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父母失控:直升机家长的亲子困局

父母失控:直升机家长的亲子困局

  • 字数: 15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玛格利特.尼尔森
  • 出版日期: 2012-01-01
  • 商品条码: 978730014617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9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父母失控:直升机家长的亲子困局》:国际很好教育专家,美国亲了畅销书作者、对比“虎妈”、“孩奴”、“怪兽家长”教育乱象、为中产阶层和工薪家庭提供近期新资讯与深刻理念。“直升机家长”是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一个新词汇,多指某些亲子过度的家长。他们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上空,时刻监控子女的举动。《父母失控:直升机家长的亲子困局》作者尼尔森为美国有名的社会教育学家。她通过对数百位家长的访问,全面而深刻地解答了为什么越是条件好的家庭,教育却越容易陷入困局:A、时代在转型,贫富越来越悬殊,中产阶层逐渐萎缩。B、竞争的加剧使人们相信,大学毕业是找到好工作的大力度优惠要求。C、双职父母失去了传统的家族育儿方式,面临更多社会风险。D、媒体中含有大量性影像。而互联网上更很容易接触到不良信息。E、新兴科技、过度的物质享乐与过度的心理纵容,是教育的优选问题。《父母失控:直升机家长的亲子困局》结合近期新的时代背景,用最深刻的教养理念,告诉您如何能让孩子更加健康、快乐地独立成长,找寻到真正的人生方向,取得?生的成功。
内容简介
“直升机家长”是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一个新词汇,多指某些亲子过度的家长。他们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上空,时刻监控子女的举动。 《父母失控(直升机家长的亲子困局)》作者玛格利特?尼尔森为美国有名的社会教育学家。她通过对数百位家长的访问,全面而深刻地解答了为什么越是条件好的家庭,教育却越容易陷入困局: A.时代在转型,贫富越来越悬殊。中产阶层逐渐萎缩。 B.竞争的加剧使人们相信,大学毕业是找到好工作的大力度优惠要求。 C.双职父母失去了传统的家族育儿方式,面临更多社会风院。 D.媒体中含有大量性影像,而互联网联更很容易接触到不良信息。 E.新兴科技,过度的物质享乐与过度的心理纵容,是教育的优选问题。 《父母失控(直升机家长的亲子困局)》结合近期新的时代背景,用最深刻的教养理念,告诉您如何能让孩子更加健康、快乐地独立成长,找寻到真正的人生方向,取得一生的成功。
作者简介
玛格利特?尼尔森(Margaret K. Nelson),美国有名教育社会学家和亲子畅销书作家,已出版《父母失控》、《现代社会的单身母亲》等经典之作。其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畅销数十年,在教育界、学术界、出版界广受好评。
陈永财,香港城市大学翻译及传译文学硕士,英国特许语言学会会士。译作有《颠覆文化的牧养之道》(2006)及《孩子如何栽培父母:逆转角色的亲职之旅》(2008)等等。
目录
推荐序一 直升机家长
推荐序二 对父母说“是”
前言连安全围栏也信不过
第一部分怎样育儿才算恰当?
引言父母——为何焦虑为何忙
第一章 担心孩子向下流
中产消失论→保证孩子竞争力→排除万难进名校→发掘独特天分→学历越高越好→为子女铺好路……

第二章 缅怀过去的大家庭
告别传统育儿方式→双职父母改变家庭→寻找优质亲子时间→照我话做,不是照我做→回忆过去……

第三章 现代社会危机重重?
受威胁的童年→媒体和科技的负面影响→密密麻麻的时间表→过度的物质享乐→过度的心理纵容→外面世界的危险……

第四章 不同育儿法的困境
培养孩子的无限潜能→成为“优选”的人→持续的引导→与孩子协商的平衡→工人阶级父母的不同困难……
第二部分育儿法和科技
引言你的孩子在哪里?

第五章 现代科技做“保姆”
安全和警惕→响应每个需要→手机有助监控→手机用作紧急拯救→精英父母跟孩子的关系→由商量到纵容……

第六章 为子女划下
科技让人感到不悦→令生活轻松点的东西→封锁芯片和过滤软件→将计算机放在公开地方→明确的范围……

第七章 孩子值得信任吗?
监视以确保安全→毒品和特权→“我的孩子是优选的”→深究孩子的话里话→在窥探中得到帮助……

第八章 从关心到监控
不同的照顾方向→像全能上帝控制一切→精英青少年压力大……

结论 亲子控育儿法失控与修正
社会阶级的印记→精英家长的世界观→独立和自主→不平等的结果→当母亲和父亲的分别→监控会继续吗?
摘要
    现在美国、英国及北欧一些国家,都在考虑改革教育制度,甚至以立法方式应付这些直升机父母。EI本也有一些研究,称他们为“陉兽家长”,特别针对那些不讲理的学生监护人。基于有女教师不堪被“怪兽家长”疲劳轰炸而自杀的事件,大阪市甚至制作了一份应对手册,可见教师们对这一类家长所产生的恐惧。
     日本的例子也许有点特别,这种处理方法或许会造成校方与家长间更大的分歧。但是究竟家长的参与,怎样才算是适当?应以什么为标准?这实在不是一个容易定论的问题。
     从家庭发展的理论看来,父母永远都会比子女更慢一点放手,有些父母甚至一直都不能放手。我的母亲步入脑退化症途中,仍然以为我晚上出门会迷路,不知道天气转寒要加衣,总是一次又一次提醒。
     学会在不必提醒时不提醒,是一门十分困难的学问,少一点道行都办不来。但是如果单是这样就造成孩子的种种问题,却怎样也说不通。
     孩子的成长,有很大部分是学习怎样保护自己的空间,父母不能随意闯入。这是一个父母与子女都要互相学习的过程。父母有政策,孩子也会有对策。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