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图本徐志摩传
字数: 210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长春出版社
作者: 姜涛
出版日期: 2012-01-01
商品条码: 9787544518505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25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
¥32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这本《图本徐志摩传》由姜涛著,本书命名为“图本徐志摩传”,因为有大量的“图”。不是新画的插图,而是老照片。《图本徐志摩传》的编写过程,作者都花费很多精力去搜寻有关传主的各种照片资料。这本书在“图”这方面是下了大工夫的。照片在书中不是文字的附庸或者补充,而是经过精心的编排,其本身就构成书的主干部分,和文字同等重要。图与文互动映照,互为阐释,更生动也直观地叙说徐志摩的生平。那些斑驳陈旧的老照片不光为了“好看”,也是为了制造浓厚的历史现场感,给人某种冲击,加上文字的点拨,读者就愈加真切地感受到徐志摩及其所处的时代的那些情味。
目录
第一章头大的顽皮小孩
第二章"弟子的也该烧了"
第三章在康河的柔波里
第四章与英国名士交接
第五章一个鲍尔雪微克
第六章小脚与西服
第七輋卷入文坛恩怨
第八章西湖记
第九章露棱角
第十章"活神仙"来华
第十一章"牛津式"的演讲
第十二章《志摩的诗》及其他
第十三章"逼死"副刊
第十四章是朋友还是仇敌
第十五章从《诗镌》到《剧刊》
第十六章爱上有夫之妇
……
摘要
在浙江海宁,有个地方叫硖石镇。镇的两边有东、西两山,像一对恋人相望,中间有一条河流过,人称硖河。这里风景明秀,十分富庶,是大米和蚕丝的集散之地。镇上有一大户人家,姓徐,祖上是宋南渡时从汴京(今开封)迁到江南的,世代经商。到了20世纪初,已成为当地的首富。 徐家的主人叫徐申如,他为人精明、眼光远大,曾担任硖石的商会会长,除了继承祖上传下来的酱园、钱庄以外,还投资兴办了硖石电灯厂、蚕丝厂、布厂,在上海还有银庄票号,于沪杭一带的金融实业界小有影响。1908年,江浙两省筹建沪杭铁路,按原来的规划,火车从上海出发,直接开到杭州。徐申如以集资股东的身份,力争铁路改道经过硖石。当时镇上有人反对,还合伙捣毁过徐家,但徐申如坚持到底,最后顺遂了心愿。要发展经济,首先要开发交通,硖石后来的繁荣,多少要归功于这条“绕了弯”的铁路。 1897年,在徐氏老宅第四进院子的楼上,降生了一个男孩,他就是后来的诗人徐志摩。最初,徐申如给宝贝儿子取的名字是章塘,字?森。“志摩”二字,是徐申如在儿子长大后又为他取的别号。作为家中的独子,幼年的诗人自然得到了不少长辈的疼爱,在山野和乡村中无忧无虑地成长,基本没什么波澜。后来,他在一篇散文中曾这样写道: 我生平最纯粹可贵的教育是得之于自然界,田野,森林,山谷,湖,草地,是我的课室;云彩的变幻,晚霞的绚斓,星月的隐现,田野的麦浪是我的功课;瀑吼,松涛,鸟语,雷声是我的老师,我的官觉是他们忠谨的学生,受教的弟子。 将自然认作是开蒙的老师,这样的说法在浪漫派的诗人那里,当然屡见不鲜。但望子成龙的徐申如肯定不这样看,他对儿子的学业,从小就抓得很紧。徐志摩4岁人家塾读书,自5岁起师从一位古怪的老师――查桐轸,又字桐荪。这位老师学问很好,但十分邋遢,不刷牙,不洗头,也很少洗脸,据说他终其一生也没洗过一次澡,如此不讲卫生,真是相当罕见。跟着这样的老师读几年书,学生会受什么影响呢?