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高等教育政策工具分析

高等教育政策工具分析

  • 字数: 252.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吴合文
  • 出版日期: 2011-07-01
  • 商品条码: 9787303121502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39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3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世纪的后二三十年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转型期,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在西方国家,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经历了“高校管理革命”后,走上了市场化和商业化的道路。由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大学获取公共资金额度的逐渐减少。寻求更有效的管理方式和经营方法以促进大学的发展成为了改进大学管理模式的重要手段。 
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高等教育政策执行分析的工具视角/6
一、政策工具的渊源
二、政策工具的兴起
三、基本概念
(一)政策与教育政策
(二)政策工具
三、政策工具的研究途径

第二章 高等教育政策系统/36
一、高等教育政策环境
(一)全球化
(二)私有化/市场化
(三)知识模式变化
(四)技术变化
(五)财政困境
(六)扩大参与
(七)社会舆论压力
二、高等教育政策议题
(一)公平
(二)效率
(三)质量
(四)适切性
(五)学术自由
三、高等教育政策目标群体
(一)教职人员
(二)学生
四、高等教育政策过程:目标一工具一结果

第三章 高等教育政策工具:内涵与分析框架/58
一、高等教育政策工具的内涵与分类标准
(一)高等教育政策工具的内涵
(二)高等教育政策工具的分类标准
二、依据行为假设的高等教育政策工具分类
(一)权威工具
(二)激励工具
(三)能力工具
(四)符号和规劝工具
(五)学习工具

第四章 高等教育政策工具的评价、区分与选择/94
一、高等教育政策工具的评价体系
(一)教育政策的价值维度(评价标准)
(二)教育政策评价维度与教育政策工具评价维度的区别
(三)高等教育政策工具的评价维度
二、高等教育政策工具的区分维度
(一)强制程度
(二)直接/间接维度
(三)自动/管理维度
(四)可见性/不可见性维度
三、政策工具的选择
(一)经济学模型
(二)政治学模型
(三)综合认识模型

第五章 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工具的演变审视/140
一、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工具的演变
(一)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工具演变的宏观背景
(二)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工具的演变分析
二、基于“5I”分析框架下高等教育政策工具选择的成因分析
(一)高等教育政策工具选择背后的利益之争
(二)理念推动下的高等教育政策工具选择
(三)高等教育政策工具选择的制度约束
(四)高等教育政策工具选择的个体作用
(五)高等教育政策工具选择的国际因素

第六章 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工具模式的困境与创新/190
一、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工具模式的困境
(一)高等教育政策工具运用的异化
(二)高等教育政策工具选择存在的问题
二、我国高等教育政策丁具创新分析
(一)正确发挥高等教育政策工具的作用
(二)构建合理的高等教育政策工具选择机制
(三)充实高等教育政策工具箱
结语/221
参考文献/223
后记/238 
摘要
    4.知识的竞争性
    新自由主义极为推崇“经济理性主义”,它强调竞争的优越性,把竞争看做是理想化的交换和激励模式。新自由主义模式减少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补助,转而促使院校和教学科研人员参与到对科研基金,甚至是教学资金的争夺中。政府及其他资金投入方设置了多种评价手段,借此将资金投入到效率*高的组织或个体那里,从而实现资源的*优配置。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营造了一个“准市场”的竞争机制,来促使学校提高成本效益,并改变高等教育的封闭状态,以更加灵活的机制去响应社会的需要和需求。由此,大学的权力结构和知识结构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竞争法则知名品牌了大学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在新自由主义者看来,高等教育中知识的生产和增值是通过与潜在市场需求相匹配来实现的,竞争使日益稀缺的资源在高等教育中得以合理配置。这种竞争机制会使*适应市场需求的知识价值得以彰显,这符合资本主义的商业精神。为此大学的内部拨款模式、科研模式、招生模式、社会服务模式都应以竞争作为其运作的基本原则。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