名,辨其物与其利害,而颁之于邦国,使致其珍异之物;原师掌四方之地名。辨其丘陵、坟衍、原隰(xi)之名物之可以封邑者;媒氏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
    P1-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