长大后,徐志摩这样反省过自己:“因懒而散漫,美其称日落拓,余父母皆勤而能励,儿子何以懒散若是,岂查桐荪先生之遗教邪!”13岁的时候,徐志摩的眼睛近视了,家人为他配了副眼镜,他那戴金丝边眼镜的经典形象,此时也就大致确立了。第一次试戴的时候,天已昏暗,这个小孩仰头一望,突然看到一片伟大蓝净的陌生天空,还有千百只神眼闪闪发光,一直穿过眼镜直贯到他的灵魂深处。他不禁大声叫道:“好天,今天才规复我眼睛的权利!” 戴上了眼镜,少年徐志摩重新认识了世界,也即将开始自己的“云游”了。1910年初,他离开家乡,来到杭州求学,进入了当时全省最有名气的杭州府中。在他的同学中,有个转学来的乡下少年,很是特别。大概由于环境的陌生,他总是诚惶诚恐,战战兢兢,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宿舍中,都像蜗牛似的蜷伏,连头都不敢伸一伸出壳来。这个少年后来也出了大名,他就是作家郁达夫。 在郁达夫的眼里,和自己畏缩的情态相反,在同一级同一宿舍里,却有两位奇人十分活跃,总是交头接耳,跳来跳去,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其中的一个身体生得很小,而脸面却是很长,头也生得特别大,给人的感觉是,“这顽皮小孩,样子真生得奇怪’。让郁达夫诧异的是,这个“头大尾巴小”,戴着金边近视眼镜的顽皮小孩,平时那样的不用功,那样的爱看小说,考起试来或作起文来却总是分数优选。俗话说:三岁看老。少年时代的徐志摩,聪明、好动、爱玩耍、兴趣广泛。成年之后,他性情也大致没变。过了十几年,郁达夫在北京又遇到了老同学,当年头大的小孩已游历了欧美,长于社交,但那种轻快磊落的态度,以及笑起来的样子,同记忆中那个顽皮小孩“一色无二”。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不少人出身贫寒,或年幼时家道中落,看见过世人的真面目,体验过人生的挫败与困顿,所以日后难免性格狂狷,思想激进。徐志摩则不同,出身于富商之家,从小衣食无忧,成人后除感情生活一波三折外,其他方面可以说是一帆风顺。生活上虽没极尽奢华,但基本也算处优养尊,所结交的也都是学者名流、绅士显贵。他的文化性格,他的行为方式,自然与那些“穷小子”不同。1923年,徐志摩在上海曾与好友胡适、朱经农,一同拜访了郭沫若,他们的见面,颇具戏剧性。在日记中,徐志摩记录了当时的一幕: 沫若自应门,手抱襁褓儿,跣足,敞服(旧学生服),状殊憔悴,然广额宽颐,怡和可识。入门时有客在,中有田汉,亦抱小儿,转顾间已出门引去,仅记其面狭长。沫若居至隘,陈设亦杂,小孩羼杂其间,倾跌须父抚慰,涕泗亦须父揩拭,皆不能说华语;厨下木屐声卓卓可闻,大约即其日妇。坐定寒暄已,仿吾亦下楼,,殊不话谈,适之虽勉寻话端以济枯窘,而主客间似有冰结,移时不涣。沫若时含笑谛视,不识何意。经农竞噤不吐一字,实亦无从端启。五时半辞出,适之亦甚讶此会之窘,云上次有达夫时,其居亦稍整洁,谈话亦较融洽。然以四手而维持一日刊,一月刊,一季刊,其情况必不甚愉适,且其生计亦不裕,或竞窘,无怪其以狂叛自居。 这真是一场尴尬的会面。本来,对于郭沫若的新诗,徐志摩很喜欢,读后还曾惊叹“华族潜灵,斐然竟露”。在早期的诗坛上,还有人将二人写作并举,分别代表新诗的不同阶段。但生活环境和经历的差别,使他们分属两种不同类型的作家,彼此之间的隔阂,也终难打破。有趣的是,比较一下他们年轻时的照片,海边赤裸的郭沫若,一身英武,一脸“狂叛”之气;徐志摩则显得温文尔雅,眼神里还不乏天真。P002-006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