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中学数学课堂微观分析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中学数学课堂微观分析

  • 字数: 27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曹一鸣 等
  • 出版日期: 2011-08-01
  • 商品条码: 9787303130573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34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靠前视野下的中国中学数学课堂微观分析》由曹一鸣等编著。基于靠前视野,《靠前视野下的中国中学数学课堂微观分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很好数学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定量分析,从数学课堂结构、师生互动类型、学生上讲台讲演、代数中的问题教学、手持技术环境下初中函数图像教学研究等方面,对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进行微观研究,“窥一斑见全豹”。 
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立足本土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交流
1.2 微观分析窥一斑见全豹
1.3 本书的主要研究方法与结论

第2章 数学课堂结构及其特点研究/15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设计过程与方法
2.3 数据统计
2.4 分析与结论

第3章 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类型及特点研究/41
3.1 问题的提出
3.2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3.3 课堂互动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3.4 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类型及特点
3.5 研究结论与进一步思考
附录 教师SHl和SH3课堂师生互动形式序列

第4章 数学课堂中学生上讲台讲演行为特点研究/98
4.1 问题的提出
4.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4.3 学生上讲台讲演行为特点分析
4.4 研究结论

第5章 代数课中的“数学问题”教学特点研究/139
5.1 研究背景
5.2 概念的界定与研究综述
5.3 研究过程
5.4 结论与分析
附录 师生行为分析原始数据

第6章 手持技术环境下初中函数教学研究/176
6.1 研究背景
6.2 研究方法与设计
6.3 研究过程与案例
6.4 研究结论与进一步思考
附录1 函数理解水平前测试题
附录2 函数理解水平后测试题

第7章 课堂观察:微观分析的行动研究/213
7.1 研究背景
7.2 研究概述
7.3 研究过程与方法
7.4 课堂观察案例分析
7.5 总结与思考
附录 “梯形的辅助线复习”教学设计 
摘要
    有了互动的概念,课堂互动就比较好界定,因为课堂互动可以看成是互动的一个子集,它有“互动”的某些特征;同时课堂互动亦有其区别于一般互动的特殊性。有学者指出,班级互动是个动态活动的过程,是指在课堂教学这一特殊社会体系的运行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借助课程内容这一主要中介而进行的认知、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人际交往和相互作用。在这里,课堂教学被看成是一个社会有机体,教师与学生是组成这个社会有机体的人,他们之间的人际互动就形成了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得以展开。吴康宁认为,课堂互动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包括发生在多种情境中的、具有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互动体系。课堂教学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互动,课堂教学与学生独立进行学习活动的很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是“个体活动”,而是“群体活动”,作为活动主体的教师与学生必然要发生各种相互交往与相互作用,即所谓的“课堂互动”。
    在《数学课堂教学的社会研究》中,作者对数学课堂互动给出了详细的解释。他认为,数学学习共同体就是在一个教学班中,为了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增长和数学能力的提高,以及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和学生结合成一个数学学习的团体。数学学习共同体中的学习是在课堂互动中进行的,在传统的与现代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互动都是存在的。传统数学课堂教学由两个基本活动组成——讲解和提问,这里很典型的课堂互动就是提问,很多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讲课内容就是由许多问题串起来的。在教师讲解中,师生互动也是一直存在的,因为教师的讲授会对学生施加影响,当学生对教师的讲解不理解或感到不满时,教师会根据学生反应调整自己的讲解,可能会讲得更加详细和具体;当学生对教师的讲解很清楚、很满意时,教师会因为得到了学生鼓励而更加认真地给学生讲解。在现代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互动通常包括:教师向学生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进行研究和讨论;教师参与各小组的活动,接受咨询、协调组织、提出建议等;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成果;全班讨论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