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日月

日月

  • 字数: 26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 作者: 安意如
  • 出版日期: 2012-01-01
  • 商品条码: 978754045248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51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是安意如在西藏获得灵感,历时四年创作的长篇小说。
    ◎这是一部关于西藏,关于现代仓央嘉措,关于告别欲望、重返净土的灵性之书。
    ◎这是一个关于成长、超越、觉悟的故事。
    ◎在书写本书的历程中,安意如在色拉寺皈依,成为一名格鲁弟子。
    ◎作者在展开主人公的故事和命运的同时,亦将自己对于藏传佛教哲理的感悟和理解贯穿其中。
    ◎本书代表着安意如文学创作的近期新成就,标志着安意如由一个古典散文作家向长篇小说作家的转变和过渡。
内容简介
这是安意如用纯美散文式语言写成的一部长篇小说。
书中描写了一个久居北京的藏地青年三十余年人世沉浮的心灵史,讲述了主人公在西藏被收养,到北京生活和学习,融入现代大都市,求学经商,经历情感挫折,渐渐迷失自我,最终重回西藏,寻根故土的完整过程,是一个关于成长、超越、觉悟的故事。
本书也是一曲融宿命与情感,历史与现实于一体的人生咏叹,故事主人公索南次仁(尹长生)的此生,恰似仓央嘉措的今世。仓央嘉措虽未在书中真实出现,但却像一个符号,贯穿了全书的始终。
小说中,现代都市的浮华虚荣与雪域高原的纯洁宁静形成鲜明对比。
作者亦把书中人物的命运与自己对宗教的理解和感悟相结合,使作品具有了非常深厚的哲理内涵。
“每个人身上都存在光明和晦暗,如日如月,执障与觉悟,一体同源,它终将被人证得。”
作者简介
安意如
作家,古典诗词赏析独树一帜,影响广泛。因《人生若只如初见》,为众熟知。《日月》是其近期新作品。私家标签:文字修行、避世之心、无常、远游、隐居、诗茶相契、西藏云南、过往作品:《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思无邪》《观音》《陌上花开》《美人何处》《世有桃花》《惜春纪》
近期新作品:《日月》
目录
  引

第一章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尹莲与长生启程离开甘丹寺当天,天空出现的景色让人驻足,那是长生有生以来第一次目睹日月同辉的奇景。空气清冷干燥,天空非常蓝。当金灿灿的太阳从山后喷薄而出,月亮高悬天空,色泽淡白,如一面沾满霜露的镜子。

第二章 流月将波去,潮水带星来
肉身缠斗的场面,对成人而言具有裂帛之美。撕开伪装,裸裎相见。若是以真心做引,肉身作伐的告祭,将引渡彼此到言语无法企及的彼岸。那种深邃宁静之美,与万物生长蓬勃衰败的秩序遥相呼应。

第三章 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他身姿挺拔,面部轮廓如刀刻。喧杂阳光越发显得他静默。那是一种积累了时间和沧桑的俊美。在明澈的阳光下,眼眶不知不觉被泪水积满。苏缦华被强光钉牢当场,舍生忘死地看着她的佛。她的佛,自西而来。

第四章 年来多梦少年事,唯梦闲人不梦君
他曾不止一次想过逃离这里,在他年轻激越的时候。然而,等到不得不离开的时候,二十五岁的仓央嘉措,再一次被迫离家的孩子,才真切感觉到自己对这片土地的留恋和热爱,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

第五章 春来秋去忙如许,未到晨钟梦已阑
眼前长生和桑吉并立,皎如日月。此时她确知自己领觉到两股亘古存在彼此呼应的强大力量,豁然到达,流经了她,清除了内心的尘垢。缦华心有所悟,那一瞬间仿佛走入一个从未看见的天地,体验到清净充盈的法喜。

第六章  山河岁月空惆怅,今生今世已惘然
我们的存在就像秋天的云那么短暂
看众生的生死就像看着舞步
生命时光就像空中闪电
就像激流冲下山脊
匆匆滑逝

终 日月为明,容光必照


 
摘要
    他终于,要离开这个地方。 在他的一生中,如此决绝的离去,只发生过两次。如同脱离母体出走,除非藉由死亡化去行迹,否则再也无法回转。 这一次离开,他三十七岁,在这个城市生活了三十一年。离去时与初初到来时一样,他一无所有。 长生。他仿佛听到有人唤他。 睁开眼。四下无人。壁灯依然亮着。他看到墙上的钟,指向四点五十分。凌晨。 他坐起来,拿起笔。纸就在眼下,竞无从落笔。 想想。还是留了几句话―― “姑姑。我走了。愿你今后一切好。诸事我已托付杨律师。你回来可找他。 相忘。勿念。” 无署名。 他在夜色中离去,悄无声息,像一滴水融入大海。 若摩天大楼轰然倒塌,若世间一切貌似井然的秩序崩猝,若你与我,尘霜满面,相见不相识。我们所持守的信念是否能护持我们各自安然,孤身走完必经之路。 去了这城市的新车站,宽阔明亮齐整,处处显露刻意修饰后的崭新堂皇。记忆里的老车站看上去灰蒙蒙的,肮脏而残破。那时的火车是黑绿色车皮,样子很蠢笨,到站时又很嚣张地口吐浓烟。列车员身材粗壮,清一色是大嗓门,一脸严肃挥舞着小旗。乘客下车时,接站的人不比坐车的少,常常是一堆人一拥而上,簇拥着一个人,指指点点,大声说话。 但那时连忙乱无序都满蕴温情。不似现在,有气势但寡清。 “返老孩童?”他脑中陡然冒出这个词。听说人老了才容易心事重重,一不小心就跌回回忆里。一念闪过。自失、自笑,哪里是变回孩童,不过是内心逐渐退守旧日。如人老去时重返故土,难免心有微澜。虽然只有三十七岁,但他已不自觉地用老来定义自己。 三十一年前,他随同尹莲进入这个城市的第一天,差不多也是这个辰光――这也是他为何挑选这个时候离去的原因。 上车之后,不管身后人怎么推挤,长生一直固执站在门口,不往里走。说不清在抵抗什么,仿佛脚下是仅余的一块阵地,断不能失。直到身后咣当一声,车门关闭。他心往下一沉,如同被一股不知名却极为强大的力量推入另一个世界。列车渐渐驶快。他站在那里,望着窗外,景色模糊。心里一片荒芜,脑海中不断闪现往昔的片段。记忆像一地的碎玻璃,无声却冷硬地存在于那里。他才知道,自己原来记得那么清楚。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