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先知有悲怆 追记康有为
字数: 40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作者: 徐刚
出版日期: 2011-07-01
商品条码: 9787506357838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640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
¥32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徐刚编著的《先知有悲怆(追记康有为)》。《先知有悲怆(追记康有为)》的内容提要如下: 康有为,仁者也,忧者也,先知也,屡次上书光绪帝建言改革维新,其思想之深刻远迈时人,一生功过众说纷纭。于当时之世,倡言人者仁也,且仁之于草木鸟兽,万物一体,世界共乐,其大同之义于今不朽。康有为辞章飞动,美文连绵,治康学者万勿忽略也。
目录
序:历史是伟人的传记
卷首
第一章 出亡――沧海浮槎死生
第二章 印度――大地古国兴衰
第三章 欧游――推求物质救国
第四章 诗记――斯亦微言大语
第五章 南洋――听似涛声依旧
第六章 革命――心事苍茫为谁
第七章 忧愤――吾土吾民吾教
第八章 归去――依然沧海横流
第九章 访旧――泪酒盈杯波澜
第十章 天心――策杖云山追魂
第十一章 先知――守望仁爱之道
第十二章 未济――樱花明月天游
结语
跋:我离民国有多远
摘要
一九?二年春,印度大吉岭,康有为“得佳屋于翠崖”,并在林中筑一草亭,辟有曲径,作柴床,南海书横额于草亭,名须弥雪,从曲径行,山风飒飒,空气清新,雪山可望。
康有为游兴甚浓,同璧更是雀跃,父女二人各乘一马,自大吉岭双骑游须弥山(今译喜马拉雅山,然其况味远不如旧译也,笔者附识),先后游世界屋脊九日仍不知倦,“深入至哲孟雄国(今之锡金,笔者附识)之江督都城,康有为没有想到,其英国官吏竟率国王迎于车站,南海其时早已名满世界矣!至王宫,由王妃作陪。王妃之衣物饰品皆为中国物,并以贝叶经相赠。”据年谱称,康有为“解带答之”,不知何带?抑或玉饰?“同璧亦以指环赠其后”。
自一九?一年正月到印度,一九?二年又待一年,康有为果性好冶游,而各地官员视其为上宾,看似风光无限,其实心事重重,对中国前途之忧患日深,而又计出无奈,逋客之言无足轻重,况千里万里之遥,听者为谁?信者几何?然南海于家国之使命感却从未稍减,且流亡愈久、渐行渐远而愈浓愈烈。大吉岭,离喜马拉雅山之干城章嘉峰仅八十公里,苍茫雪峰,日月生辉而插云天,其光也,既沐印度也照中国;其高也,天造地设,示两大古国历史文化之悠久。彼时,正当印度亡国,中国在清朝末路之际已成乱国,南海且闻讯中俄即将签订《西藏密约》,悲从中来,痛愤交加,有诗记之:“望须弥山云飞,因印度之亡,感望故国,闻西藏又割地矣!”
喜马拉山云四飞,
山河举目泪沾衣;
此通藏卫无多路,
万里中原有是非。 四言二十八字,无一激昂慷慨之词,看似淡淡写来,其实有大感叹,有大忧患,有大苍凉,且隐伏着南海一以贯之的大希望:何时何日以何策救百姓以水火而“重铸新中国”? 先是南美洲、北美洲之诸华商书致南海,为国事而焦虑称:义和团之乱暂已平息,而西太后、荣禄仍握重权,光绪帝命运堪忧,清政府既要维持西太后及一应腐败亲贵大员的品质,又要赔款,财政收入早已不支,便纷纷加重税赋,民不聊生。“保皇会备极忠义,而政府反以为逆党”,“不如以铁血行之”,举刀枪而革命,“或可以保国保民”等等。康有为读后于一九?二年五月在大吉岭翠崖复信,有“览书惶骇,何乃至此”句,南海在此一《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中详为分析道,其时海内外人士认为西太后因八国联军而西逃回京之后,一会归政于光绪,二会驱逐荣禄。因何有此想?当八国联军兵临北京城下,联络并驱使义和团者、围外国大使馆者,荣禄皆为罪魁。西太后不知乎?知之也。然荣禄善为两面派,一则命董福祥率兵包围大使馆,一则又派人为使馆送去瓜果,“于事成则受其功,若事败时不受其过”,但荣禄能脱身事外还因为:西后从未怀疑过荣禄对其之忠。在西后心中丧权辱国事小,而忠不忠于其本人,则为优选事。因而海外华商、保皇会众失望之余,群情汹汹,再言革命。
殊不知,自立军起义失败,千众喋血之惨,促成了康有为经过痛苦反思之后的一种坚持:“此后不复再言兵事”,恪守改良、立宪之宗旨以救中国。此乃康有为之一贯主张,而自立军起义因中国北方之乱机不可失,且为唐才常助,不妨说,康有为只是偶然地做了一次革命者,之后又迅即回归原有的只可立宪不能行革命的改良、改革之路,非南海心血来潮,为一本所旧也。
康有为详论欧美各国所以致强之道,概括为“人民所以得自主,穷其治法,不过行立宪法,定君民之权而止,为治法之极则矣”。南海所言之“治法”,即治国之法。
欧美诸国谁很先强?英国。英国何以强?康有为详列时序以论:
明崇祯十五年英国争乱;
清康熙二十七年,英国始立议院、赋予民权;
其间为四十八年,但民权中“然尚未有选官之权”;
“至道光十二年、二十八年,伦敦民党大变两次,大将军威灵顿调兵二十万,仅而获成。”
康有为告诉南北美洲华商诸公:英国人之民权,抗争二百年而后得,中间也曾“杀一君,流血无数”,但所追求的“求民权,行立宪”,而且“英君主之世守如故,未尝革命也”。
康有为再以奥国即奥地利为例:
清道光十三年,奥国禁报纸、禁私会,于是民党大起,为求民权也,并逐国王;又有普法之战侵割。“乃始予民议政权。”
至同治十年,二十三年始得民权、立宪。
“然虽逐王,奥君之世守如故,亦未尝革命也。”
又有意大利:
清嘉庆时拿破仑予民权,“复遭维也纳约之压制”;
意大利民党以七十万之众,抗争数十年,“乃起大变”;
后“萨谛尼王独立主张民权,大为民所归,于是合数十小国而成意国,且立帝权,更未革命矣。”P20-22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